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本章节主要介绍九节鞭训练的原则、训练方法以及注意事 项,并对九节鞭的技术训练、心理训练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笮九节鞭训练原则
所谓训练原则是指对九节鞭套路运动训练的实践经验的总 结,反映套路运动训练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依据套路运动训练活 动的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由于训 练原则是对训练规律的进一步揭示,并使训练更具有可操作性, 因此,掌握训练原则也就是驾驭套路训练规律。这充分表明套路 训练原则对套路运动训练具有较为直接的现实意义。
训练原则是训练过程中存在的内在规律,只有尊重这些规 律,并严格按照这些规律实施训练,才能达到最终的训练效果。
一、重视基市技m,强调风絡特点
九节鞭基本动作是构成整个九节鞭套路的基本元素,这些基 本元素完成的质量、节奏、变化直接影响着其整个套路完成的风 格特点。因此在九节鞭训练中,基本技术的训练是不容忽视的。 在实际训练中要求学生要开动思维,用心揣摩动作的精微,细心 体验动作的感受,追求对动作诀窍的豁然悟通,从而展示出九节 鞭区别于其他项目的个性特征。
基本功的训练贯穿于训练的全过程。通过基本功练习,获取 必须具备的基本技术与技能。基本功不仅是九节鞭训练初级阶段 的必修内容,而且也是提高技术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套路训 练水平达到中、高级阶段时,仍然要坚持基本功的训练,以保持 或进一步提高套路演练水平。
我们知道,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通过套路的演练 来表现具有实用攻防含义的技击艺术。因此,运动员在九节鞭的 演练过程中必须将九节鞭技击意识寓含于套路之中,用意引导动 作,并将对动作攻防含义的理解贯注于动作,才能表现出九节鞭 特有的韵味,使动作显得充实饱满。
三、遵循循序渐进,贵在持之以恒
习武最忌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练武是非常辛苦 的,故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套路技艺水平的长进, 是一种技术与功力的缓慢渗透过程,需要长期习练。所以,它不 仅需要一定身体素质的支持,还需要一定的思维来领悟。九节鞭 套路作为一种艺术,是无止境的。一般意义而言,它是一种时间 的积累,方法只是其提高的催化剂,但方法是不能代替量的积累 的,在时间没有积累到一定量时,训练方法所起的作用是不显著 的。
“循序渐进”是指套路训练的内容要不断地反复练习,在不 断的反复练习中体验九节鞭的技艺,从而提高技术水平。拳谚 曰:“拳打千遍,身法自然,拳打万遍,其理自现。”反复练习 并非简单地重复,而是在反复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 此,只有在不断的反复练习中,逐渐地领悟内在的神韵,才能巩固提高技艺,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从而使九节鞭套路演练的技 术精益求精。
四、尊重亇性发展.满足不同需要
武术训练实践告诉我们,运动员本身的个体差异将造就出异 彩纷呈的个人技术风格特点。因此,针对确定的训练任务、不同 的队员,教练员在选择训练方法、手段、技术和运动负荷时应加 以区别。
第二节九节鞭训练闪容
九节鞭的训练,根据训练目的、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体能训 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和智能训练。
一、沛能训练
体能包括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体能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 形态、身体健康、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具有积极的 促进作用。
(一)身体形态
一般情况下身体形态的遗传因素较大,因此在项目配备上应 充分考虑九节鞭项目特点及技术要求进行合理选配。
.(二)身体素质
般身体素质
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协调。
力量素质是.运动员的基本运动素质,它与其他素质有着极为 —198 — 密切的关系,影响着运动员肌肉耐力的增长、灵敏素质的发展和 速度素质的提高等,九节鞭动作的用力方式,可表现为快速用力 (爆发用力)、静止用力(定势动作或平衡动作)、缓慢用力(过 渡和表现身法动作)。而无论哪种用力方式,都依赖于运动员力 量的发挥。因此身体各部位力量的全面发展是运动员训练水平提 高的关键。
速度素质是武术运动员基本素质,‘速度训练包括反应速度、 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有资料表明,1〇 ~ 13岁少儿速度增长率 最大,是发展速度的敏感期,应抓住这一时期,给予适宜的训. 练,提高运动员的快速能力。
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长时间活动与疲劳作斗争的能力。武术 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力来适应不断增长的训练量,为专 项耐力的发展打好基础。耐力训练应以发展有氧耐力为主,练习 时要适当控制负荷量,最大可能地建立有氧耐力储备。
协调素质是人体各种机能的综合体现。协调能力的生理基础 是中枢神经系统传导过程的协调,培养武术运动员的协调能力, 应从培养各种能力人手,发展其基本活动能力。
专项身体素质
包括柔韧、力量、速度、耐力、协调。
九节鞭训练中很多动作的完成有赖于柔韧性的配合。柔韧性 的好坏关系到运动员能否快速、准确、协调、连贯完成一系列技 术动作,从而表现出较高运动技术水平。另外柔軔性的全面发展 还有利于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保证并延长运动寿命。
九节鞭练习,要求运动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发挥肌肉力量, 即爆发力。能够快速多次地完成动作,即速度力量。能够不断保 持肌肉的快速用力,即力量耐力。因此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速 度力量、力量耐力是专项力量训练的重要内容。
九节鞭动作要求势快力猛,起承转折迅速敏捷,因此,速度素质,尤其动作速度,是技术动作完美发挥的重要保障。
九节鞭套路要求运动员在1分钟之内连续、快速地完成几十 个动作,有机体能否最大限度的能力发挥,克服专项负荷所产生 的疲劳,建立专项耐力储备是九节鞭专项耐力训练需要解决的问题。
九节鞭套路练习,需要运动员身体、器械及技术动作在时 间、空间、用力等特征上具备最佳配合能力。运动员协调性的好 坏直接影响着动作的准确、连贯及韵律配合的完整表现。因此运 动员肌肉的合理用力、更多技术动作储备、更加复杂技术动作的 掌握是九节鞭专项协调能力训练的关键。
(三)身体机能
包括心率、最大摄氧量、前庭分析器功能。
心率是反映运动员心脏功能承受负荷能力的指标。人的心血 管功能是受遗传控制的,安静时心率次数少,心跳有力、节奏 好,剧烈运动后,心率较快,恢复快说明心血管系统承受负荷能 力强。
最大摄氧量是指人在剧烈运动中呼吸和循环机能每分钟摄取 的最大氧气量,是评定人体运动时有氧工作能力的指标。最大摄 氧量受遗传影响,最大摄氧量越高,有氧代谢能力越强。
前庭分析器功能反映人体稳定性的好坏,可采用速度旋转或 单腿闭眼站立实验进行测试。
技术训练是九节鞭训练中最主要部分。技术训练按其动作在 训练中的目的以及在套路中的构成和影响效果,可分为基本训 练、组合训练、分段训练和整套训练。
(一)基本技术训练
基本技术训练包括基本功和基本动作训练。训练应结合实 际,运用多种训练方法,保证训练恒定、系统、灵活。基本训练 应贯穿整个训练全过程,在各个训练阶段,其所占比重应有所不同。
(二) 组合技术训练
组合技术训练的重点是练习提高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及转 换技能,提高动作的连惯性。训练时在组合的选择上应有所侧 重,并且应在精力充沛的情况下进行。
(三) 分段技术训练
分段技术训练主要解决的是局部技术、局部节奏及演练技巧 等问题,训练时可把套路分为重点段、高潮段、一般段及起、收 势段等,在体力较充沛情况下完成。
(四) 整套技术训练
整套技术训练的关键是要处理好整套动作的节奏及体力分配 问题,从而使得全套的演练脉络清晰。整套技术训练的数量安排 不易过多,每个整套完成后应予以充分休息,待体力完全恢复后 再进行下一次练习。
(五) 超套技术训练
超套技术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增强专 项耐力、培养意志品质。超套技术训练应根据不同训练阶段与任 务,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适当运用,从而避免对动作动力定 型的破坏及伤害事故的发生。
浏览97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