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步掩肘(二)右足向左足后起点方向退一步,左足在前顺步,右足在后斜横。两腿微曲,两足相距二尺,同时右手掌变拳,往下撕扯至脐部右下方停住,手背朝外;左手由脐下屈肘往上托举,连裹带起,左拳变掌微高于肩,胳膊极力弯曲,肘要下垂,手和肩相距三四寸,手背朝外;左手往下扯时,随着身子掩肘,左手小指有朝里裹劲的意思。旋恢复左肩之原状,掩肘不可明显的掩,不过心意用力朝里裹劲,双目平视前方。

乌龙取水承上式,两足原地不动,左掌往下按,按至左胯内端,手背朝上,同时右手由脐部右下方往下往身后划一朝上圆圈,由正额再往下落,至肚脐下靠住。手背朝上,左手同时由左正额一二寸手背紧对正额。拳心朝外,含胸拔背,头顶项竖,丹田后吸,双目平视前方。

单展翅左足向右足后起点处退一大步,右足随退停于左足前。右脚踵斜对左足里胫骨。两腿弯曲,身体下蹲,左手同时由正额往下落,至脐部下方停住。手背朝上,臂肘紧贴胁肋,右手拳由下朝上高起至正额处不停,遂向身体前方摔下。拳心朝上,高于右膝,与右胯齐平,右肘与右膝上下相照,胳膊虽伸出,意思极力下沉,身微前倾。丹田后吸,左膝盖抵于右膝弯里端。 眼随右手拳先往下看,后再向前平看,扣肩含胸,下瓶后收。

蛰龙出现承上式,右脚前开一大步,左足随后跟进。右足踵斜对左足里胫骨,左膝盖抵于右膝弯里端。两腿微曲,同时左拳由右拳上方向正前突出,拳眼朝上,沉肩坠肘,左肩至左肘朝下斜直,左肘至左拳成水平线。右拳于左拳突出时往怀里搂回,搂时如同抽丝,与左拳上下摩擦,停于脐部右方。拳心朝上,右肘抱肋,头顶项竖,含胸拔背,丹田后吸,双目平视前方。

黑虎出洞右足向前方开一大步,落实要顺。左足随垫半步在后斜横,距右足二尺余。两腿微曲,成子午桩步。同时,右拳由左拳上方直向正前方突出。拳眼朝上,右肩至右肘向下斜直,右肘至右拳成水平线。沉肩坠肘,左拳于右拳突出时向怀里搂回,搂时如同抽丝,与右拳相摩擦。左拳停于脐部左下方,拳心朝上,左肘抱肋,含胸拔背,顺项贯顶,双目平视前方。

白鹤亮翅(一)左足不动,右足尖朝里勾劲,两足距离仍如上式。两腿弯曲,成马步桩法,身体面目俱向左方(起点左面),同时两拳一齐抽回在肚脐下,使两臂十字交叉,两拳心均朝上,此式不停,立即朝上拱托至正额。 两拳心翻而朝外。拳背距正额三四寸,两手虽然上拱,两肩仍要松劲,丹田后吸。双目随视两手,至下式落下仍随视,此式是过渡式,练习时不停,与下式本是一式,因其中之关联不易明了。

白鹤亮翅(二)承上式不停,两拳向身体两旁分开落下。由两胯停于肚脐下方,左拳变掌,右拳直入左拳内,两手心均朝上。两肘紧靠两胁。同时右脚退至左足前并齐,足尖触地,足踵提起,两膝盖相抵,两腿极力弯曲。 身体重心移至左腿。松肩含胸,丹田抱紧,双目随手俯视。头微低,前胸向正前方。此式与上式合为一式。

炮拳右足向前方右角开一步,落实要顺。左足在后斜横,两足相距二尺余。两腿微曲,与炮拳步法完全相同。同时左拳向右前方(前方右角)突出,拳眼朝上,右肩至肘弯向下斜直。肘弯至拳成水平线,右拳高起至右额角停住。拳眼至额角约二三寸,肘向下斜垂。右拳往上抬时胳膊朝外拧劲,含有化出敌人袭击之意。亦即躅翻也,并非架住敌人手足或搠托出敌人手足也。右拳右足上下相照,头顶项竖,丹田抱劲,双目随左拳平视右前方。

双展翅右足退回左足处,左足旋即提起,足尖触地足蹦靠近右足里胫骨。两腿弯曲,两膝盖相抵。同时两拳搂回,靠近肚脐下方,两拳心朝上,距离二三寸许。两肘抱肋,丹田后吸。耸肩含胸。双目光随两手下视。迨手落至肚脐下时,遂向正前方平视,意在承下式购子人林也。

鹤子人林,退步掩肘(一、二),乌龙取水,动作与前相同。

燕形(一)承乌龙取水式,再将右拳由左拳里边往上起蹬,至正额停住,手背对正额,相距一二寸,同时左拳由正额往下落,至肚脐下方微停,手背朝上,似停未停时,左脚向前迈动数寸,右手拳往下搂,左手拳由右拳里边,紧贴右拳往上起蹶,至身体前面停住,拳心朝上。左拳左足上下相照,左肘左膝亦上下相照。沉肩坠肘,右拳搂至肚脐下方微停,拳背朝上,此式即蹶拳。唯身体有微向前倾的意思。练习时,连贯接下式,动作始整,双目平视前方。

燕形(二)承上式左拳曲回,由肚脐左边向左腿外方伸下去,拳背朝下。同时右拳由左拳外,手心朝上伸出去再拧至手心朝下,向头部上方随着身子往右额角领回,拳眼对右额角。右足同时由起点迈回半步,身子也随着扭过来,扭时不可从旁边转回,仍由直线正着回来。如习字之藏锋然。目回视左手,小腹放在右腿上,身子倾向起点。右腿屈膝,左腿微直,两手动作必须与身体合成一气,两足相距二尺七八寸,此式与上式相连,与下式也相连,综名燕子抄水。练习时三式连为一气,切不可停。

燕形(三)承上式不停,将身子向正前方研回,研回时仍由直线正中用意回来。两足远近如上式,唯上式是斜//字,此式两足均作转轴,右足朝里勾劲,左足朝外撇劲,右足在后横斜,左足在前顺步。身体极力下伏,同时右拳随着身子研回时,落至脐右下方停住,紧靠胯部拳背朝外。左拳亦于研回身子时直向正前面下方,用意用力斜伸,左拳右脚上下相照,左肘左膝亦上下相照,左拳眼朝上,低于左肩约一尺,两肩均要松开,身微前倾,头顶项竖,此式与上两式原是一式,练时务必连成一气,目视前方。

燕形(四)右足超过左足,直向正前方迈一大步。左脚随后跟进右脚,足尖触地,足踵提起,足跋紧靠右脚里胫骨,两膝盖相抵,两腿极力弯曲。 同时右拳变掌,由左手下方直向正前方躅出。耸肩沉肘,手心朝上。右手与右肩齐平。左手同时变掌与右手相互摩擦,极力往身后伸出,手心拧而朝上,稍停于左肩,两手相遇时,右手极力向前推劲,蹴劲。左手极力向后抽劲。 两手如同抽丝,均伸至极处,两腿向右拧劲,腰际如同拧绳,其劲不散。此为燕子抄水正式,顺项贯顶,丹田抱劲,双目平视前方。

躅拳左足向前开一步,落地要顺,右足在后斜横,两足距离二尺余。 两腿微曲成子午桩步。同时左手随着左足前进时,由右手下方躅出,手心朝上,三指曲贴掌缘,拇指食指分开,左手与左肩齐平。松肩坠肘,肘膝上下相照。右手于左手蹶出时向怀中抽回,停于脐下方,手背朝外,两手往来如同抽丝。含胸拔背,丹田后吸,双目平视前方。其式如躅拳,唯两手用掌。

崩拳左足先动半步,右足随着跟进左足,右足里端抵住左后踵,右膝盖抵于左膝弯里端。两腿极力弯曲,身体下蹲,同时左手掌向里翻按手背朝上,距腹部约一尺。左胳膊要圆,微成弓形。右手握拳由左胳膊外腕上面直向前方突出,手背亦朝上,头要顶劲,项要竖劲,丹田后吸,双目平视前方。

青龙出水右足先向起点后退半步,横足落地即足尖向右(起点右面)。 左足再向右足后起点退一步,要顺步,左足尖触地,足踵提起,两足相距二尺余,成丁字形拗步。左膝盖抵于右膝弯里端。身体极力下蹲。同时左手变拳由右手下向前方横出,拳心朝上,拳与肩齐平。松肩坠肘,右拳亦向怀里搂回,拳背朝上,置于肚脐右下方。两手往来如同抽丝,丹田抱劲,头顶项竖,双目平视前方。

黑虎出洞,白鹤亮翅(一、二),炮拳,双展翅,鹤子人林,退步掩肘(一、二),乌龙取水,动作与前相同。

青龙探爪(一)承上式两足不动。左手变掌由正额落下至肚脐下边。 同时右手亦变掌往上抬起,抬时右手在内,左手落时在外。右手至正额再往下落,左手由右手里边,与练拳相同向前方偏左躅出。手与肩平,松肩坠肘。 右手掌搂至肚脐右下方,手背朝上。其时身体随着左手之动作向前扭动,亦不可太倾,目随手视。此式与下两式是一个式。因其中手法、步法不易明白,故分列三式。练时连贯一气,切不可停。此三动作颇能刚柔相济,类似太极。

青龙探爪(二)承上式不停,身体随着左手向前微探。右手掌乘势由左手底下伸出。同时左手掌往回抽,两手均为立掌。左手退至右肘弯前上方时,身体与两手均向后缩退,全身皆动,两足不移,手指微曲,虎口要圆。 两胳膊如同半圆形。唯向后缩退时两手与身体是随自然研回,来往均在直线。 此式与上下两式在练习时,动作不停合为一气。双目平视前方。

 

浏览26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