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武术表演业

与武术竞赛业更多借鉴西方体育竞赛产业的模式不同,武术表演业则更多地借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影视传媒业的发展,表演产业逐渐成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形态。其中较有影响的是武术项目。随着电影《少林寺》的走红,武术表演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行业。近年来,登封市武术演艺团体规模不断壮大,数量由2002年的23个迅速增加到2007年72个,增长3倍以上。而实景表演是近几年出现的武术表演 形态,其中以登封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项目最为典型。《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风景如画的世界地质公园嵩山为背景,运用精美的音乐、舞蹈艺术和先进的声光手段阐释禅宗文化和少林武功。自2007年4月正式演出以来,至今共演出200多场,吸引海内外观众20余万人,票房收入300多万元,显现出 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3.武术节庆活动

武术节庆活动在改革开放前基本属于公益性活动。当然,由于参与者众多,也伴有商品交换行为的出现,但并不是主体。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武术节庆活动的市场价值,开始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市场化探索。他们最初 ① 张瑞青:《从武林风到武林大会》,《科技信息》2008年第33期,第596页。 的目的多是维持自身发展,但随着规模的扩大,政府和社会逐渐认识到武术的经济价值,提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口号①。登封较为成功的案例是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其值得肯定之处就在于它成功地实现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推动地方社会经济进步的良性互动。七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和首届全国武术少林拳大赛、世界传统武术节等国内外赛事的成功举办,为登封市引进资 金50亿元,引进项目300多个,经贸总成交额100多亿元。特别是2000年以来,登封市武术事业和武术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势头强劲,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态势。可见,武术节庆活动的市场化发展更多地融入了文化的因素,而且更多地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市场化的内涵之一是转变政府的职能,政府更多承担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职责。从登封的经验来看,当地政府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节庆活动中履行的职能在向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转变,这对节庆活动的市场化发展大有裨益。登封市关于武术节庆活动成功的运作经验之一是体育搭台,经贸唱戏。利用古庙会,传统节日安排侧重于娱乐性、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或体育节目,以烘托节日气氛,使节日多姿多彩、锦上添花。之二是政府组织,企业赞助。动员企业赞助体育活动,实行企业冠名制,通过举办活动,既宣传了企业,又树立了政府形象,达到互利双赢。之三是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承办体育赛事。鼓励动员企事业单位、各单项体育协会等社会各界参与承办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四、登封武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武术用品业的发展

体育用品制造业是指以体育用品为主要生产活动的行业。目前,体育用品制造业是我国体育产业的主力军,但其提供的产品集中在西方运动项目,针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则较少。改革开放前,登封武术用品的生产基本 处于自给自足状态。究其原因在于需求量不足,使得自然的手工生产即可满足供给。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习练武术的刀、剑等器材的需求量较大,这样武术器材制造业应运而生,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壮大,逐渐向产业化发展。在登封,服装、武术印刷、武术刊物、武术影视制作、武术表演道具、武术药品、武术健身器械、武术旅游纪念品、武术奖品等武术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厂商已

① 虞重干、张基振:《中国现代风筝运动及其对民间体育发展的启示》,《体育科学》2006年 第1期,第14〜16页。

达200余家,直接经济收入6000万元以上。当然,登封地区武术用品产业的发展与地区武术教育产业、武术表演产业及武术竞赛产业的发展不无相关。 可见,武术用品业属于武术产业的相关产业,其自身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武术主体产业的发展。登封的武术用品基本来自外地,只有塔沟武校有自己的武术用品生产厂。

(二)武术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有一种具有吸引力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心理引导,其依赖于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①。体育与旅游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武术也不例外。武术旅游资源依托于当地秀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风土人情 和奇异的民俗风情,从多角度审视都有产业化发展的潜力。登封市组建了嵩山少林武术旅游公司,开辟了少林武术旅游热线,先期重点开发的四条路线基本上可以涵盖国内著名的武术圣地。目前,每年来登封旅游的武术爱好者都在50万人次以上,形成了一个看武术景点、购武术产品、住武术宾馆、吃武术餐饮、观武术表演、习武术技艺的一条龙产业。2000〜 2006年,登封的嵩山景区接待人数增长势头迅猛,2006年达到413万人。除了 2003年因为“非典”出现了小幅度下降之外,其余几年都在逐年增加。而从表4-1还可以看出,登封旅游还主要是内向型的,国内游客占绝大多数,国外游客只占1.8%〜4.0%左右。可见,今后登封旅游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登封而言,武术旅游主要集中在武术景观的观赏、武术表演欣赏等方面。 据登封体育局文件相关负责人介绍,少林武术每年吸引游客占登封旅游人数的4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登封市2004年各类武术馆校为中外游客进行 少林武术表演8000余场次,接待中外游客30余万人次,武术表演创经济效益 700多万元;少林武僧表演团常年进行国际巡回表演。少林寺景点的旅游是登封武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登封市旅游局尚主任介绍:“我们这边只有全市总体上的旅游数据,尤其缺少武术院校带来的武术旅游方面的数据,我们只是统计游客人数,社会效益则很难确定。从总体上讲游客人数一直在增加少林寺的旅游经济收入一年也就是100万〜200万元,这已经比其他景点的收入高很多了。”

① 韦晓康:《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247页。

(三)武术场馆服务业

体育场馆是体育发展的基础。场馆服务是体育产业的主体产业。近几 年,武术场馆服务业才出现,标志着登封武术产业的发展向全面化、系统化迈进。中国嵩山少林武术博览中心投资6500万元建成,2008年5月进入全面运营;2008年建成以武术表演、比赛为内容,可容纳8000人的河南省一流综合性体育馆。以体育馆和少林武术博览中心为平台,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承接国内外各类大型赛事活动,同时建设经常性、国际化武术表演和武术对抗舞台,充分发挥场馆功能,大力发展场馆经济。

表4-1 2000〜2006年嵩山景区接待海内外游客统计表




























































年份外宾人数(万人)内宾人数(万人)总人数(万人)外宾人数所占比重(%)
200()3.8134.21383.0
20014.2164.81692.5
200253182.3187.63.0
20032.2119.2121.41.8
20048.2229.82383.4
200511.62308.383203.6
200616.323964134.0

(四)其他

武术学校与武术旅游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登封市交通、通信、餐饮等行业的发展,特别出现了以武术为特色的餐饮和茶社。以欢喜地为例,少林欢喜地 (登封)有限公司是少林智业群中的全资子公司。“少林欢喜地”是 一个体味少林禅茶、静心修行、交流佛学的静谧之所,是少林寺联系游客和信徒的重要平台。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香客和游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与大众的交流和服务,特别设立了少林欢喜地,以方便更多大众了解和感受佛法精 华,传承和发展中国少林文化。少林欢喜地将禅宗文化与武术文化相结合,开发了对现代人身心有益的产品。其产品合乎人体学的专业设计,本土与环保的自然选材,体现简约美学的视觉呈现,在潜移默化的东方禅意智慧中,让人 们得到轻松、自在与欢喜的切身体验。而一些餐饮业也通过挖掘武术文化与餐饮文化的结合点开展经营。例如,登封市区近些年出现了很多以禅茶为主体的茶社,禅茶是少林寺的一种文化,僧人通过品牌参悟佛经,这 个传统在少林寺得到了世代传承。可见,武术还有很多经济功能值得挖掘。

浏览14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