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少林拳进入登封中小学看敏于适应、勇于创新

武术是中原特有的文化之一,弘扬传统武术、让武术文化发扬光大,需要雄厚的基础,学校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如果学生从小就接受武术文化的熏陶,感受武术文化的魅力,接受一定形式的武术培养,对传承和发扬中原特有武术文化、扩展武术的名牌效应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因此,登封市教育 ① 释永信:《少林功夫》,华龄出版社2007年版,第91〜95页。 局和体育局各级领导通过认真的研究和精心准备,分阶段地将少林拳引人登封中小学教育。首先,简化少林拳,经过试点和专家论证,使得少林拳易于被学生接受;其次,制作简化少林拳的光盘、挂图和有关教材;再次,分期组织,集中培训,使全市每所小学都有一名体育教师得到先期培训;最后,分步骤进行,先在市区小学进行推广,进一步积累经验,再在各县区进行推广。在登封市成功将少林拳引入中小学之后,少林拳更是在郑州市得到了全面普及。广大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需要健全的体魄和民族精神的哺育,把蕴含民族精神的武术纳入学校体育课堂之中,是培养和激发青少年民族自尊心、自信 心、自豪感的有效手段,是一项大胆的创新.是对现代社会的积极适应,充分体现了敏于适应、勇于创新的武术文化精神特质。

第四章 当代武术在登封的功能

“功能”是各文化要素在动态联结的整体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价值和意义。文化社会学功能学派认为文化的价值是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对体育的需要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体育是人的创造性需要,是人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因此,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社会性需要的产物,受到一定社会历史经济条件的限制。武术是体育的一种,人们对武术的需要自然也受到社会历史经济条件的制约。 武术在登封古已有之,它之所以能一直沿革到今天而没有被历史淘汰,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在登封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不断地对武术进行着创新。在封建社会,人们对武术的需要集中在军事、教育、健身等方面。在现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在基本生活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对武术的需要开始向健身娱乐、教育、社会整合等方面分化。文化社会学功能学派的观点非常适宜解读武术在登封存在的功能。 本章将从娱乐、经济、教育、社会等方面分析武术在登封的功能。

第一节 武术:登封居民休闲娱乐的挚爱

当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创造了充沛的物质资源,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的便捷、生活服务的自动化以及体力劳动的减少、脑力劳动的增加,致使人们与自然生活逐渐割裂开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后,自然对休闲娱乐产生了需求。特别是当今社会,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加大,在业余时间对休闲娱乐的需求更加强烈。此外,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使得人们的工作时间在缩短,例如,我国自1995年开始实施每周双休制,之后开始实行国庆、“五一”及春节长假制度,虽然后来进行了些许调整,但总体而言人们的余暇时间在增多。余暇时间的增多为人们从事健身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这也是体育运动开展的前提条件之一。而且随着我国步入小康社会,人 们的生活观念也在变化,由以前“工作第一”的理念开始向现在的休闲娱乐转化,休闲娱乐逐渐成为社会各阶层竞相追捧的时尚。这时,武术的休闲功能就显得尤为珍贵。而武术活动除了具有一般体育项目的休闲娱乐功能①外,还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能使观众和参与者投入其中,获得快乐。登封拥有厚重的武术传统,在现代社会仍然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武术运动逐渐成为登封城乡居民的挚爱。在登封,人们主要是通过武术欣赏和参与武术活动两种方式来满足对武术的娱乐需求。

一、人们对武术的娱乐需求日益强烈

娱乐性是人社会属性的重要特征。从动物的无目的、本能的嬉戏到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就是“人”的生物性渐弱、社会性渐强的 过程②。文化休闲娱乐可能蕴涵着人在职业劳动之余可享受的另一种文化的 体验与创造,是多重内容构成的生命状态与行为方式。马克思也关注到休闲娱乐对人的重要性,他在1862年完成的《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人们拥有用于休闲娱乐的可自由支配时间,也是有真正的财富。③我国体育与休闲娱乐文化相互关联,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然而,体育的娱乐功能却一直为人们所忽视。我国作为娱乐性质的武术表演早已有之,唐朝之前其发展局限于宫廷,角抵就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表演项目之一。唐代之后,武术表演开始在民间普及,特别是在宋代,在“瓦舍”、闹市、街头、广场、集市,武术表演都随处可见。 在明朝,“走会”的出现更是把江湖艺人的武术表演推向高潮。虽然武术表演在古代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其发展规模毕竟有限。因为自由支配时间、一 定购买力以及自主选择的能力和休闲态度是人们进行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三个必要前提④。而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农民是社会的主体,由于不发达的生产力,使得大部分农民的基础生活需要都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在古代的

①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概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7,101-102页。

② 张义飞:《从动物的嬉戏到人类的休闲一一体育休闲娱乐足迹的人类学探析》,《体育文 化导刊》2006年第8期.第43页。

③吴文娟:《娱乐经济:新世纪的经济增长点——上海文化休闲娱乐产业发展探析》,《社会 科学》2005年第3期,第121页。

④蔡军、苏明理、张敏灵等:《西安市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发展趋势研究》,《西安体育学院 学报》2007年第1期,第46页。

很长一段时间里休闲被认为是少数特殊阶层的奢侈之事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再也不用为温饱发愁,特别是农 业税的免除,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生活负担,他们可以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休闲娱乐。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 49%〜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 裕。据2007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河南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②。而据郑州市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郑州市县域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8%③。从恩格尔系数来看,登封已进入富裕阶段。研究表明,当恩格尔系数达到50%以下时,娱乐消费可呈现稳定的持续性增长趋势。在人们基本生活无忧的前提下,登封城乡居民对武术休闲娱乐的需求日益强烈。而物质文明和高科技的发展更是为职业娱乐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④,武术竞赛表演业在登封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二、满足登封居民武术运动的娱乐需求

身体参与是体育运动的本质特点之一。武术作为体育运动的一部分,自然也具有这个特点。人们通过参与武术运动,会在身体参与的过程中,体会突破自我、与同伴配合等独特的体育美。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休闲娱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的娱乐功能更是得到彰显。从事武术运动可以让人们从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消除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感与拘束感。人们在获得娱乐的同时,精神也可以得到振奋,更能全身心地继续投入到日常工作之中。特别是一些传统武术,崇尚与自然和谐,让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舒缓心情、获得娱乐。如太极拳可以使人悠然自得、乐在其中。武社是登封的民间组织,近些年其发展虽然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在登封的一些乡村中仍然在开展。 无论是演出者还是观众,都在武社精彩的表演中挥去了日常生活的烦恼、获得了愉悦。在登封的城市社区中,居民是通过自发或者是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形

①胡小明:《休闲理论与体育的娱乐化》,《体育与科学》2005年第4期,第11页。

②唐炎、虞重干:《论农村体育走向持续发展应树立的行动取向》,《体育科学》2009年第9 期,第82页。

③《快速发展的郑州市县域经济》,郑州统计信息网,发布日期:2007年10月11日, http://www.zzstjj.gov.cn/tjww/tjfx/webinfo/2011/12/1323917828747498.htmo

④ 苏肖晴:《21世纪中国休闲娱乐体育发展趋势》,《中国体育科技》1999年第9期,第48页。 式,在工作之余积极从事武术运动。而在乡村,村民通过日常自发习练以及参加武社等方式从事武术休闲娱乐活动。总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登封居民习武健身的热情日益高涨,而这些需求正是通过参加这些自发的或有组织的武术活动得以满足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武术的娱乐功能得到发展。登封武术的发展很好地满足了乡村居民、城市居民和外地习武爱好者武术娱乐的需求。

浏览13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