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生存 和发展的角度进行解释,就是指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是文化 纵向发展的前提,也是民族意识深层次积累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类文化是在不断 的积累和发展中形成的。

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因为每一个民族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因此文化传承的过程也就是民族要素重新整合和发展的过程,最后形成稳定的人 类共同体。其中,文化传承并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需要社会群体共同努力,通 过一代一代的社会群体不断地对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实现民族群体自我完善的 过程。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发展变迁中,也经过了不断地传 承和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当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个重 要部分。因此,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过程,就是一种民族文化重新整合和发展的 过程。

(二)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

一般情况下,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需要做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就是对武术 技术的传承;另一方面就是对武术文化的传承。


  1. 武术技术


武术技术的传承就是对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各种拳种、流派中的拳种或者器械 技术进行传承。

  1. 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的传承就是对传统武术蕴含的民族优秀文化进行传承。

(1)传统武德

武德是武术文化传承的首要任务,其也是对习武之人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 武德简单地说就是指习武者要严格遵守武术的道德规范,应该具备的高尚道德素 质。武德反应在习武者的方方面面,是习武者重点提高的方向。武德体现了中国 古代的伦理道德,这也是武术传统文化最精髓的部分。

武德作为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经过一代一代习武者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深 深反映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构成中国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部分。

(2) 武术中的传统文化

武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其独具特色的内涵吸引着广大人民群 众。第一,传统武术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祖先们在创作武术招式或者套路 的过程中,加入了传统哲学的精髓,促使武术理论具有较强的哲理性。第二,传 统武术深受宗教的影响,比如说武当派和少林派就是在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影响下 产生的。第三,传统武术具有欣赏价值和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观。第四,传 统武术还融入了医学思想,强调人的身心和谐;第五,传统武术中还有兵家思想 的痕迹,实用性较强。比如:“知己知彼”是“孙子兵法”战术指导的总纲,在武 术中习武者要“知彼知己”,这就是兵家思想的最好体现。总之,传统武术融合 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已经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3) 武术史的内容

武术史的内容包括四部分,一是武术通史:武术的起源、武术古代史、武术 近代史、武术现代史;二是武术断代史:专门研究武术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状况、 特征及其规律;三是武术拳种单项史:研究某一拳种的起源及其技法发展的历 史;四是武术典籍:关于传统武术文献的经典内容。

二、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原则、模式与意义

(一)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原则之一就是客观性原则,就是指在传承中立足于现 实,不能传播一些与实际生活差别较大的内容,这样不仅会阻碍传统武术传承和 发展的进度,而且会减少武术生源的数量。

  1. 古已有之原则


古已有之的事情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这就要求人们在传承和发扬武 术文化的同时,要兼顾之前获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1. 文化性原则


文化性原则是传统武术文化的最重要原则,一般要求习武者遵循以德为先、 注重传承人的悟性和拜师程式,也就是所谓的完整的文化空间。只有传承了完整 的文化空间,传统武术文化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1. 渐进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传承武术文化的最基本的原则,因此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授 武术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教育内容的难易程度,按照由低到高、 由易到难的顺序,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

(二) 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模式

任何文化的发展和传播都离不开教育,因此传统武术文化也应该将教育作为 有力的传播途径。其实,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教育展开的过程,只不过区别 于课堂上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只有通过教育,传统武术文化和武术技术 才能得以创新和不断发展。

通过教育传承和发展传统武术就需要人们将其看作文化重读的过程,不仅要 注重传统武术文化的实用和娱乐功能,还要注重对武术文化审美的功能,从而使 传统武术文化真正成为集艺术、体育、文化为一身的民族文化共同体。当前,传 统武术教育实际上就是对民族文化渗透和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民族文化不断学习 和积累的过程。

(三) 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意义

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意义就是指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也就是说通过 对个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调整和确认,加强对社会群体行为的制约,从而促进整 个社会机构的再生产和再发展。当然,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意义具体可体现为以 下三个方面。

  1. 促进传统武术技术与文化的发展


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就是对武术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从而保留传统文化 的优秀成果,使其在新时代下与其他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中,呈现出新的面貌。 不论是纵向传播,还是横向传播,都将对武术文化和武术技术的保存和发展起到 重要的作用。

  1. 促进传统武术技术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不仅可以继承优秀的本民族的文化,而且还能与其他 武术技术相互交流,弥补自身的不足,产生新的武术技术。武术技术在不断地传 承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拳种,这就是很好的例证,说明武术本身就有 强大的适应性。

  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民族,因此,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就是民族共同 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 分,我们更需要对其进行传承和发扬,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 繁荣发展,才能使传统武术文化永葆生命力,屹立于世界体育文化之坛。

三、传统武术传承的方式

(一)传统武术传承的途径

通常情况下,传统武术的传承需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来实现,分别是群体传 承、家庭传承、社会传承和学校传承。

  1. 群体传承


所谓的传统武术的群体传承就是指通过众多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传承,他们 在练习武术套路或者招式的基础上,继承祖先们遗留下来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 加以创新和发展。比如:就拿太极拳来说,通过群体传承,太极拳的技术和理论 已经得到了质的飞跃。而且在传承太极拳的过程中,很多学者都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群体传承尤其在武术规则的制定和遵守方面表现突出。我国传统武术门类 中,有很多招式和拳术都是通过群体的共同努力获得的,这些优秀成果又通过群 体的继承和发扬,闻名于世。其中,群体传承可以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武术 技术的传承,另一方面是武术观念的传承。

  1. 家庭传承


什么是家庭传承,顾名思义就是指师徒传承,是指在家庭或者家族范围里进 行传授和修习,从而实现对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目的。这里的家庭传承并不仅仅 只那些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不是血缘的家庭、师徒也可以,尤其是师徒传承最 为明显。家庭传承作为传统武术传承的重要途径,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分不开 的。众所周知,中国一直以来都比较注重家庭,从原始社会的氏族开始,家庭关 系就一直备受关注,这就相应地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得以存在和 发展。值得强调的是家庭传承模式具有封闭性、凝聚性和选择性三个特点,封闭 性是指家庭传承不承认一切与其背道而驰的文化,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凝聚性是 指家庭内部成员形成一个团体,关系紧密,有凝聚力;而选择性是指传男不传女 立长不立后。

浏览23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