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古代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有这样一句话:“其病多 屡厥寒热,其治宜导引在一千八百多年以前伟大医学家华佗编选了《五禽 之戏》作为健身运动,他的理论是:“人身常动摇,则谷气消,血脉通,病不 生也J并以“流水不污,户枢不蠹”的科学道理,解释了体育锻炼对防病治 病有着积极的意义。晋朝有位名医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指出了锻炼方法:“或屈伸,或 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哪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即所谓肢 体动之则百关气畅,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也就是说,以吐纳而引气, 可以内以养身,外以祛邪。唐代名医孙思邈也提出过防治疾病须用调气法,他认为人的“气息得理, 则百病不生,若调理失宜,则诸病竞起,善摄养者须知调气方法焉”。他还在 《千金方》中首先介绍了 “六字诀”,以后在宋朝《寿亲养老新书》、明朝 《道元一条》《类修要诀》等书中均有记载。在四季祛病歌中介绍了六字诀的 呼吸法的作用,按古代文献记载,主要是按六字与五脏的配属关系,用某字 分别治疗某一脏的疾病。《修龄要旨》指出六字诀的脏腑所属:“心为呵、脾 为呼、肺为哂、肝为嘘、肾为吹。”此六字的口型是有治疗内脏诸疾的作用。 六字诀在内功经按摩部中已作介绍,此处不再赘述。人常说:“懒汉决不会长 寿,长寿者多为勤于锻炼和爱用脑力的人。”廖沫沙在他85岁生日时写道:“八十不称老,九十年尚小,人生满百岁, 正是风光好。”年过百岁的政协委员孙越峙说:“预防脚先老,坚持走和跑, 百动走为先,永葆青春在,勤奋工作,坚持走路这都说明,肢体动之,气之导之,按摩以散之均能加强调理经络感应, 以达治疗目的,以上都是根据祖国医学有关经络气血理论,提出导引吐纳的 方法来疏通经络和气血,通利关节,作为治病强身的方法,希我们大家一日 无间地坚持锻炼,衰老对我们永远是姗姗来迟。练拳的人大都知道练拳、赏拳、用拳,但不少人却疏忽了养拳。拳术不 仅具有具体的形式,也有抽象的内容,从这点来说,拳术可能像他的健康情 况一样有兴有衰。有的人其拳术生命好像昙花一现,有的人却能永久不衰, 甚至可与年龄同步长进,这就涉及如何养拳的问题。养拳,即如何养保拳术, 是维持和延长拳术运动生命的手段。一、不断进取以养拳俗话说,艺无止境。可有些人在训练稍有所成,便感满足。不肯进一步由 粗到精,由表及里,不能大受,中途自辍;另一种人自以为是,固步自封,不 .与同道交流、切磋、探究,没有相规相成,久之走形变味,不进则退是事物发 展的规律,自满的产生便是拳术生命走向衰弱的开始,所谓“满招损”是也。二、钻研理论以养拳任何拳术都有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且比形式更富神奇奥妙。某些人虽 能依样画葫芦,有模有样,但由于对内在的东西缺乏深入研究,不知其所以 然,无法感化思悟,品尝不到拳中妙境,感到乏味后他会自动停异,深化不 了,这是造成拳术生命短暂的第二大原因。三、结合生活以养拳首先,要尽量使自己的生活习惯不悖于拳术的运动规律。比如太极拳要 松柔、人静,生活中自己就要设法避免无谓的用力和不必要的紧张。其次, 尽可能将拳理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另外要因时、因地制宜,随时 随地养拳,气、神、意的练习对拳术保养有良性影响,可随时随地进行。说 没一点时间练拳那是借口,排队等车、看报、聊天都有练拳的机会。如果常 规训练一停,就忘了自己是练拳之人,那他练拳的时间也就那么一些;而有 些人却善于见缝插针,平时也能做到“人在拳中”。显然,后者的拳术生命将 会更长久,旺盛。练拳人应养成能站不要蹲着、能蹲不要坐着、能坐不要躺 着、能跑不要走、能走不要骑车、能骑不要乘车。这就是书法中“功在功外” 的道理。四、修心养身以养拳身心是练拳的主宰,任何对身心不利的对拳术也不利。六淫侵扰、饮食 不调、起居无常、过劳过逸,以及七情偏激、骄横、嫉妒、贪欲、狂妄等内 外因素,都会降低生理和心理对拳术的适应性和运载能力,影响身心对拳术 的专注力和投入力,缩短或摧残拳术的生命。总之,正如创业容易守业难一样——练拳容易养拳难。只有对拳术热恋 痴情的人,才会将拳术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认真细致地加以爱护和保养, 使拳术的生命之树长青。拳术是得之艰难,失之却很容易。以上几点,我们要深入探求,细致领 悟如何养拳护拳。使之与年龄同步长进,以延长拳术运动的生命永久不衰, 希共勉之。坚持锻炼祛病延年(讲稿一)(1987 年)每个人都渴望青春常在,每个人都盼望着美好的未来,但是,衰老——这一不可抗拒的生理趋势,早已向你悄悄逼近。人在20岁之前,人体生长发育期,男性14岁女性12岁即告别了童年期, 进入了少年期。与此同时,人体抵抗疾病免疫能力开始走下坡路,调节人体 抗病能力的胸腺素分泌量减少(腺:生物体内能分泌某些化学物质的组织, 由腺细胞组成的如身体的汗腺和唾液腺),这是开始衰老的一个标志。20岁开始步入风华正茂的青春期。肌肉力量在25岁时达到最高峰,但头 发已开始趋于衰老。30岁而立之年,人体发育达到顶点,但许多机能正轻微下降,皮肤弹性 开始降低,出现皱纹,接受外界声音的听力逐渐下降,心脏肌肉变厚,脊柱 骨彼此距离缩短,身体姿势略微前倾,你身材的最高值即将成为过去的记录。40岁不惑之年,衰老的威胁已开始使你不寒而栗了。白头发逐渐出现, 发际后移,身体抗病能力下降,清除癌细胞的免疫机能明显降低,杀灭其他 病菌的能力也趋于下降。身体开始发胖,体重稍有增加,但身高反而略微降 低,大多数男性在45岁出现远视。45〜55岁衰老速度开始加快。皮肤松弛皱纹已显而易见,拇指指甲生长 缓慢,胰腺的胰蛋白酶(即胰液所含的一种消化酶,能把蛋白质分解成氨基 酸)和胰岛素(即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能促进肝脏和肌肉内动物淀粉的生 成,加速组织中葡萄糖的氧化和利用,从而调节体内血糖的含量,胰岛素分 泌量减少时即会引起糖尿病)分泌量减少;味觉迟钝;大多数女性月经停止, 生育能力丧失。55〜60岁衰老加剧。脑细胞机能降低,男性说话声音变高,有时发颤; 肌肉等组织退化,重量减轻;但由于新陈代谢低下,导致体内脂肪堆积,故 体重减轻不明显;男性保持一定生殖能力,但精液量减少。60 ~70岁衰老速度相对减慢。身高比青年期降低2〜3厘米;味觉更加迟 钝,食而不知其味;肺活量明显减少;肌肉明显减少,皮肤松弛,皱纹累累; 头发灰白稀稀落落,发际明显后移;牙齿松动,并相继脱落;老年斑在你脸 上也许已星罗棋布。大脑——人体一切活动的控制中心,出生时细胞数目达到140亿,但它 ,属于不在分裂的细胞,因而生后数不再增加。到18岁,当你即将迈入青春期 的大门时,脑细胞数就开始逐年减少,从20〜25岁开始每天大约有10万个 脑细胞死亡。随年龄增加,脑细胞死亡速度加快。但因人而异,与常不用脑 的人相比,经常用脑的脑细胞衰老和死亡的速度要慢得多。脑细胞死亡较快 的人60岁就可能变成痴呆,脑细胞死亡较慢的人到80高龄仍然耳聪目明, 思维清晰。其他脏器——被大脑控制的时候,尽管不如大脑衰老的那么快、那么早, 但也是逐年衰老、萎缩、机能下降。衰老的确是难以摆脱的生理趋势,但我们完全能以延缓衰老的速度,推 迟衰老早早的到来。延缓推迟衰老的功效必须是坚持锻炼。不论什么锻炼,, 只要不懈地坚持下去,往往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不管哪种锻炼活 动,都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其不足,泻其多余。这样就能改善人 体功能,就能起到防病祛病,促进健康的功效。凡是起伏扭转、开合升降的 外形动作,这都叫“导引”(吐故纳新)(均匀呼吸),通过身躯、四肢的节 律活动配合上均匀的呼吸,使气沿着经脉运行,内连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 骸,彼此联系,互相制约,使人形成一个以脏腑为核心的有机整体。
浏览25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