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术文化在教育中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一)转变和革新旧有的传统武术思想观念

传统武术产生于中国的农耕时代,是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产物,在 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政治、经济和文化都相应地表现出较强的封闭性特点,而传 统武术文化作为这一时代的产物也自然具有封闭性的特点。由于当时社会环境以 及习武人自身素质的限制,武术被看作是专业人士的附属物,再加上当时的武术 传承方式多以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居多,这就大大限制了传统武术对外传播 的速度。中国古人在意识形态上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在思考问题时没有一个固 定的、规范的标准,也不存在固定的评价标准,因此对于习武者取得的学习成果 也就没法进行计算,这是造成武术门派众多的最直接的原因。传统武术深受我国 儒家思想的影响,具有固守本土、排他性的特点,禁止与其他门派的拳种相互交 流,这在当代社会是很不利于获得长足发展的。当今世界体育强调的是开放、各 国之间体育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而且就连奥林匹克运动会体系也开始成为一 个相对开放的体系。因此,传统武术文化要想在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经久不衰, 就需要主动地构建一个全新的开放体系来适应新时代提出的要求。

就当前传统武术发展的现状来看,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前景更是 令人担忧,尤其是竞技武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武术存在一条腿走路的不平衡 发展局面。另外,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武术的认识也存在着较大的误区,他们普 遍认为竞技武术就是传统武术的全部,但事实上,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是同一问 题的两个方面,都需要引起大众的重视。同时,传统武术重蕴含着中国几千年来 浓郁的传统文化精神,这是竞技武术难以超越的,更不用说替代传统武术了,这 一点需要所有的习武者心里都有一杆秤。而且,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传统武术体 系,缺乏一定的文化因素作支撑,对传统武术中蕴含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 涵了解的人也少之又少。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要想在新时代背景下,永 葆生命力,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对传统武术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加以传承和发扬,并 与竞技武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共同实现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高 校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本书认为高校必须要从观念上引起重视,改变当前武术 教育中落后的教学思想、模式和教学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武术中的精髓,去其槽 粕,从而构建出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全面发展的武术教育体系,更好地指导传 统武术实践,使传统武术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武术,受到世界文化的认同。

(二)大力抓好学校武术教育基础教学


  1. 加强学校传统武术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高校的武术教学普遍存在着基础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学条件差和教学方 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这也是影响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各高 校一定要加强对校园内武术教学基础设施完善的力度,确保场地和器械能够满足 学生对武术学习的需求。尽管部分高校付诸了行动,但是取得的效果甚微,仍存 在教学条件差的现象,直接影响着武术教学的长远发展。

因此,为了确保传统武术传承顺利开展,提高高校武术教学质量,获得预期 的教学目标,各高校更应该在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物力,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有利于学习的氛围,另外,学 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场地使用方面,部分高校严 重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这就需要高校领导引起高度重视,合理利用场地的每个 角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高校基础设施和场地的建设离不开校 领导的参与,这就需要他们自觉地从观念上引起重视,加大投资力度,从而为学 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校领导也可以向下级传达命令,让教学人员 和学生共同加入传承武术的队伍中,为推动高校传统武术的大发展做一些力所能 及的事情。

  1. 增加传统武术课外活动


高校武术教学要想取得更好地发展,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传授武术理论知 识,而且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完善武术理论知识的有 效途径。因此,高校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展开武术教学活动。课外实践活动 的主体虽然是受教育者,但是教育者也要积极地参与其中,这就需要高校采取措 施加强教育者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比如:教育者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武术 社会组织活动,从而使课外活动根据规范性和组织性,成为促进课堂教学发展的 好帮手。教育者在组织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中,还要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培养社 团组织中的骨干力量。在社团活动中学生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这时就需要教育 者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高校通过组织 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高校武术 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能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还可以 加快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进度。

高校武术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大量的武术知识,而且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 实践能力,这对促进高校完成武术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武术教学 中教育者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武术活动结合起来。课 堂上,学生需要将教师讲授的知识吸收和内化,在课外活动中学生需要将内化的 东西用实际行动展示出来,即对课内知识的再一次消化。只有课堂与课外活动共 同发展,才能切实提高高校武术教学的质量。

  1. 加强高校传统武术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武术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与受教育者有关,更与教育者有关。因此,高 校武术教学一定要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知识能力作为重点任务去解决。但 由于我国高校的武术教育者大都来自体育院校,这就需要体育院校从以下两个方 面入手,加强他们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提高。

首先,体育院校要根据高校对师资需求的现实情况,及时对本院校武术内容 进行调整,为了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师资力量,体育院校还需要不断与其他普通院 校相结合,取长补短,共同为师资培养贡献力量。

其次,各体育院校都要构建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武术教学体系,这对提高 师资队伍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在注重提高培养师资整体素质和专业教学水 平的同时,不仅要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对教师基本技能的培养,还要鼓励教师们 多研究一些强身健体的功法机理和理论方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师资队 伍,不仅需要高校的努力,还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为体育院 校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使教师能够不定期地参与专业的培训,鼓励教师进行武 术方面的科研等。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才能多途径、多形式地加快高校武术师资 队伍建设,也才能使高校的武术教学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师资队伍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着高校武术教学能否取得较高的成效,当前师 资队伍质量的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武术业务培训;其二是武术科研。 纵观高校当前的师资队伍,大多以年轻教师居多,尽管年轻教师有朝气,能够与 学生打成一片,但是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这就需要经验丰富的老教 师发挥带头作用,为年轻教师提供有利的指导,从而促进年轻教师在武术教学上 取得进步。高校武术教学发展要想得到迅速改善,就需要高校改变传统的教育方 法,加强对师资队伍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培养,这对于传统武术传承也是至关 重要的。

浏览22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