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静,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710068温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 系,710055

到了近代,在东南亚和美洲,随着华人的移居,武术也被带 去,至今有的国家武术团体仍保留着中国著名武术家霍元甲创办 的精武会的名字。1936年,中央国术馆和国立体育专科学校组 成“南洋旅行团”,先后在新加坡、吉隆坡、金保、怡保、槟榔 屿和马尼拉等地进行武术表演、传授拳技,获得了当地人民的热 烈欢迎和普遍赞誉。同年,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上中国 武术队作了精彩的表演,第一次向世界体坛展示了中国武术的风 采。尤其20世纪60年代以来,来华习武、留学、访问和参加比 赛的外国人络绎不绝。中国武术协会、高等体育院校、地方武术 协会以及少林寺、陈家沟、沧州、武当山等武术胜地,每年都要 接待大批来自五大洲的武林朋友。

二、武术进入奥运会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归

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是要通过奥林匹克运动,通过体育与文 化教育的结合,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从而促进人 类文明的进步。纵观武术的发展历程,武术文化的主流无不体现 出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审美娱乐、崇尚武德的精神,这也是武 术得以持续发展的精髓所在。武术文化和奥林匹克主义虽然由于 中西文化的差异而表述方法有所不同,但其人生哲学内涵却有着 明显的一致性。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重在参与”的 奥林匹克价值观,与武术竞技文化如出一辙。中华武术推崇以 武会友,讲究相互切磋,既有世人公认的竞赛规则、比赛方法 和道德规范为约束的正式比赛,也有讲究攻防、点到为止的观 赏表演。一些人寄希望于在竞赛中展示自己的实力,争冠夺 牌。但更多的人是利用武术运动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发展,希冀 通过武术练习中的潜移默化,朝着更完美的方向迈进。“更 快、更高、更强”和重在参与的辩谁思想在武术运动中可以得 到充分体现。不难看出,武术竞技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精神 具有很强的兼容性。

奥林匹克的中心思想是实现“人的和谐发展”,而中国武术 对人的发展同样起着使人“和谐发展”的作用。武术在对人的教 育过程中,一方面是使参与者得到身体的锻炼;另一方面,培养 人的谦虚、礼让、“中庸”含蓄的道德观念,从而使身体、精 神、灵魂得到全面发展,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此外奥林匹 克运动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积极地向大众体育渗透,与 大众体育结合,奥林匹克运动的主旨就是鼓励所有人,特别是青 年人参与体育活动与竞赛。现代中国武术运动已经经历了近半个 世纪的发展,基本上确立了未来发展方向。一方面努力走向竞技 体育,使其适应奥林匹克运动的要求;另一方面,为满足更多的 人们参与进来,走大众体育的发展道路。

因此,武术进入奥运会无疑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归。

三、北京2008年奥运会给武术带来了千载难逢的 机遇

(一)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丰富的武术内容、健全的武术套路和散手竞赛体系,是 中华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前提条件

中华武术内容极为丰富,仅拳种就有上百种,从演练内容、 风格、流派和特点看,套路运动可以最大程度地体现武术的丰富 内容。当前,武术套路竞赛有十几项几十种不同拳术、器械、对 练和集体项目,还有散手运动、太极推手和短兵。

中华武术竞赛体系的健全,主要体现在竞赛规则的完善上。

武术套路运动,1957年列入正式比赛项目,1958年第一部 《武术竞赛规则》制定,次年实行,这使武术套路进入正规化。 1996年新编《武术竞赛规则》的出版,说明武术套路竞赛裁判 体系在逐步走向科学化、标准化、简单易行的方向,使武术套路 有了 “高、难、美、新”的发展趋势。如今,最新规则已开始试 用,标志着武术运动向奥运会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国际武联医 学委员会在第6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和九运会上实行兴奋剂检测, 落实与国际奥委会有关规定相一致的《国际武术联合会兴奋剂决 策规定》,并与WADA (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签订了协议,使武 术套路比赛向更高规范化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散手运动,1979年受国家体委委托,北京体院、武汉体院 和浙江省体委对武术散手进行研究,并在12个点举行表演。 1982年11月在北京举行散手和太极推手表演赛,并召开讨论制 定散手比赛暂行规则与裁判法。1989年被国家体委批准为竞技 比赛项目,并出版了《武术散手竞赛规则》。1999年全国散手锦 标赛首次取消了护头、护胸、护腿,这些改进都有利于表现、实 践搏斗技术,提高竞技性和观赏性,使散手竞赛更加完善。目 前,散手运动飞速发展,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2-国际武术赛事的开展和世界武术组织的建设与努力,是 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基础

国际武术赛事的不断开展为中华武术进入奥运会打下了基 础。1985年8月在西安成功举行了第1届国际武术邀请赛,随 后1986年11月在天津,1988年10月在杭州与深圳又相继成功 举行了武术国际邀请赛和武术节等国际赛事。1990年在亚运会 上首次将武术列为竞赛项目,至今连续举行了3届,并成为亚运 会常设项目。世界武术锦标赛从1991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 6 届。同时,欧洲、亚洲、南美洲等武术锦标赛也在定期举行。

在国际上,1985年8月在西安第1届武术邀请赛中,中国牵 头成立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备委员会。随后1986年成立南美洲功夫 联合会;1987年10月成立了亚洲武术联合会;1995年成立了欧 洲武术联盟;1998年成立了澳洲、北美洲、非洲武术联合会; 1990年10月3日国际武术联合会的成立标志着武术走向世界的 新历程,会员国已达86个,这为中华武术成为奥运会项目打下 了必不可少的群众基础,换句话说,武术套路已具备进入奥运会 的资格和能力。

(二)武术套路进入2008年奥运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经说过,奥林匹克主义就是 “体育文化”。在目前的28个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中,除了跆拳 道和柔道,其余26项可以说都是源于西方,如果武术能进入奥 运会,将进一步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从奥运会的历史看,每届奥运会东道主都可以按照国际奥委 会的要求和自己的情况,申请适当增加奥运比赛项目,尽管奥运 会规模越来越大,增加项目很困难。但对东道主新增加项目的可 能性,国际奥委会并没有封杀,历届奥运会都有增加的可能。如 1964年东京奥运会,日本增加了排球和他们的国技柔道,1988 年汉城奥运会上韩国的强项——射箭,其小项由原来的2项增设 到4项,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增设了垒球和女足,2000年悉 尼奥运会跆拳道以及澳大利亚队的强项沙滩排球和铁人三项进入 奥运会。因而可以利用东道主在增设奥运会项目上的国际惯例和 优势,使北京2008年奥运会成为中国推出武术项目(特别是武 术套路)的千载难逢的机遇。

四、武术面临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从历史的角度看,任何体育项目要进入奥运会,必须适应奥 运会而不能改变奥运会。因而在改革的过程中武术套路如何去适 应奥运又不完全丧失自身特质而闯入奥运会,无疑是一个非常棘 手的问题。

套路运动是技击的高度提炼和艺术再现,它来源于技击,是 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蕴含着深奥的文化内涵和复杂的技术特 点。作为一门运动竞赛项目来推广,尽管我们派往国外的专家、 教练都是优秀而称职的,但由于教学方法及理解上的差异,加之 语言障碍,很难使外国人真正领会和体现套路运动的攻防含义, 更不用说表现精、气、神了。因而各大洲、地区在武术套路技术 水平上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另外,在国内外众多体育项目大搞市 场化经济的潮流中,作为“老大哥”的武术,明显地被落在后 面。

由于不断增项,奥运会已不堪重负,国际奥委会新任主席罗 格又积极主张缩减奥运会规模,并且国际奥委会出台了一系列控 制奥运会规模的措施,意味着一些项目将会告别奥运会。

浏览26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