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分三个阶段:

1.固定式求得外合。锻炼关节肌肉的支撑力量,在上下体互相交争抗衡中的锻炼。

2.求心气平稳,意念内视,通过其他不同方法,进行局部到整体的松紧试力运动,使全身各部关节、肌肉群听其指挥,是意识活动的开始,称为试力运动。

3.在内外合一、形神专注的正体试力运动中逐步加深加大体内的深长呼吸,锻炼气质的沉息,是意识调节气力的阶段,最终使形、神、意、气、力 统一贯穿整体,内外相合,为外动诸形式打下良好基础。拳术套路是形、神、 意、气、力内外相合,互相平衡,用以作用效果的正体运动。拳经云“以静为本,以动为用”是练以意为形以动为用的功夫,要求象形取意,以意象形,形随意动,意自形生,做到气质息息相生,内外融之相合,以达到内空虚无 机无意,外脱化轻灵遍体,即拳经所讲的“形无形意无意,无形无意是真意。”诸形百式贯穿统一,各形各式都要形如一手之式。一手如一意之动,一 意如同自空虚发出,从而达到自虚无而起于虚无而终的意境。练到这一阶段,形意拳的功夫方能成效。正像拳经所论:“形之不练百式顺而生力,不调百气自中和而气生。神气归炉沉实重如泰山,神气脱化自身轻如羽。”此时反本归源,动极归静,凝神入穴,息息归根,似有似无,法如胎儿之呼吸(即胎息),在清心静体之下,去追溯忘我的境界,体验心旷神怡、飘然自得的意 志,深求气化神之妙用、攀神还虚的极峰,则与道同登极位点,养生之妙亦有所得,真情趣是无尽的。神由意念产生,反过来神又强化意念,一句话,在站桩中神即是意,意即是神。

拳经诗曰:“道本自然以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做似水流。”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桩功与拳术的关系甚为密切,二者互为参用互为引证,偏一之得,独求一隅,不行。形意拳之要为六合,内外之合也,内以意守,调气、固精,外以求和生力,养体健肌,如持之以恒,则内气引发于外力,悉化如固于密,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交参互证,此为形意拳宗要。

五行拳解析

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既是今天我们研究形意拳的唯一根据,又是创生形意拳的唯一理论根据(主要是指五行拳)。阴阳讲的是对立统一之法则,五行则讲的是生克变化之规律,尽管我国古代的阴阳即五行学说还远不能对今 天自然界、科学界的一切事物做完整的、全面的剖析,但它的观点却是基于唯物的、辩证的,所以它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实践中,一直被研究自然科学、 中医学说、生理变化,以及进行拳术锻炼和研究攻防技击的人们广泛运用。

从形意拳来讲,自古人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创生了五行意拳,且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进一步产生了五拳之变化,才形成了形意、五行拳的各种练法和五行生克的对练套路。

一、五行与五拳、五脏、五官的关系

五行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古人为了说明五行及五行生克变化的规律,取用了金、水、木、火、土五个字作为五行的代表符号。从五行拳的发展来讲,也是根据五行及五行生克的学说创编出劈、钻、崩、炮、横五拳,继而又进一步根据中医理论将心、肝、脾、肺、肾五脏以及目、耳、鼻、舌、人中之五官,与五行拳互相匹配,形成了形意五行拳,内与五脏相合,外与五官相配之理论。五行与五拳、五脏与五官相配的原理是:金在五脏为肺,在拳为劈拳,在五官为鼻(鼻通于肺);水在五脏为肾,在拳为钻拳,在五官为耳 (耳通于肾);木在五脏为肝,在拳为崩拳,在五官为目(目通与肝);火在五脏为心,在拳为炮拳,在五官为舌(舌通于心);土在五脏为脾,在拳为横拳,在五官则为人中(人中通于脾)。所以在五行拳中,劈拳主练肺,钻拳主固肾,崩拳主强肝,炮拳主壮心,横拳主健脾。故言劈拳顺则肺气充,钻拳顺则肾气足,崩拳顺则肝气舒,炮拳顺则心气壮,横拳顺则脾气健。关于五行、五拳、五脏、五形、五官之相互关系图如下:

金水木火土

劈钻崩炮横

肺肾肝心脾

斧电箭炮弹

鼻耳目舌人中

二、五行与五拳、五脏的关系

五行相生,讲的是五行(金水木火土)之间相互滋生和变化运动的关系, 所谓相生,乃生我者为之母,我生者为其子,故在相生之中,每一个代表符号,既有生我的一面,又有我生的一面,既为其子,又为之母,由于这种互 相助长,互相扶持之关系,所以称之为“五行相生”。

五行之间的相生关系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然土为万物所生根本,故土可滋生诸行,称为五行之母。

相生歌:劈能生钻钻生崩,崩能生炮炮生横,横能生劈各形本,万物于土五行生。

五行拳之间的相生关系是:劈拳生钻拳,钻拳生崩拳,崩拳生炮拳,炮拳生横拳,横拳生劈拳,同样由于起手即有横,故有横拳能生其他四拳之理,所以横拳为其他四拳之母。

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是:肺壮可以促进肾强(即肺为肾之母,肾为肺之子);肾壮可以促进肝健(即肾为肝之母,肝为肾之子);肝健又可以促进心康(即肝为心之母,心为肝之子);心健又能促使脾壮(心为脾之母,脾为心 之子);脾壮可以使肺健(脾为肺之母,肺为脾之子)。然又由于脾是滋养润活诸脏的主宰者,故脾健则可使诸脏滋润而得以健旺。因此脾为诸脏之母。

肺之所以为肾之母,是金生水之故;肾为肝之母,是水生木之故;肝为心之母,是因木生火之故;脾为肺之母,是因土生金之故。然又因万物皆生于土,所以脾为诸脏之母,此乃五行、五脏、五拳相生之理。附相生图如下:

金—水一木一火一土一金(五行相生)

肺一肾一肝一心一脾一肺(五脏相生)

劈一钻一崩一炮一横一劈(五拳相生)

三、五行与五拳、五脏的相克关系

相克歌:劈能克崩崩克横,横能克钻钻克炮,炮能克劈归易理,不外五行求奥妙。

五行相克是与五行相生对立逆转的变化,五行之间除了互相滋生以外,还有互相相克制和抑制的作用。这种互相抑制的关系,就叫做五行相克。相克在五行中的关系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然而又因万物终归于土之理,故土可以克制诸行。

相克在五行拳中的关系是:劈拳能克破崩拳(为金克木);崩拳能克破横拳(为木克土);横拳能克破钻拳(为土克水);钻拳能克破炮拳(为水克 火)炮拳能克破劈拳(为火克金)。由于横拳为诸拳之母,故横拳能克破诸拳。

相克体现在五脏之中的关系是:肺有病必伤及肝(金克木);肝有病必伤及脾(木克土);脾有病必伤及肾(土克水);肾有病必伤及心(水克火); 心有病必伤及肺(火克金),又因脾为诸脏后天滋养之母,母不壮则子必衰,所以脾脏有病必然会伤及诸脏。附相克图如下:

金一木一土一水一火一金(五行相克)

肺一肝一脾一肾一心一肺(五脏相克)

劈一崩一横一钻一炮一劈(五拳相克)

四、劈拳

劈拳属金,在运用上是将金化形为斧,故言“其形是斧”,斧在运用上又分为斧刃和斧捶两种用法,斧刃用于劈,斧捶用于砸。因此在劈拳的练法上和用法上,也就区别为“以掌为拳”,“以拳为拳”两种,以掌为拳是取用了斧刃的一面,以拳为拳是取用了斧捶的一面。两者虽然在练习的外形体现上,用法的意义上不尽相同,然而其拳理是一致的,而且是同出一源的。

(一)劈拳与五行、五脏、五官的关系

劈拳在五行中属金,其形似斧,故有劈物之意:劈在五脏之中属肺;在五官中与鼻相同;在方位之中劈拳为正西方向,谓之西方庚辛金;在八卦中为兑卦;在窍为之大椎;在气为之上焦肺气;在身躯(包括头在内)之经络 为之任督二脉;[任脉循行部位,起于中恒穴之下的胞宫(子宫),而出于会阴部再上前阴部循腹部正中线向上经过关元穴,上胸部正中到咽喉上颐(yi 颊、腮)部的承浆穴,循行于面部两侧经过承泣穴人于目中。督脉起于会阴 部,上行于脊柱的里边到了风府穴,进入脑内,再上到巅顶(头顶当中,沿额部下行至鼻框)]。在上肢的经络中,主要运用是手少阴心经及手太阳小肠经。[循行部位:心(脏),手少阴经脉,起于心中,出于心系(心的联系组织),通过横膈,络于小肠。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的末端,沿着手掌的外 侧,向上腕部,出于尺骨骸内,直上沿着尺骨的下边,出于肘弯两高骨(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锻的中间,向上沿着上臂外侧后边,出于肩关节,绕肩胛,交汇于肩上)]。阴脉与阳脉、阴筋与阳筋、阴气与阳气、阴劲与阳劲,互相合一,即所谓之阴阳相合。

浏览27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