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满足登封居民武术的审美需求
武术运动具有造型、技术、节奏等方面的美,特别是武术表演更将武术的美感发挥到了极致。人们通过观赏武术运动可以获得身心享受。尤其在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巨大的现代社会,武术的这种休闲功能更加凸显,武术表演业在登封得到了飞速发展。塔沟武术更是连续多年在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大展风采,并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演出。近几年出现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更是立足武术娱乐功能开发的典范。除了武术表演欣赏以外,武术比赛欣赏也是武术审美的一种。激烈的武术比赛可以满足人们欣赏武术的需要。登封武术的竞技水平在全国首屈一指。之前介绍过,登封武术的竞技人才集中在几个大武校之中。特别是少林塔沟教育集团,近些年培养出了众多高水平的武术运动员,在全国和世界比赛中屡创佳绩。特别是在2008年奥运会上,其学员张帅可更是夺得了男子散打56公斤级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观看武术比赛,可以满足武术爱好者的审美需求。登封培养出的众多武术运动员是登封市民的骄傲,他们参加的比赛,自然会吸引登封本地居民的注意。众多的观众参与,加之武术比赛创造出的松弛、自由的氛围还可以促进社会力量的结合,增强社会凝聚力。总之,近些年武术的娱乐功能发展 势头迅猛,满足了人们武术欣赏的需求。
第二节武术馆校:登封教育的重要补充
教育功能是武术的基础功能之一,无论在封建社会还是近代,都为人们所重视。当代社会武术的教育功能更是得到了社会和国家的认可。登封的武术 教育组织主要是普通学校以及武术馆校。普通学校受教育的学生主要是本地 青少年,而武术馆校的学生则来自登封本地、河南省其他地区以及省外。根据2009年对登封武术馆校的调查,来自本地的学生占总体的25% ,来自河南省其他地区的占64%,而来自省外的占n%。可以说登封武术的发展,满 足了登封本地、河南省其他地区以及外省青少年学习武术的需要。武术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技能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
一、满足人们学习武术技能的需求
当代社会,武术逐渐从军事领域淡出,
但习武防身仍然是武术的重要功能之一。而武术健身、娱乐等功能的开发也离不开武术技能的学习。武术教育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从武术在登封的发展来看,武术技能学习的需求仍然是当代武术发展的重要功能之一。
二、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文化水平
武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平,可以促进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一些家长送孩子来武校学习是因为武校管理比较严格。在这个宣扬个性的社会中,光靠打来教育孩子是没用的。武校对学生的管理更加强调道德氛围的营造。在武校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会感到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学校主要通过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守则对学生进行约束。这些制度虽然看似和普通学校一致,但在执行力度和执行环境方面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武校一般都会 要求教练与学生同训练、同生活。很多武校的教练一周至少要和学生生活在一起5天。这明显加大了教师的执行力。教练与学生朝夕相处也便于从生活方面入手影响学生。很多学生生活习惯的改变源自无家人依赖、榜样示范等原因。
在谈到对学生的管理时,一名武术管理人员介绍道:“现在很多学生在家行为不是很规范,来到武校,我们会采取一种长期系统的教育模式。首先进行军训,对学生的一些小毛病进行纠正,从一些训练着手,让他们融入集体,培养集体主义意识。比如叠被子,对叠得不好的学生进行通报,这就会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在卫生等方面也有评比。在老校区,学生在公共区域不允许穿拖鞋、 袒胸露背,如有这个情况我们会在每周大集合时进行公开批评,这样反反复复进行,并且教师也会进一步对其进行教育。另外我们教育学生一定要勤俭节约。我记得以前我当教练时就教育孩子,父母供你读武校已经花了很多钱,因此不应该当父母千里迢迢来看自己的时候好好吃一顿或是让父母多拿些东 西,而是应该多体谅父母,譬如,在食堂随便吃一些,这样父母也觉得孩子比较体谅他们。如果有些孩子做得不错,我们还会公开表扬。还有以前我带的孩子,父母一来看他们,他们就要请假去和父母睡在一起,我就教育他们,你现在已经是大人了,自己应该独立睡。有一次我带的一个学生父母来了,父母让孩 子和他们一起睡,孩子不同意,父母问孩子是不是经常不见面不想父母了,孩子说自己长大了,可以自己睡了,父母很是感动,觉得孩子确实长大了。”这就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纠正他们的行为习惯。可见,道德观念并不是通过 教条的说教就可以形成的,而是在生活实践中培养的。现代社会武术的文化教育功能仍然存在。
而另一名武校的管理者则介绍了一个有趣的例子:
“一些学生来到武校行为就规范了,主要是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过去学武,师生关系浓厚。现在师徒关系淡化,学生来到武校是半军事化的管理,必须遵守规则,我们叫作洗脑,在家那一套必须放弃,教练代课压力很大,现在孩子娇生惯养,很难管理。以前孩子能吃苦,你打他、罚他,他都认可;现在学生不行了,而且学校也严禁体罚学生,教练打学生是要罚钱的。以前我学武的时候教练哪天不打我, 我还以为教练不关心我呢!现在这种自主的教学方式并一定好。我有一个学生在美国办武术馆,教几十个学生,我问他教学怎么样,他说学生都是直呼其名,并且他们认为给你钱你就该教武术。有一次我的学生带了 10个外国学生回来,我就觉得很不适应,这些学生对待教师就像普通朋友一样。还有一次几个外国人在我们学校学习武术,他们晚上喜欢喝酒,该熄灯睡觉的时候,还在宿舍大喊大叫,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休息。我们几个教练就拿着棍子对其惩戒,他们在宿舍鬼哭狼嚎,我们给他们讲道理说,你们现在是在中国,要守中国的规矩,不能任意妄为。事后他们对我们的管理也很认可。现在中国学校片面地模仿国外的教学模式,但学生的自觉性还达不到国外的程度,我国升学压力这么大,一旦放松要求,学生很难自觉锻炼身体。
之前介绍的多是学校如何执行规范对学生进行管理,下面来研究学生对学校这种管理方法的看法。“我们觉得武校的教学比家里一般学校要严格得多,普通学校管理和氛围令人更加放松自由。平时有一些比较捣蛋的学生,来到武校要是违反纪律,教练员就开会给他们讲为人处世的原则,要是他自己还不遵守,大家就都不和他玩了。这种气氛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使其必须慢慢融入到集体当中。”“平时接触中,感觉来这边习武的对武术感兴趣的比较多, 自己想练的比较多。刚来的时候我对这种训练方式不是很适应,不习惯天天训练,过了两个星期慢慢就习惯了。基本上早晨、中午、晚上除了上文化课就 是在练习,每周就周日休息。”可见,学生对武校的这种管理方法还是比较认同 的,因为这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其无论在学习和技术方面都有所提高。“当初来的时候主要是想来学技术,也没想太多,就是想着来这天天练武、健身、提高技术,很多人都说现在吃了这么多苦,将来到社会上就没有苦了。”从武术馆校的教学管理中可见到传统武术文化中的一些清规戒律,尊师重教的规则在现代社会还是有存在的价值的。
三、弘扬民族精神
武术的发展传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礼仪、讲道德的优秀传统,例如,武术练习强调“习武以德为先”。而对“德”的提倡,可以培养青少年尊师、 守信、宽容、严谨的道德情操。与此同时,习练武术是一个过程,相对于其他西方项目,它更需要耐心,这无疑对培养青少年坚忍的意志品质大有裨益,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①中国是个内向型的社会,而促成中国文明内聚性最重要的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武术文化中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恰恰是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中国传统文化在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仍然具有很强的现代性,而武术文化中蕴含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也与当前我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相一致。像我国的武术家霍元甲、岳飞等,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当前仍然对人们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因此,学校应该将武术文化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不只是学校,社会、政府与家庭都应将传承武术文化作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大事来办,促使青少年产生一种振兴民族文化的责任,从而主动地产生学习武术文化的欲望,这样武术文化才能真正地在青少年中得以传承。
浏览16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