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请师傅”,由一家或多家共同出资,聘请一位或数位功夫好、信誉高、 有武德的黑虎拳拳师到家中传拳,其意为“家族健康强壮,习武免受欺辱”,目的 是保家自卫,强身健体。“请师傅”之前,家庭中的长者要做三件事:一是挑选参 加学拳的子孙,被选中的人不分男女,也不管是否真正喜爱武术,都必须无条件 服从;二是与师傅签订文字或口头协议,就教拳学费,所授套路,教拳时间、地 点及吃住等问题达成协议;三是要答应保守秘密和保证师傅安全。师傅接受徒弟 们集体拜师后,在堂屋里关着门教拳。在此期间,师傅备受家长和徒弟尊敬,吃、 住享受贵宾待遇。“请师傅”到期,家长要对子孙的武功、武德、武术知识进行验 收,满意后师傅才能走。这种“请师傅”的授徒形式具有典型的农耕社会封闭、 独立的特点,时至今日因贵州经济欠发达,在农村仍然十分流行。


  1. “开堂”式授徒形式


这种形式随着历史变迁而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前流行。其内容是一位或 数位黑虎拳拳师在乡村或人群集聚的地方招收徒弟“开堂”授拳。一般有六个特 点:一是每“堂”时间为49天,徒弟必须天天到场学武6小时以上;二是教拳内 容师傅定,教什么,学什么,徒弟不能做主;三是每位徒弟必须交纳学拳学费; 四是师傅集体教,在“堂”外不对徒弟单独开小灶;五是每“堂”最少要教三套 拳术或器械;六是拳师一般都不是本地人,授拳只是谋生手段。这种“开堂”式 授徒形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比较活跃、公开,“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隐蔽 地出现过。20世纪80年代后期,演变成为以本地拳师为主的,经相关部门批准的, 不规定学拳时间和内容的拳馆、武校或培训班。

  1. “拜师”式授徒形式


这种传统的授徒形式以本地著名拳师为主体,不设馆、不办学,只在家里教。 徒弟们因佩服拳师的武功,由家长带领或单独或相约伙伴上门求教。其有八个特 点:一是徒弟必须“拜师”,在有声望的武师主持下,按传统的礼仪行跪拜礼、
献茶,入门之后成为正式“徒弟”;二是要有熟人介绍,师傅只收品行端正的人; 三是徒弟要给师傅送礼,有的还要摆酒席庆贺,表示对师傅的孝敬;四是师傅与 徒弟通过“拜师”后即结成亲密关系,如同父子、父女;五是师傅会自觉地尽心 传授武艺,督促徒弟学好;六是一般不收学费,授拳是为了传承;七是学拳多在 晚上或有空闲的时间;八是不必保密。

  1. “开放”式授徒形式.


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民健身运动形成高潮,公园等场所习练武术渐成民 众喜爱的活动,于是出现了众多爱好者跟随黑虎拳师傅学拳的现象。这种授徒形 式分两种:一种是不收费、不拜师,徒弟、师傅相互间无约束力,师傅愿意教, 徒弟愿意学,完全以健身和推广为目的;另一种是收学费但不拜师,师傅要承担 教学的责任,只要收了费,就得负责教。“开放”式授徒的产生与社会发展同步, 是社会和谐的体现,是新派生出来的一种传承方式,一般在城市流行。

(二)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承

无论哪种授徒形式,师傅都会按照习俗向徒弟介绍有关黑虎拳的相关知识, 这是在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传承。师傅向徒弟介绍的相关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 关于黑虎拳。师傅在授拳之前,要向徒弟介绍上辈传下来的有关黑虎拳 的故事,其中包括刘把式参加义和团和把黑虎拳传入贵州的故事,黑虎拳徒手和 器械的套路故事,有名的黑虎拳拳师的故事,黑虎拳实用招式战胜对手的故事, 利用黑虎拳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故事等。同时,要重点介绍练习黑虎拳必须具 备的心理准备、刻苦精神、武德要求、习武规矩等。师傅总是希望徒弟牢记在心, 不忘本门祖宗,不怕困难,努力学习武技,争取练有成效。

  • 文化支撑下练武。师傅在教拳之初会向徒弟介绍基本功、开门拳、拆拳、 散手、对打以及其他拳械套路的内容,告诉徒弟们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怎样才 能学得又快又好。许多师傅一边介绍一边做动作,口中吟拳谱或拳歌,让人感受 到是在文化支撑下练武。有时,师傅还会带着徒弟们一起练习,用以调节习武的 气氛。

  • 穿插介绍拳谱、拳理、拳谚及拳歌。贵州黑虎拳的拳谱、拳理、拳谚、 拳歌紧扣套路、功法,好记上口,是表现黑虎拳文化内涵的重要方式,在缺乏影 像传播手段的时代,师傅口授、徒弟心记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徒弟学完一些套路后,师傅穿插介绍相关的拳谱、拳理、拳谚及拳歌,并要求背诵记牢。徒弟 在学到黑虎拳文化知识的同时,加深了对所学套路的理解。

  • 强化习武的常识。常识介绍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练基本功开始,师傅就将习武常识挂在嘴边,要求每人都记牢。特别是黑虎拳的“十练”,即“一 练桩功,二练步法,三练招式,四练劲道,五练手、眼、身,六练对打,七练散招,八练礼仪,九练胆量,十练处事与为人”,每次必谈,有时还舂要求大家集体背诵。武德的教育。这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师傅要教育徒弟具备习武人的 “精、气、神”。学会黑虎拳后,为人要谦逊、谨慎、和善,绝不能持技欺人。与 此同时,会教育徒弟在碰上坏人时要敢于挺身而出,不畏强暴,保家卫国,战胜 坏人,从而展现出黑虎拳人的素质和精神。“徒弟”的不同内涵。贵州黑虎拳拳师收“徒弟”的形式蕴含着不同的内 涵。一是集体收徒,如“家庭”式与“开堂”式授拳,众多徒弟集体拜师,师傅 教会承诺过的武术技能后,对其中有悟性且想学的徒弟继续授拳并不收学费。这 些徒弟中有的会成为师傅的继承人。二是通过“拜师”收的徒弟,这些徒弟被称 为“徒弟崽”,师傅倾其所有传授,不计报酬,学不好的徒弟甚至会挨打,师傅和徒弟都知道是为了培养继承人,“徒弟”出师时,要摆酒谢师,自立门户之后, 师傅还会充当后台保护。三是“开放”式收的徒弟,基本属于推广和健身,只有 少数用心学习的人才能真正领会和掌握黑虎拳,最终成为继承人。拜师的礼数。师傅收“徒弟”要经过布置香堂、师傅就座、司仪唱词、 徒弟叩头、献茶送礼、宣布辈分等程序,也叫“礼数”。师傅端坐上首,背后上 方挂“黑虎拳收徒仪式”横幅和祖师、师爷、师傅的名字,左右两侧点上香、烛, 场面十分严肃。整个过程由司仪主持。这些“礼数”瞬间就加固了徒弟的门派意 识、宗嗣意识、尊长意识、习武责任以及自豪感。



  • “破堂”要忍让。“破堂”就是“踢场子”。出师时,师傅要教这方面的 知识,如遭“破堂”,要说四句话:一是示和;二是示诚;三是示胆;四是示狠。 最好以仁慈感动对方,不动手,如去“破堂”,对方态度诚恳亦应作罢。师傅会 要求徒弟具备化事能力和与人为善。


三、贵州黑虎拳套路的传承

贵州黑虎拳有套路36套,其中单练套路25套,对练套路11套。多年来,套 路动作和拳谱等都由师傅口口相传,少有文字记载。目前,除了开门拳“朵红” 有文字、图示记载外,其他的套路仍然没有图、文记载,这就造成了因传承人不 同,套路内容存在差异的现象。贵州黑虎拳无论徒手套路还是对打套路,同一套路的名称和内容都大致 相同。例如,徒手套路以“拢手一大鹏展翅一敬礼”作为起势和收势,各地流传的都一样,拳手间一看就知道是同门。套路传承的顺序是按习俗定的。例如,徒手单练套路的一般顺序是朵 红一者红一里红一大红一挂脚一抢手一猛虎下山一拆手。这与拳谱中说的“朵者 大里为四红,两手一脚虎下山”的顺序有差异。器械套路也一样:棍一刀一剑一 枪一其他。没有任何师傅会先教“猛虎下山”而不先教“朵红”。对于单练和对练套路,师傅按“择徒而授,因材施教”的理念教徒。教 多少,教谁,全由师傅定。单练徒手套路中的“抢手” “拆手” “猛虎下山”、器 械套路中的“锁喉枪” “阴手棍” “八招”只有师傅满意的人才能学到。对练套路 中,“对拳,,“单刀对棍,,“棍对棍”“枪对刀,,比较流行,“棍对二人凳”“铁链对枪” 则少有人学会,这就形成了没有一个地方、一个人会练全部套路。假若徒弟想多 学些,就必须选择性地跟多个师傅。

浏览27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