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雪对中州武术文化的研究过程中我形成这样的思考一~究地域武术文化的基本内容大致应包括:对该地域武术文化的理 论假设,对该地域的界定依据,该地域武术文化的基本概念,该 地域的地理、气候、民俗等特征概述,对该地域历史与现状的政 治、经济与文化的分析,该地域文化对武术影响的综述,该地域 历史发展中的武术内容,对该地域武术拳种分布的基本状况的文 字和数字表述,以及该地域武术文化的基本框架:拳种起源与历 史沿革,创始人或传人及其传承体系,拳种的技术及练法(拳种 的运动特点,流派风格,套路与对抗体系,含徒手技术、器械技 术),理论(拳种的基本技法),器械(短器械、长器械、双器 械、软器械、各式奇门器械和练功器具等),对该地域典型拳种 的个案分析,该地域的绝技功法,历代武术服饰,典籍文献,遗 址文物,学术论著,爱国故事,文艺小说,武打影视,戏曲舞 蹈,竞技武术,外来武术,国际交流状况等。最后,应提炼、总 结出该地域武术文化的特征,呼应本研究的理论假设,论证得出 该地域若干条重要的有价值的武术文化基本理论。

韩雪的课题研究是中国武术文化整体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子课 题系统,她是先行者,今后还会有巴蜀武术文化、吴越武术文 化、齐鲁武术文化、燕赵武术文化等等子课题系统的研究成果出 现。我想人的认识是会不断有所发现、有所进步提高的,今后的 研究不可能千篇一律,但只要坚持不懈,勇于探索进取,这个研 究方向上的博士生将会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地域武术文化做出新 的贡献。

郭志禹

2006年5月7日

 

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我收到上海体育学院寄给我的盲审评 阅论文《中州武术文化研究》,这篇当时使我兴味盎然的论文后 来知道是韩雪女士的博士论文。韩雪是一位看上去有几分文弱瘦 小却亭亭玉立的女性,怎么想都无法把“一间瘦得腰儿小”和中 华武术以及论文中洪钟大吕的文风、严整不苟的框架联系在一 起。然而,事情就是如此的相反相成:相映成趣。作为评阅人, 我十分赞许文章的观点,感叹作者对于中华文化的修养和深刻的 文化理解能力,对这篇博士论文所达到的学术高度感到高兴,高 兴之余给予文章以很高的评价。韩雪毕业后,计划将该论著正式 出版,提出希望我给作序的要求,虽力不胜任,还是十分高兴, 于是欣然允诺。

武未是中华文化精神的结晶,武术技术中流贯着中华文化的 思想光辉和文化理念。在中华文化大环境下孕育的中国功夫流派 纷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特点,又都祖述着深邃的中华文 化思想和哲学精神。这是一份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其重要 的组成部分,中州武术在这份遗产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韩雪论文中涉及到的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作为有代表性的文 化门类和民族精神遗产,双双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 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武术是了解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 一扇窗口。同时,针对地方武术文化进行研究,从地区武术文化 的特殊性中寻找中华武术文化的同一性,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华文 化的精髓,对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武术文化遗产,创新与发 展中华武术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州武术文化研 究》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中州武术文化的论著,本着深入研究 中原武术文化的精神,作者首先对“中州武术文化"的概念进行 界定,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作者阐发了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观 点:以客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武术文化形态,可以体现和反映其 所依托的精神内化的文化形态。这种旨在阐释人的物质文化形态 与精神世界关系的理论,作者称之为“技术反映文化”的理论, 这种理论的概括和提升不能说不是一种理论创见。其次,该论著 将中州武术按豫东、豫西、豫南、豫北、豫中分为五大区域,盘 清了家底,使人们十分便当地了解到中州拳术的分布情况。其 三,依据“技术反映文化”核心观点,她以少林武术、陈氏太极 拳和芷家拳为例进行个案分析和文化特征概括,用“禅拳一体的 少林武功”概括少林武术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佛教文化深刻的渊源 关系;用“缠绕螺旋的陈氏太极拳”概括它与道教文化、戚继光 拳经以及《黄庭经》的渊源关系及其复合性文化特征;用“形气 合一的芷家拳”概括螯家拳与气功的关系以及"形气合练”的个 性与特征,显现出一种对于民族文化的深入把握与了解。其四, 该著作用问卷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了习武人群对武术文化认同 的调查,很有创意,从接受的角度提示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 坚实的文化土壤和社会基础,令人信服地阐释了中华武术源远流 长的根本原因。这些理论概括无一不表现出良好的理论概括能力 和驾驭材料的能力。该专著的出版,不仅对于中州武术的研究, 而且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整体研究,对于中国 武术理论的繁荣,都有其特殊的贡献意义。

韩雪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是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的副教授, 长期从事武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尤其对于河南地域内武术的研 究有着较为厚实的积累,再加上长期生活在中州地域内,这为她 以中州武术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此论著的写作正是得益于她深入地实地考察以及熟悉史籍 上有关武术的记载,熟悉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学习积累。她不仅发 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立足于武术本体形态的分析和描述,而且还 广而借鉴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视 角和研究成果,采用个案研究和整体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相结合的方法,从文化的整体背景中观察武术,又循着武术的脉 络反窥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论著清晰完整、全方位、立体化 地向人们展示出中州武术文化的全貌,体现出作者对中州武术全 面而深入的研究和厚实的学术积累、扎实的学风和创造性的劳动 能力。韩雪的研究,既避免了只重形态,不重文化的就技术谈技 术的缺陷;又避免了奢谈文化,不注重武术本体的弊端。这在当 前武术文化的研究中特别值得称道。

当然,从文化学角度,论著中对中华文化精神和武术典籍的 分析研究还可以再深入、再细致一些。同时,这也是学术研究无 止境的更高要求。

区域武术文化是中国武术研究中很有前景,值得广泛拓展深 入探究的课题,在取得阶段性学术成果之后,相信韩雪会百尺竿 头更进一步,深入拓宽研究领域,在中州武术文化与区域武术文 化研究上不断有新的学术收获。

陈江风

2006年6月8日

浏览33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