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武术:登封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在传统社会,武术也有一定的经济功能,比如保镖、市井武术表演等行业,但总体而言,经济功能并不是武术得以存在发展的主要功能。随着市场经济 ① 蔡仲林、周之华:《武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改革,武术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商品。这时,武术的经济功能得到了发展,而且成为了武术的主要功能之一。武术的经济功能主要是通过武术产业自身与武术产业带动的相关产业发挥作用的。体育产业是指以体育劳务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产业部门①。从这个定义来讲,体育产业主要包括体育健身娱乐设施、运动竞赛和体育表演、运动训练、体育辅导、体育康复、体育教学与科研。 而体育旅游、体育器材、运动服装的生产等按科学的产业分类标准来看,并不属于体育产业。武术属于体育,根据这一分类标准,从当代武术在登封的文化形态来看,武术产业可分为:(1)武术主体产业,即以武术劳务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产业部门。具体包括武术健身娱乐设施、武术运动竞赛和武术表演、 武术运动训练、武术培训、武术教学。(2)武术相关产业,即从劳务形式来讲, 其不属于武术产业,但与武术产业相关性较强。主要有武术旅游、武术用品生产等。从当前武术产业在登封的发展来看,武术教育产业还是主体。当然武术表演业的发展速度也相当迅猛,武术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日趋稳定。但是从 武术产业的整体结构来看,武术竞赛业、武术培训业、武术用品业的发展还有很多不足。今后登封武术产业想要得到更大的发展,必须重视武术产业的整体优化。

一、武术在登封已经形成产业化发展

体育经济学认为体育产业形成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对体育产品的需求达到一定水平,向体育产品领域投资达到一定规模,体育运动达到一定水平。登 封拥有较强的群众武术基础,电影《少林寺》的上映更使得登封武术市场从本地域拓展到全国乃至国外,因此可以认为武术在登封具备了第一个条件。向武术领域投入的经济资源达到一定水平,即武术服务的生产要能成为独立的体育产业,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必须有成为一项产业所必需的最低量的投人和产出。随着改革开放,登封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国家和社会对武术日益重视,给予武术事业大量的财务和政策支持,武术领域获得了相当数量的经济资源。因此,武术在登封的发展具备了体育产业形成的第二个条件。武术产业的形成需要有一大批训练有素的教练员和技艺高超的运动员,能向观众提供具有观赏价值、能引人入胜的高水平竞技表演;有一定数量能指导群众进行健身、健美练习的教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同时, ① 钟天朗:《体育经济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也需要有数量巨大的具有体育意识、体育习惯、喜欢从事体育活动的体育爱好者,以及喜欢观赏竞技运动的“体育迷”“球迷”。登封自古是习武圣地,特别是登封的少林武术一直享誉武术界。千年的历史积淀,使得登封拥有一定的武术市场与武术人才;浓厚的习武传统,使得登封武术运动达到相当的水平和规模。因此,武术在登封的发展具备了第三个条件。总之,武术在登封的发展基本符合上述三个条件,可以说已经走向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二、登封武术产业形成的标志

作为一个已经形成,而不是处在萌芽状态和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武术产业,至少应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志。

(一)武术相关部门的独立化

我国古代就已有武术运动,但当时的武术运动还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而是混生于狩猎、军事、文化艺术、祭祀和礼仪等活动之中,尚未独立分化出来。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当武术从上述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武术工作成为一项社会职业,许多人专门从事武术服务劳动,武术服务独立化为一个部门时,武术才形成一个产业。改革开放前,武术部门在登封隶属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并未出现独立化。改革开放后,武术管理部门即武术协会仍然隶属市体育局,而民间武术组织尤其是武术企业的独立化则较为明显:从原有的传统家庭作坊式逐渐向独立的企业转变。

(二)武术服务劳动成为一种社会职业

只有当武术工作成为一种社会职业,武术工作者的劳动成为职业性劳动时,体育服务才能成为一种产业。职业性劳动是具有专门性的劳动,劳动者不是偶然地而是较稳定地从事某一特定的工作。职业性劳动是以谋生为目的 的,因而必须是有偿的、有收益的。在古代社会,很少有职业性的武术工作者, 许多武术服务具有自我服务或义务性质。当然,也出现过例如江湖卖艺的职业,但其发展规模毕竟比较小,还构不成产业的标准。市场经济中,社会分工进一步加大,武术服务逐渐职业化。当武术工作成为一定数量劳动者的职业时,武术服务才形成产业。改革开放后,武术逐渐从业余性向职业化转变,而且职业分化明显。现今,出现了武术馆校、武术表演团体、武术用品公司、武术旅游公司等多种行业。

(三)武术服务劳动的多样化

体育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一项产业,不仅应具有一定的规模,也应该是具有多种服务内容的一个系统,包括运动竞赛、体育表演、运动训练、体育场馆设施服务、群众体育辅导等内容。对于武术而言,其运动项目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是多样化的。例如,在中国封建社会,可以归属于体育产业内容的主要是江湖武术卖艺、武术的开馆收徒和擂台比武。不但规模小,而且内容单一,因此很难说形成了产业,充其量只能是武术产业的萌芽。但到了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武术需求的增加、武术在登封的劳动者队伍的扩大,武术服务才逐渐成长为一个内容多样化、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武术产业才得以形成。按照上述体育产业形成的条件和标志来衡量,20世纪80年代,武术 产业在登封已具雏形,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在政府的重视下逐步形成。

三、登封武术主体产业的构成

(一)登封武术教育业的发展

文化具有多层次的特性,纵观近几年武术在登封的发展,不仅其竞赛、表演的功能有市场开发的潜力,其教育功能也有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武术学校是以培养武术专业人才为目的,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根据武术专业人才业务规范的要求,系统学习武术理论,进行武术技术训练,并具备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武术教育机构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办学条件、规模和管理体制已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②。20多年来,众多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相继到登封习武健身,专门从事武术培训的武术馆校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2005年,登封市有各类武术馆校76所,在校学员5万余名,成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武术训练基地。学员学费每年按1000元计算,每年可为登封市直接输入5亿元资金。在校学员每年可消费粮食750万千克,蔬菜、瓜果1125万 千克,肉、蛋、奶、糖325万千克,服装20万套,运动鞋30万双,药品840万元,话费1200万元,学员亲属来登封看望消费2500万元。武术市场消费极大地促进了登封市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行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登封市的消费市场。武术馆校产业化发展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寻找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点,这无疑是值得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借鉴的。

① 李萍、姚丽华:《河南省武术学校学生状况调查》,《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6期,第5页。

②肖红征:《我国武术馆校理论教学与技术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第52页。

(二)登封武术竞赛表演业的发展

1.武术竞赛业

体育赛事活动或体育比赛是体育的基本表现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比赛与社会中的其他公共产品一样,从过去单纯地由政府或民间组织向社会无偿提供,开始进行有偿交换,成为商品。我国体育竞赛业市场化的项目多以西方项目为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较少,其中仅有围棋与象棋联赛开展得较好。象棋联赛的开展较晚,2003年全国象棋联赛取代传统的全国象棋团体赛标志着象棋竞赛市场化改革的开始。在职业联赛发展的同时,近些年我国还出现了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与电视节目相结合的文化形态。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武林风》与《武林大会》。登封市每年举办体育赛事活动都在30次左右, 登封市众多的武校也为武术竞赛业培养了众多的武术人才。例如,《武林风》 是由河南电视台主办,以武术比赛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①,其表演队伍多来自登封各大武校。

浏览19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