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 民间武术的发展也在古代战争的频繁和民间私斗中得以延续。 可以说特定的中国历史推动了武术不断发展和前进。而近百年 来随着军事科技的不断发展,武术的发展除了作为政府保留传 统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得以支持外,武术必须在依靠社会主流产 业的前提下得以发展和前进,特别是在进入市场经济高度发展 的今天,武术更应该以传统的技术和文化结合发展形式,以现 代的市场经营策略来发展和推广,这不仅关系到武术未来的生 存与发展,同时也是通过中国武术这一载体向世界宣传中国古 老文化的过程。

(—)品牌战略

如果不从严格的品牌定义来讲,武术应该是中国最大的“品 牌”之一。从军事武术到现代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数千年 的发展,武术对于亿万中国人已不再陌生(虽然由于现代武术本 身及推广定义的混淆,人们对武术的认识不一)。而在海外,只 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几乎也都能看见通过武术(也包括太极拳) 进行健身的人群。而很多外国人群,又都希望通过武术来了解中 国的古老文化。武术的这种影响力可见一斑。从宏观上来说,中 国武术所具有的这种影响力,类似于人们对某种商品(当然从定 义上来讲是不严密的)或某种服务的认知程度,特别是通过武术 不仅能健身,而且还能通过它传递背后的传统文化信息。从品牌 的整体概念上来说是服务的一种延伸,使它可以在众多的健身项 目中占据一定的优势。而从中国武术整体推广的角度来说,在市 场经济的今天,借鉴成功的商业模式塑造一个新的武术形象是非 常重要的。它不仅能统一人们对中国武术各种不同的认识,形成 一个强有力的理念;而且能引导中国武术(包括竞技武术与传统 武术以规范的操作来完善自身技术以及进行推广和发展。


  1. 中国传统武术形象系统的建立(武术整体形象识别系统)


在完成中国传统武术统一技术体系后,在进行市场推广运作 前,需要对中国传统武术(最好结合竞技武术)进行相应的具有 统一特性的外“包装”,即形象识别系统的建立。

(1)标识(外在形象的统一

A、标志;B、服装;C、颜色(某种象征武术系统的颜色)。

武术系猊迄今为止尚未有统一的形象标志,统一的标志是武 术能够被人们快速识别的方式之一,也是标识最重要的形象基础 特征。此标志可以在各武术系统内统一在服装及旗帜图案、训练 场地和以武术项目为主体的建筑物上使用,可以达到人们对武术 系统标识的很快广泛认同。

运动员竞赛服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规范统一,段位 服装也有了区别,但武童、1~3级武士、武英级无服装上的区 别。在裁判员服装上也应根据武术传统特色统一着装。然而武术 的服装统一也不宜过多过杂,应以形成人们对武术视觉形象的快 速鉴别为主要目的。

武术系统可以以某种颜色作为代表自己视觉形象的标志。如 美国“可口可乐”的主体颜色是红色,“麦当劳”是黄色等。武 术系统的颜色形象标志主要运用于统一旗帜;统一裁判员、运动 员的服装;统一某些以武术项目为主体的建筑物的外层,训练馆 内等。

⑵理念

A、 宣传理念

a.理念;b.歌曲。

可以选用代表武术系统的某种理想或为达到某种目标用几句 通俗易懂的话来表达。并应在各种武术竞赛、活动、会议时张贴 或印发在文件的醒目位置。可以根据国内或国际两种理念进行。 如练我武术,爱我中华(国内);千年(或中华)武术,东方精 华(国际)等。理念的选择也不宜过多过繁,否则也容易引起人 们在武术理念上的混淆。

选取弘扬中华武术为内容的词作配以朗朗上口的曲调作为 武术系统的统一歌曲,在竞赛、会议、活动时进行集体演唱或 播放。

B、 仪式理念〔仪式见(3)〕

可以在不同的武术仪式上采用带有传统武术特色的语言或理 念编成统一规范的范文。如在武术段位制的授予仪式上,所有的 被授予段位的人统一进行宣讲范文的内容(类似于宣誓的形式)。

(3)仪式

武术的传统仪式在现代几乎已经绝迹,而代之的是现代特点 的仪式。在适应现代体育竞赛的基础上,武术在一些特定范围内 应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仪式作为其形象和保留武术文化的支持手 段。如武术段位的授予;武术裁判及运动员等级的授予;武术课 前课后的一些礼仪等。

武术形象识别系统的运行必将对中华武术在国内及世界的推 广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但以上的(1) ~ (3)项的主要目 标是在视觉及理念(听觉及意识)上树立起中华武术简洁明快的 形象识别系统,如实际操作不当容易将武术带入繁文缚节之中。 所以,在创建武术形象识别系统时应以复现传统武术文化为主 导,以简洁明快、容易识别、操作简便为基础。

(二)中国传统武术训练模式、礼仪、表演模式的统一

  1. 中国传统武术训练模式的统一


统一训练模式是为了更加规范地操作和推广中国传统武术, 使推广过程更加简便易行。而统一训练模式的创编原则也是从 着重追求技术的竞技武术模式,转向以趣味及健身为主的社会 群体模式。统一训练模式的建立,可以使推广的速度加快,也 可以更加科学地根据社会群体的需求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实施合 理地安排教学过程。同时,对中国传统武术形成一致的风格及 品牌形象塑立有很大的帮助(也包括个别武术机构在武术类进 行品牌的统一 )。

  1. 中国传统武术礼仪规范的统一(体现中华武术的思想)


在建立统一的传统武术训练模式的基础上,要对传统武术 教学中各项礼仪进行规范。如上课的礼节、课间的休息等进行 统一。这些看似细小的环节却是蕴含着中国传统武术理念的延 伸,只有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上处理好中国传统武术教学礼仪的 规范,才会造就中国传统武术教学特有的文化及训练氛围。中 国武术界对武术礼仪意识的觉醒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比 赛时对裁判员行抱拳礼的要求,现在已经扩展到了武术系统内 的各项教学活动前后进行。但仅靠一个抱拳礼的仪式,反映不 出中华武术所独有的丰富文化内涵。相比跆拳道,包括日本的 空手道,都是通过缜密的形式礼仪上的安排,使学者或观众从 中体会到韩国文化特有的内涵。中华武术对礼仪的诠释首先缺 乏一种明确表达习武的思想含义,中华武术应在世界范围内的 教学活动时统一练习转换时的礼仪,以体现中华武术特有的文 化特征。所以在教学活动或教学内容转换当中加入适当统一的 礼节规范要求,对中华武术的推广及对练武者的心理影响能起 到极大的作用。

  1. 中国传统武术表演模式的统一


(三中国传统武术发展考核及评价

将中国传统武术训练模式、礼仪、表演模式进行统一(类似 于商业量化过程),不仅可'以运用成熟的商业模式对中国传统武 术进行推广,而且,也能为它的发展情况及客观评价提供可以执 行的科学依据。

  1. 教学成绩的评定


统一规范套路的建立,为教师评定学员成绩带来了方便。但 还需要根据统一的套路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如动作的得分与扣 分情况等。最好依据段位制套路的升段形式,使学员在通过简单 套路的评分后再进行下一项较为复杂的进阶练习。

  1. 发展状况的考核


主要为负责传统武术推广的领导者考查下级组织时运用,考 查内容主要包括品牌(如果建立了某一武术品牌)形象是否优 良;下级组织的市场占有率;以及下级组织的教学达标情况等。 主要根据发展市场的战略需要制定不同的标准,对下级组织进行 相应的考查。

  1. 各种比赛的规则


在统一传统武术推广套路的基础上,制定各项规则。

四、推广策略

(一)中国传统武术在国际及国内的推广

  1. 传统武术套路教材的创编


中国传统武术在统一套路创编前,应在针对不同人群调查的 数据基础上,邀请国际间较有影响力和经验的武术组织和个人来 参与中国传统武术套路的制定。鉴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区 别,主管部门应该根据推广的特定人群(如少年儿童等)来制定 编写的原则。因传统武术是以大众健身和推广中华武术为重点, 所以,在套路的技术编排上应以汲取精华,动作易学简单为主, 并可结合人体生理特点和武术特点选取动作。如为提高人体前庭 器官安排若干平衡动作,在套路中要结合五种基本步型(弓、 马、仆、虚、歇)及三种主要手型等(拳、

浏览22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