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间信仰更多的是以口承的形式流传,同时借艺术形象的手段传承, 因而民间造型艺术不仅与民间信仰紧密联系,深刻地揭示了民间信仰观念,还成 为民间信仰习俗传播的形式和媒介。民间信仰与民间艺术相联系,因而使大量的 民间艺术创造负载了民间信仰的内容,而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创造。通过对民 间艺术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普通民众的信仰观念,以及信仰与艺术创造、民众 生活的关系。民间信仰的包容性与宽泛性使民间艺术丰富多样。民间信仰又是功利性的, 这种功利性不仅表现在信仰对象的宽泛性、包容性,还表现在民间信仰的组织、 仪式活动中,如节日祭祀、庙会、家祭及其他祭祀信仰活动,在这些信仰活动、仪式中同样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例如,河南淮阳太昊伏羲陵的人祖庙会 至今盛况空前,人祖庙会上的人祖“泥泥狗”是祖先信仰活动的典型产物,它所 承载的功利性目的和文化内涵远远超出了它的艺术形象。山东惠民火把李的庙会 上出售的泥娃娃是祈子信仰的替代物。此外,流行于大江南北的社火表演、傩戏 表演大多与祭祀、娱神、酬神等信仰活动有关。由于民众信仰功利性的一面,也使民间信仰观念变得十分达观和开明,当然 这种认识也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客观事物和思想意识有着更真实和切近本质的理解,因而信仰也就变得较 为理性。民间信仰观念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信仰观念的指 导下创造了丰富多样的艺术样式和内容。另外,民间艺术作为民间信仰观念的物 化形式和载体,对探讨传统信仰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民间艺术的伦理观念、情感与吉祥观念
浏览26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