纵使绿营兵,虽为汉族兵勇组成的清军,但仍注重操练兵马、教习武艺。
第三章 87
荆楚“尚武”之风绵延不绝。规范的军训设施和制度。因朝廷规定使用绿旗而得名绿旗兵。由于朝廷时刻顾 忌汉兵反清,因而绿营兵源多征募本地壮丁,以便于对谋反者株连问罪。当时全 国绿营兵员总额60万左右。据《圣武记>己载,湖北有兵22740人。因为朝廷要 减轻兵费负担,对兵员数额是有一定限制的。
然而,清朝十分注重乡勇、团练的作用。这是由于八旗清兵员额有限,绿营 兵额又不宜太多。而清代兵制的特点据《圣武记》载是“兵数少,饷数多。”加上朝 廷对乡勇、团练采取的是平时不发粮饷,出军则裹粮从行的政策。据(长乐县志》 载:“……在土司时平日不食粮饷,有事则听调征,出军则仗剑裹粮而往,有功亦 止加授封偿而已耳。”所以,这种有组织的民间武装经常被朝廷利用,特别是在镇 压各地的农民起义时更是如此。
清王朝还十分注重选拔武技人才。除沿袭唐、宋以降的科举制和学校教育 制度外,还要求生员能集文武于一身,并因此常颁诏旨。据《清文献通考-选举 考》载,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90年)谕旨曰:“学习骑射,原不妨碍读书,考试举 人、进士,亦令骑射,倘不堪者取中,监箭官及中试人一并从重治罪。”雍正四年 (公元1726年)谕旨曰:'古者射御居六艺之中,圣人所重。本朝开国以来,骑射 精熟,历代罕有伦比。旗人凡少、长、贵、贱,悉皆专心习练,合式方准入闱。盖恐 其专习文艺,或致骑射生疏,故先以此试之。”所以,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武术人 才,仅湖北就有武进士、武举人三千多人。
武科考试和文科一样,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具体考试办法由朝廷明 令规定。自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开辛卯科起,至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 甲午科止的243年间,荆楚之地中武进士者304人,中武举人者3161人。这些 人中有不少典型之士。
彭承尧,字则之,松滋人。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庚辰科武进士,授侍 卫衔,出补四川督标都司,后任贵州前营游击,转升四川提督。乾隆五十六年(公 元1791年),廓尔咯(今尼泊尔)大举入侵西藏,进犯日喀则。次年,彭承尧随大 将军福康安率军入藏征讨,赶走了入侵者。后调任广西提督。嘉庆二年(公元 1797年),贵州苗民起义,广西登连领导苗民响应。彭承尧随总督吉庆马勒保前 往镇压,并因功加太子少保。
樊雄楚,字云坪,襄阳人。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戊戌科武进士、榜 眼,由侍卫升任山东游击、副将。嘉庆初年(公元1795年)参加镇压白莲教起义 升为总兵。后又任狼山总兵。著有《半亩山房诗》十卷。
段正信,监利人。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戊辰科武进士。膂力过人,能 手举千斤;射术更精,发无不中。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任台湾城守城右 军守备,因抵御外患,屡建奇功,晋封武功将军。
段光烽,监利人。段正信之孙,进士。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任台湾凤山 县下淡水县丞。他亲笔为台湾屏东孔庙正殿门梁题书“文光射斗”横匾至今还 存。他为官清正,审案详慎,颇受敬仰。
朱材哲,监利人。嘉庆年间进士。初任翰林院见习。道光八年(公元1829 年)任台湾吗兰厅通判,后任台湾知府、道台。在台二十多年,政绩卓著,为官清 廉,深受人民爱戴。为纪念其治绩,特建有“朱公祠”。
秦定山,字竹坡。兴国(今阳新)人。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丙戌科一甲二 名武进士,榜眼。授二等侍卫。曾任桂林游击,镇远总兵。不遗余力地镇压农民 起义,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军时,更是战绩卓著。如在永安擒获洪大全,在舒城击 杀罗大纲等。后授福建提督。
清时,在荆楚大地,还有许多卓有成就的武术人才。除在官方获得功名的 夕卜,还有许多在反清斗争中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斗士。如白莲教首刘之协、女英雄 王聪儿及太平军许多首领等荆楚人士。
辛亥革命与民国期间,荆楚涌现出大量身怀武技的仁人志士,踊跃投身于摧 毁清王朝的斗争之中,并做出了突出贡献。
孙武,原名葆仁,字尧卿,号梦飞,汉阳人。共进会负责人。以扎实的武术功 底,18岁入湖北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湖南新军教练官,岳州威武营管带。1906年 参加萍、浏、醴起义失败后,流落日本,入大森军事学校学制炸弹,并参与创建共 进会,为军务部长。1909年回国,在武汉设立共进会总部,联络会党和军队,伺 机起事。1910年在香港参加同盟会。1911年9月,共进会与文学社联合共谋武 装起义。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机关试制炸弹不慎爆炸负伤,使起义计划 暴露。孙武当机立断,准备当日午夜起义,并立即口授命令四条,分途传令。当 夜由新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的共进会总代表熊秉坤率众打响武昌起义的第一 枪,迅速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攻克督署,使武昌首义成功。之后,任湖北军政府 军务部长。1939年病逝北京,解放后其灵柩移葬北京革命公墓。
李秀昂,原名李正堂,德安(今安陆)人。善射,勇武有膂力。1903年入湖北 新军前锋营,次年暗杀清钦差大臣铁良未果。1907年更名为李秀昂入工程营当 兵。翌年在汉阳归元寺杀死三十标满族官员双福及戈利哈玛后潜逃。1909年 入马队八标三营,1911年随队赴襄阳加入以排满反洋为宗旨的“江湖会”。获武 昌起义胜利消息后,与张国荃于11月28日率众在老河口起义,30日率先锋队 奔袭襄阳,生擒清将刘温玉等,迫使城中守军投降。并成立襄阳军分府司令部, 任第一协统领,驻防樊城。
梁耀汉,字瀛洲,号碎生,汉川人。出生于巨富之家,十六岁中武秀才。因痛 恨清政府腐败无能,立志改革。留学日本,参加拒俄义勇队。回国后入清军湖北 新军前锋营当兵,不久进陆军特别小学。1905年成立群学社进行革命活动。后 和刘静庵等组织日知会,宣传世界形势,痛述中国之危难。1906年,刘静庵、张 难先、梁钟汉等九人因密谋策应萍、浏、醴起义而被捕,他多方营救未果。武昌起 义后他在成都响应。失败后又联络驻资州的三十一标革命党人杀清大吏端方, 宣布反正。
温朝中,咸丰县大路坝人,土家族。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入黔江县 学,三十二年入同盟会,翻印《天汉八策》,提倡风俗改良,并带领群众操练武术。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初组织“铁血英雄会”发动川、鄂、边咸黔庚戌武装起义, 并占领四川黔江县城。清政府急调川、鄂、湘、黔重兵围困。后因孤军无援失败 而英勇牺牲。
朱忠美,沙市人。自幼习武,擅长洪门、鱼门拳术,头功、指功甚佳,膂力过 人。以武功在新军营当兵,参加过武昌起义战斗。因武功精良任黎洪元镖师。 后长期在沙市传授武术,培养武术人才。
在以推翻满清王朝为目的的革命活动中,湖北地区的革命志士层出不穷,他 们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前赴后继,追随孙中山先生,为中国的民主革命胜利建立 了卓越的功勋。充分反映出荆楚人不屈不挠、压而不服的尚武遗风。
第五节反抗奴役,荆楚儿女竞风流
历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与剥削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毛泽东同志 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 的封建国家后,在全国上下推行残暴统治,老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沉重,刑法苛 毒。劳动人民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秦二世时期,较之始皇时更有过之而无 不及。于是全国各地暴发了许多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二 世元年(公元前209年)7月,有一批被征发到渔阳屯戍的闾左九百多人,行至大 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戍所。按照秦律,失期当斩, 所以人人惶恐。陈胜、吴广为戍卒中的两名屯长。陈胜,字涉,楚地阳城(今河南 商水西南)人;吴广,字叔,楚地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们用“鱼腹丹书”、'篝火 狐鸣”的计策,策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起兵反秦。
浏览17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