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了手,我便感觉没有办法,身上 各部都不得劲了,杨师虽很松软的向 我臂上一沾,不知怎的,便觉得各部 都被其吸住了,如同对我撒下了天罗 地网一样,我无论如何动总是走不 开,无论如何动都是对我不利。杨老 师之手虽是轻轻地往我身上一放,我 便感觉到这一手来得非常严重,使我 动也不行,不动也不行,用大力不 行,用小力也不行,快动不行,慢动 也不行,用刚劲不行,用柔劲也不 行,无论如何动,总是不行。如同与 高手弈棋一样,对方一下子,我就没 办法。杨老师虽是很稳静的神气,但 我不知怎的,就觉得提心吊胆,惊心 动魄,有如遇万丈悬崖,将要失脚之 感;又如笨汉下水,有气节填胸之 感;自己似草扎人一样,有随时被其 打穿打透之感;有自己的性命自己不 能保障之感。但杨老师确并未紧张, 也并未用力,只是稳稳的一起一落, 一虚一实的跟随而已,我就捕风捉 影,东倒西歪,如立在水上,自己之 动与不动操之于人,自己不能自主。 以上这种情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直 到现在我还不明白。如杨老师的高深 功夫,我一生还未见第二个人有。我 虽是跟随杨老师十余年,但限于天才 聪明,我的成就只有杨师的十之二 三。以后练功,对于杨老师这种情 形,尚须细细地思悟,或可再有一些 进步,否则太极拳的真意恐要失传 了。
搠振挤按,采洌肘靠,进退顾盼 定十三势,须认真做到。沾粘绵随, 不丢不顶,更须切实研究,细细琢 磨,长进当很快。否则拳意不来,白 费功夫。内则心气,外则全体,内外 上下,以致相随。
所谓沾者,非专指以手贴着跟随 之谓,虽在尚未接触之际,以神气将 对方笼罩,吸着跟随其伸缩而动,此 谓之沾。在几跟几随之中,我之身手 早已轻轻扶于彼身,彼之一切举动无 不尽悉,便可取之矣。
所谓沾者有三:①当皮肤接触之 后,听对方之伸缩而随之,此为感觉 之沾也;②在未接触之前,以眼观察 判断其距离伸缩而随之,此为视觉之 沾也;③以耳听其声音,判断距离而 随之伸缩,此为听觉之沾也。以上皆 神气虚灵之作用,故太极拳首在养 灵。
真太极拳之推手,是照搠撅挤按 认真去做,讲不丢不顶,出手是虚灵 的接触,是绵软的。若搠振挤按四手 不清,动作不虚灵,手掌挺硬,是外 家之功夫。
出手刚硬无比,毫无绵软之气, 动作三角八楞,毫无圆满之味,亦不 以腰身转动,而以两臂两手自动,胡 拨乱拉,非丢即顶,瞎碰乱撞,神气 活现,说是太极拳推手,实是贻笑大 方。然一般学者,却相信这些似是而
非之太极功夫,因其花样好看,但对 真的太极拳功夫反而不相信。
推手时,需用心、用意、用神、 用气,不用僵力。其节短,其势险, 势如强弩,急如发机,突如其来,令 人无人抵抗。
发劲有三:①以虚妙之身势进 身,对准其一部用松软之弹性劲发 之,人如弹丸而出,此谓之长劲,可 以将人打远。②以两臂松软如绳,以 丹田之劲冷然向其弹去,此谓之断 劲,可打皮面疼痛。③以丹田之气, 周身之劲,心中一急,冷然鼓去。此 劲起于陡然,令人一惊如触电,不知 其所以来,又如炮弹之及身,早已打 进,此为短劲,或曰冷劲。此劲可以 入里透内,可以将其鼻涕眼泪打出。 如发的充实,可以伤其内脏,使其口 鼻喷血,顷刻致命,其冷快可想而 知。
推手时,要有虚灵之气势,虽有 手法,不以手法破敌。虽有着术,不 以着术招架,要以神走以气化,使对 方如捕风捉影,找不着实地,找不着 去处,其破绽自出,我好取之矣。如 见来手,即以手法着架,则一身之劲 被其牵掣,动作不灵,学者不可不知 也。
无论用拳用剑、用刀用枪,在比 斗时意思总要走在前头,我之一手之 去,又有多手的准备,相机而发,早 已料定对方之必然动作,故可稳操胜 券矣。
以心打心,以气打气,以神打 神,以气魄打气魄,以气势胜他人之 气势。用掌时,要松软沉贯之以神 气。用肩用肘,用胯用膝亦然。所谓 沉者,松软自坠之谓,非用力下压之 说也。非松软纯净内劲不出,如不知 松软,反不如练硬功也。
太极拳发劲歌:
心里发狠身势松,
丹田气鼓劲前冲。
突然全凭神经动,
勇敢皆从胆中生。
惊心动魄来的冷,
势如强弩透其胸。
陡然一震五脏烂,
方是太极真功夫。
打人不入内,是松的功夫不够。 尚未松净。还有拘滞之力牵制。动先 被人知,是尚不软,有明力还未退 净。比斗未久,便喘息不定,是缺乏 练功。拳不管用,是身势手法呆板, 无虚灵变化。
吸气若吞江,呼气若长虹,发劲 极松沉,打去如透纸人,因其心劲与 神气已合而为一。劲去可以断其气。 打透其胸,可以使其鼻涕眼泪流出, 可以使鼻口喷血,其松沉冷快可想而 知。但非遇险毒之人、有心害我者, 不可妄发。
以手腕向其手腕往下冷然一沉 采,可以使其身势前倾,并可使臂腕 发麻。此谓沉采之打劲。此沉采之打 劲,只手腕接触其皮肤时,得机便可 使用,不必用手去抓去拿。此劲澄甫 老师善用。又以两手或一手采其腕 部,陡然往怀中一带,对方必感觉脖 后大筋如触电样之麻痛,此谓之软采 劲。
散手的功夫,是在练拳推手身势 成熟之后,方可练习。如身势尚未练 习成熟即练散手,非但功夫不能进 步,反而将身势练坏。假如身势已经 锻炼成熟,尚未经散手的练习,那也会 影响功夫的进步,要循序渐进方为合理。
散手的对练,是半真半假的对 打,是练习手眼身法步法最好的方 法。甲乙二人相距数步而立,在未接 触之前,即须注意,先以心气往下一 沉,眼神向对方一望,然后手势略 举,不动容,不作色,如临深渊,如 履薄冰,以虚妙的气势谨谨慎慎,小 小心心渐渐而进,与对方接触,接触 之后,全凭平时身手之功夫,天生之 材干,充实之神气,与之周旋,是不 讲着术,不拘方向,不定进退,随机 应变而动的。
有轻妙的动作,有虚灵的气势, 有冷弹的劲道,有喜怒的神气,人攻 我则如捕风捉影,使其无用武之地。 我攻人则冷快绝伦,令其无从抵抗。 练时神清骨爽,心神愉快,身势轻 妙,奥妙无穷,比斗于热闹之中,是 无法用言语笔墨形容的。
有喜有怒,有哼有哈,有呼有 吸,有吞吐含化,有转变莫测,静以 察敌如无声无息,动以进取似鹰鸥之 突起,神气贯注如鹰鹘之急进,志在 必克,身势矫捷如怪蟒之钻腾,毛发 毕竖如烈马之发威,忽隐忽现如浩渺 之无边,所谓动若江河者也。有空虚 走化之功,有冷快绝伦之动,斗在热 闹之中,有风虎龙云之势,非笔墨所 能尽述也。
然出一个突击之劲向其重心点鼓之, 其必跌无疑。
此种发劲,因为它去时如浑浑混 混无一定的注意点,全凭临时因对方 之化力而作决定,故我命名此劲为混 沌劲。未知合理否,以后请高明审定 之。
此混沌劲,在初去时,无注意 点,为如所为,其作用全凭临机应 变,一顷刻间的心气意念之一动,将 对方打出。这是由无为之中生出来的 灵机,感应出来的陡然之动作,所以 能来得很突然,能使对方不觉,能打 得响脆也。假如出手时先有一定的方 向部位,注意点,那就是出手先有所 为了,既有所为就是有一定的注意点 了c假如对方来的化劲,与我预先准 备的注意点情形不合时,那就应付不 灵了。如去早了,时机未到,已被人 知;如去迟了,时机已过,不发生效 果。这是由于先有主见的关系,此理 不可不知。
查此劲,我于1931年在杭州浙江 省国术馆时,与杨开如的朋友华夷推 手时,曾找到过这种劲。当时华夷的 功夫很好,化劲很活,我比他的功夫 稍高也有限。我以手法找住了他再发 劲,总是打不干脆,在无可奈何之 际,我忽然找出此劲来,连去了几 个,屡试屡验。因为我这些年与人推 手,因未遇过有好化劲者,所以二十 余年未用过此劲了,几乎忘掉矣。今
幸与栗子宜推手中又找了出来,心窃 喜之。
散 按此劲澄甫老师善用,每与人推 手打得很脆,当时我还体会不到,现 手 在应当时时记住。
在杭州民权路大礼堂,我与周声 供打手用的反掌打。以右手向其面部 虚扬一下,他以右臂往上猛架时,其 右胁已露出,我便以右手由上往下一 翻,向其右胁间轻脆的一弹,他便两 臂抱胸蹲地,说不出话来,以手示意 要回宿舍。我扶他起来,送他到宿 舍,修养了7天,连吃了几剂七厘散 而愈。盖因我去之劲虽是不大,但正 在他呼吸的时候,于不知不觉之中被 弹了一下,打隔了气,并非是打伤 他。
我与刘湘女推手时,用的右腕 打,以右手向其胸部一去,他便以右 手由上往下向我右手腕往下压力,我 便借其压力一松,露出右腕来,便以 腕向其胸部一鼓,他便如弹丸而出, 碰门倒地。
我在杭州昆明路国术馆,与杨开 如打手,他忽然乱其推手的规则,以 双手向我腰部抱来,我当时心中一 急,以双手向其胸部用寸劲一按,他 便惊然倒地,后脑勺摔在地板上, “啪”的一声头晕了数分钟,才清醒 过来。
我在成都将军街夏宅,与杨绍西 打散手之用腿,势如窝里放炮“啪”
浏览23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