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攻的“时间差”,即佯攻时,对方做出防守动作后,改用另一种方法攻击对方的瞬间差距。或者发现对方的“空当”,突然踹击对方,在对方反应前将腿踹出。
例一:甲进步直拳佯攻乙头部,乙出手格架,甲直拳收回,同时迅速起腿踹击对方腹部。
甲什么时间起腿进攻,这是关键的环节。A.甲佯攻,乙还没做出防上动作,甲这时起腿进攻就过早,不易击中。因为乙没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有精力做出防守动作。B. 甲佯攻,乙防上动作已结束,甲这时起腿进攻,乙马上可以做出第二次防守,甲的进攻就会失败。C。甲佯攻,当乙做出防守动作后,还没有和甲进攻的拳接触或者刚接触,此时乙的注意力全集中在甲的拳上,甲这时收拳踹腿便可击中。
2.防守反击的“时间差”:即对方进攻,你防守,等对方进攻结束或者回防时, 你反攻对方的瞬间差距。
例二:甲踹乙下肢,乙提膝防守,等甲进攻的腿回收时,乙起腿攻击甲,乙什么时间好反击,这是关键的环节。甲的进攻还没有结束,乙盲目起腿进攻,就会和甲进攻的腿相撞,乙被击中的可能性要比甲大,因为乙起腿比甲起腿晚。这样乙进攻就过早。
如果甲进攻的腿已回防,这时乙进攻已晚,因为甲此可以做出防守动作或者组织第二次进攻。
如甲踹乙下肢,当甲进攻的腿刚落地或者还在回收时,是乙反击的最好时机。因为甲进攻时腿落地还未站稳或者回收的脚还没有落地时,防守能力较差,而且是一腿支撑身体,另一腿还在回收途中,注意力都集中在进攻乙和收腿之中,此时乙强有力地起腿反攻,便可踹中。而且有可能使对方失去平衡或倒地。
“等拍”与“抢拍”。
“等拍”进攻或佯攻对方,等其做出防守时再次进攻对方。
对方进攻,你做出相应防守后,等对方回守未稳时反击对方.。
“抢拍”:在对方进攻时,还未构成对自己的威胁情况下,用更快的速度抢先击中对方。或者在双方对持情况下,在对方反应前突然进攻,击中对方。
“等拍”与“抢拍”是“时间差” 在散打中的具体运用,但很多人在实践中不懂得运用“等拍”与“抢拍”的时机,踹腿中出现你踹,我也踹不变换角度,俩人的腿在途中相撞,互相容易受伤,击中不清晰,两腿在途中受阻后, 冲击力自然减弱,对对方毫无威胁。
3.进攻中的“等拍”与“抢拍
(1)等拍
例一就是一种“等拍”性的进攻, 因对方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此时对方漏出“破绽”,是防守时出现的“空当”,这时进攻便可成功。
又如:甲踹乙腹部,等乙提膝防守后,脚要落地,但还未站稳时,甲突然起高腿踹 乙胸部。
(2)抢拍
俩人在对持中,不断的变换角度,改变距离,当一方出现“空当”时,另一方在身体各部位没有予动的情况下,突然“抢拍”进攻,在对方反应前把腿踹出,使对方措手不及而被踹中。
2.防守反击的“等拍”与“抢拍
(1 ) “等拍”:如:例二就是防守反击“等拍”的运用。对方进攻,你做出相应防守力作后,等待最佳反攻的时机的到来,此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要掌护住反攻的“‘时间差”,果断进攻。
(2) “论拍甲进步拳击乙头部,甲的拳刚发出,或者将要发出",乙快速足腮抢踹甲在体前的腿,便可击中,因为“抢拍”进攻,起动迟速度快。
甲在向前上步的腿被踹中后,甲的拳就无法击中乙,因为正常人的腿比手臂长,再加上被踹中的腿无法向前。腿的力量比手臂的力量大,阻击对方前进是可能的。腿在身体下方,离对方眼睛较远,和手臂相比隐蔽性较好,甲发拳前必须向前移动脚步,发拳时,精力集中在上盘,此时乙“抢拍”踹甲向前移动的腿,命中率较高。
掌握好“等拍”与“抢拍”时机,在散打中就能做到:稳而不慢,快而不乱,进攻有力,方法清晰。
四、技术动作分析
要想在散打中较有力地踹中对方的有效和要害部位,除掌握踹腿的基本技术外,还要掌握好“空当”、“距离感”和“时间差”的运用,三者必须紧密配合方能收到良好的 效果。在散打中发现“空当”,快速移动脚步,调整距离,变换俩人之间的角度,掌握好进攻的“时间差”,果断地踹击对方。
(一)指上打下
如:例•是采用了指上打下的战术,甲进步用直拳佯攻乙,此时俩人已调整了距寓,当乙出手防守时,乙出现“空当”,当甲进攻的拳和乙防守的手臂接触时,乙的注富力全集中在上盘,此时是乙中、下盘防守最薄弱的时刻,这时甲收拳起腿,快速踹击二中、下盘这是最佳时机。
反之,甲“时间差”掌握不恰,不位击不中乙方,反而容易给乙方造成反攻机会。 娘果甲起腿较快,乙还没做出防上动作,有泥力改变防守动作。如甲起腿较慢,乙防上失败后马上可做出第二次防守。
(二)连环腿法
动作:甲上步用左腿踹击乙大腿部位,乙撤腿,同时下格挡防守,乙的小臂还没和甲的进攻腿接触,甲突然收腿,脚点地坐步,还用左腿踹击乙中、上盘。
动作分析:甲上步踹乙时,俩人相距到可以互相都能击中的距离,当乙撤腿时,和甲的距离又拉长了一段,乙下格挡时,重心下降,注意力集中在防下,此时乙中、上盘出现“空当”,甲突然收腿使乙格挡落空,更进一步暴露出乙的“破绽”,甲顺势向前垫步,在距离上又接近了乙,此时乙在防下,无法后退拉长俩人之间的距离,这时是乙防守最薄弱的时刻,甲在垫步同时踹击乙,万无一失。
反之,甲的进攻时间不恰,不但击不中乙方,反而容易造成乙方的反击。如:甲笫 一次踹腿较慢,被乙小臂挡住,此时甲第二次踹腿的速度受到影响,即使能踹出腿,乙也有能力做第二次防守,而且还可以在格挡后马上反击。如:甲第二次进攻较快,乙还没做出防下动作时,两手都在胸前,是有能力防守的。因重心没有下降不影响步法的灵活性,可利用灵活的步法调整距离和“角度”,造成甲进攻腿的落空,露出“破绽”。
(三)败退中踹腿
动作:甲左右直拳击打乙上盘,迫使乙后退,乙在格挡中突然向后仰身,随之向后跳步,同时用前腿踹击甲在体前的大腿或者中盘。
动作分析:甲在用直拳击打乙头部时,此时俩人的距离比较近,乙无法起腿反击, 如乙连续后退也不改变方向,是很难脱离险境的,因为后退的速度没有前进的速度快。
甲在连击乙头部时,他自身的中、下盘就是“空当”,此时乙采用了仰身的动作, 这样就与甲拉长了一段距离,使甲拳打空,而且乙又突然向后跳步,使自身重心与对方拉长一步左右,达到踹腿发力的最佳距寓,在向后跳的同时用前腿踹击甲在体前的大腿。此时甲全部,精力集中在击打乙上盘,而且还要快速向前上步,是没有能力防守中、 下盘的,对乙的‘攻击是毫无办法的。
反之,乙不采用向后跳踹的方法,而是在后退中踹腿,由于被击打上盘,使上身后仰而失去平衡,还有被击倒的可能。既使能踹中对方,因重心不稳,距离较近而毫无威力,反而会被撞击倒地。
(四)防守反击 .
动作:甲前进步,同时左摆拳打乙头部,当甲的拳将要打中乙头部时,乙突然出右手格挡,随之左踹腿踹击甲腹、胸部位。
动作分析:甲前进步,乙没有后退,俩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同时甲左摆拳打乙头部,此时甲的中下盘出现“空当”。当甲拳将要击中乙头部时,乙突然格挡,此时一瞬间,甲的左拳已无用,一不能防守,二不能进攻,这时甲防守出现内空,乙恰恰在这时起腿踹击甲中盘,必中无疑。
乙踹中的主要原因是防守“时间差”掌握的准确,使甲来不及收拳退步,就被击中 了。
反之,乙格挡“时间差”掌握的较差,不但踹不中甲,反而会变主动为被动。如乙格挡较慢会被甲击中,此时甲连续进攻,便可获得主动权。如乙格挡较快,第一,甲可以收拳换招,第二,甲可收拳退步,接住乙进攻的腿将乙摔倒,或者用拳腿攻之,这样甲就会收到最佳的攻击效果。
总之,在激烈的散打中,要想应用好踹腿,必须掌握好“空当”、"距离感”和“时 间差”的运用,而同使三者互相紧密配合揉为一体。进攻能使对方防不胜防,防守反击能使对方措手不及。
达到:
发现空当,调整距离。
掌握时机,踹中无疑。
进攻有方,不急不慌。
防守及时,端腿得当。
浏览28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