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使用门别捶进击时,其拳的力点主要应由大拇指和食 指的第二关节向前领劲。使用这种拳的优点是能够使胳膊尽 量伸长另外一个优点是着力点的面积较小,易于增大透力 和点击的深度。其缺点是冲击的力量不如自然捶的冲击力量 大。当使用损拳进击时,其拳的力点主要在于食指的第二关 节向前领劲。它的优点是接触面积小,穿透力比较强,同时 能够最大限度地使胳膊伸长,冲击力也比较大,是形意拳中 最常用的一种拳型。自然捶的力点主要是由中指和食指的根节向前领劲。这 种拳的优点是冲击力强,能够使对方的内脏受到强烈的震 伤。其缺点是接触对方的面积比较大,在拳面上的劲力几乎 是平均分布,所以力量比较分散,渗透的深度较浅,所以适 合用于打击软组织部位(如软肋)。
枣核拳的力点主要是由中指的第二关节向前领劲,它的 运用基本与搜拳相同,主要是用于点打穴位。掌掌在形意拳中的分类,同样由于用途和劲节上的不同, 因而也形成了各种掌型,诸如虎形掌、暴掌、鹰爪掌、羊角 掌、剑诀掌、单合掌等。下面我们分别介绍掌的类型、掌的 用途、掌的劲节、掌的角度。掌的类型 虎形掌,也叫圆形掌、形意掌。虎形掌在形意拳中 的要求是.五指微屈,自然分开,形似瓦珑,劲藏神门,掌 心宜含,不宜过实,无名指领劲,并向前顶,食指中正,气 贯神门,小田成实,拇指宜屈,曲似月牙,虎口呈圆,拇指 根松,劲有虚实,阴阳分明,掌之角度,阳阴兼并,纵横之 向,均从中庸。
五指微曲,主要是为了求其曲中求直和劲力的含藏。自然分开,主要是为了求其劲气的顺达自然,而不勉 强。似瓦城,是指在虎形掌定型后从食指开始至中指、无 名指、小指一个要比一个的弯曲度略增大,既好象是房顶上 的瓦一样,又好象是螺旋桨似地逐渐向 回弯曲(如图十四)。虎形掌在伸定以 前力后,自己的目光应该能够透过虎口而看 到小指的指梢。食指中正,并不是讲食指成上下垂 T直,而是讲食指在指向前上方的四十五 J度后,不可以有向左或向右歪的现象。拇指宜屈,是指拇指第一关节处应 图十四向内微屈,使虎口呈现一个曲似弯月的圆弧形状。虎形掌的用途是比较广泛的,也是形意拳中运用最多、 最普遍的一种掌,诸如在扑、托、抓、挫、戳、砍、领, 扫、抹、撩、盖、塌、按时都可以运用。虎形掌的劲节,总的来讲它是随着不同的功用而不断转 换变化的。如运用虎扑发人时,其劲力应由指梢——手掌的 外沿——最后聚集在掌根:如使用虎形掌打人时(也谓之塌), 其劲力首先应由无多指和中指向前领劲并接触对方身体(最 好是能将对方催起而后仰3然后劲力突然由指而转换至掌 根,爆发出抖绝之寸劲,达到震伤对方内脏之目的。如在使 用撩阴掌时,若以手背撩打其阴部,则劲力主要应集中于手 背,若以手心部位撩打其阴部时,则劲力主要应集中于掌的 中节上(劳宫穴要吸实)。
虎形掌的角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劲节, 而且也关系到运用时的效果。无论在三体势的桩功中,还是 在劈拳的练习中,每当在定势之后,整个手掌的角度,无论 是从纵向看或是从横向看,都要符合四十五度的要求。如果 横向的角度过阴(手指与前臂几乎成水平),其利在于探长击 远,主于点、戳;其弊在于要使用掌根的塌、托时,则有绕 圈过大、运行较慢的缺点。如果横向的角度过阳《即手指与 前臂几乎形成九十度的直角),其利在于将劲力聚集于小田或 掌根,其弊则在于气血难以贯指,而且在运用时稍有不慎, 就会使自己的腕关节受损。所以说,掌的角度应该是3虚实 分明,阴阳兼并,纵横之向,持中从庸,方为适度。
暴掌,也叫虎托掌。暴掌的掌型是,四指自然蜷曲,突 出掌根,使整个的手呈现出似拳而非紧、 似掌而四指不伸的形状(十五)。暴掌在技击运用中的作用,主要是 塌,托。但暴掌在技击时,一般来讲是 不单独使用的,它多是由虎形掌、羊角掌、剑诀掌等演变而来的。例如在使用虎形掌时,先使手指 取对方的咽喉部,当对方在负痛的情况下必然身向后仰(下 肢要控制住对方,不令其退去),这时趁势蜷曲四指,而运用 掌根的突然爆发劲力来打击对方,使其负痛而暂时失去抗御 能力。暴掌的劲节,是由指梢而突然转移至掌根上来的,故也 称为“阴阳互易”。劲力在指梢谓之阳,劲力在掌根即谓之 阴。暴掌发出的劲力,主要是在于掌根的中间,它既有尺骨 尽头的劲力,又有槎骨尽头的劲力,故又谓之“阴阳相合工暴掌的角度,一般要求是使拳背与前臂的上平面形成近 九十度(中所示)。静止地看这种角度,似乎出现了 过阳之弊,但是由于这种掌型不是单独形成,而是从虎形 学、羊角掌演、变而来的,所以它是在四十五度的角度的基础 上转化成九十度的角度。这不过是爆发劲力时所暂时自然形 成的角度而已,所以学者在发这种掌时,不可自始至终都保 持这个角度。
鹰爪掌。这种掌型的要求是:五指分开,各指的第一个关节屈回,其 意二余关节则应直伸而力撑(十六鹰爪掌在技击运用中的作用,主要 一是抓、搬(捅兀 图十六鹰爪掌的劲节要求:掌心吸实,五指劲力平均,而且在 五指的第一关节(即屈曲的关节)的劲力要集中,要大于其它 关节所含的劲力。鹰爪掌的角度,要求指背、手背与前臂是基本平行的。 因为这种掌的劲力主要是来源于手三阳经络和经筋,所以腕 部如不平顺,则劲气也就难以顺达于指梢,故以平行为宜。
浏览2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