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论点脚(边腿、侧环)
自古以来,散手运动深受广大武术爱好者所喜爱,尤其是腿法技术,更被习武者所 “偏爱”,大部分运动员都把腿法摆在很重耍的位置上。腿法从古至今深受海内外技击家的重视,日本的“空手道”,朝鲜的“跆拳道”,泰国的“泰拳”,西方的“自由搏 击”等项目都离不开腿法。因为腿法在实战中能发挥很大威力。腿有着生理上的固有优点,腿的长度约占人体身长的二分之一。古人云:一寸长,一寸强。腿的骨骼大,肌肉发达,攻、防有力量,腿位于身体下方,离对手眼睛较远,进攻隐蔽性好,在实践中威力很大。在诸多腿法中,点脚具有技术内容丰富,使用起来变化莫测,低可踢小腿,高能击面部,放之击远,收之击短,出收腿速度快似闪电。点脚略同弹腿,唯有是从侧面弹踢,所以点脚又叫边腿和侧踢。点脚是以腰的转动来带动大腿前摆,大腿甩动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力达脚背,向前甩踢,如同鞭子横抽,攻击力很大,深受习武者所“偏爱”。
有一些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以点脚为主。例如:广东队的冯维斌,在1985年山西省太原市举行的全国性对抗项目比赛中以灵活多变的点脚战胜众多对手,获得了全国52公斤级的第二名。
点脚要在散打中发挥它的威力,光靠基本技术好还不够,更主要的是要掌握好散打中的“空当”、“角度”、“距离感”和“时间差”的运用。因为对方是一个能跑会跌的活人,而不是沙袋。在激烈的散打中,寻找或制造对方的“空当”,然后迅速调整距离和有利击打对方的角度,掌握好进攻的时机,快速有力地攻击对方,方可奏效。
下面论述点脚中的“空当”、“距离感”、“角度”和“时间差”的一些问题。
一、空当
“空当”是在散打攻、防对持中出现的漏洞,也叫破绽。
1.进攻中出现的“空当甲直拳击打乙头部,甲的腹、头部位和下肢就是“空当”因为甲耍击中乙,必须缩短俩人之间的距离,此时甲也有被击中的可能,因为俩人都在击中对方的有效距离中。甲出拳进攻时一拳护下颌,甲的中、下盘就是“空当”,如甲 一手护腹、肋,甲的上、下盘就是“空当”,如果甲出拳的威力不大,乙格挡接点脚, 便可击中。
2.防守出现的“空当甲佯击乙头部,乙做出防上动作时,乙的中、下盘必然 出现“空当”。如甲用点脚击乙小腿,乙防下时,头部、胸、腹部就是“空当”,如乙提膝,上盘就是“空当”。此时甲迅速用另一种方法进攻效果较好。
3.对持中出现的“空当”:双方在对持中不断地移动脚步,俩人的距离、角度不 断的改变,甲向前进步,准备用拳进攻乙时,乙不后退,俩人接近到互相能击中的距离, 此时甲的下盘,就出现“空当”。因为甲向前移动脚步准备发拳时,重心稍前移,前腿支撑身体超过二分之一,在此一瞬间,甲想提膝防守和后撤都不十分灵活。乙这时用低点脚踢甲大、小腿,必中无疑。反之,乙上盘也是“空当”,甲进攻的速度快,快在乙 出腿之前把拳发出,便可击中乙。总之,双方对持,距离调整到互相击中的情况下,速度是很主要的,这时就体验到以快打慢的重要性。
“空当”是无法避免的,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要求动作快速、准确、及Ej、进顼时注意防守,进攻后快速回防,防守时要求动作小而快,判断港确,掌握好出手、出腿的时机,防守后要快速归位,准备防守对方第二次进攻,或者为反击做好准备。总之, 让“空当”暴露的时间越短越好。
二、点脚中的距离感
散手中的距离主要靠步法来调整,其次靠身体前、后、左、右的摆动来调整。散手中的步法不同于平时的走路,而是要根据对方的情况来移动脚步,是接近还是远寓对方。 击打时俩人的距离太近或太远都不易击中对方,既使击中力量也不会太大。例如:甲起 腮时,乙不等甲腿发力,突然向前进步,将甲要进攻的腿憋住,或者乙突然后退远离 甲,既使被踢中一点,因重心和甲踢的腿向同一方向运行,大部分力量已被抵消,自 然没什么威胁。
(一)距离与速发的关系
距离与速度方着密切的关系,在散打中除掌握好距离外,还需要有前进和击打速度。 例:如果你进步用点脚攻击对方,对方用比你快的速度退步,俩人之间的距离没有改 变,你的腿就会踢空,如果你突然上步接点脚,进攻的速度比对方后退的速度快,你就会黝中对方。如果你的速度比对方速度快得多,你就会较有力地踢中对方。
例一:双方对持中,对方有意露出破绽,引你进攻,你身体各部位没有预动,突然快速地攻击对方,在对方反应前把腿踢出,使对方措手不及而被踢中。反之,你进攻速度稍慢不但踢不中对方,还会上当,被对方击中。
(二)主动进攻的距离感
你进步,对方不后退,俩人的距离缩短了,你用左点脚攻击对方,对方突然向右后方躲闪,俩人的距离又拉长了,你的腿就踢空了。你掌握对方喜欢后退的习惯,在进步时左腿提起佯攻对方,使对方产生错觉,让对方提前做出向右后方躲闪的动作。这时你在进步同时用左点脚攻击对方,加上对方躲闪所拉长的距离,就会踢中对方。你或者左脚向前落地,用右点脚迎击对方效果会更好。因为对方向右方躲闪,距离你右腿较近,此时你用右点脚攻击对方,又加上对方向右后躲闪的冲力,会很有力地踢中对方。
(三)防守反击的距离感
在散打中,对方用直拳连击你上盘,同时不断向前上步,迫使你后退,双方距离很近,不便起腿。如果你硬要用点脚攻击对方,即使踢中对方,因距离较近,力量也很难发出,而且对方还在不断地攻击你上盘。你起腿时,一腿支撑身体,上体被冲击后自然后仰,很有可能被击倒。场上就出现了 “顺破横”的现象。此时你突然向左后方跳步,同时用左点脚攻击对方中、下盘便可击中对方,场上就会出现“横破顺”的现象。
对方进步的同时,用直拳击打你头部,俩人的距离缩短了,此时你上体突然向侧后仰身,同时用点脚攻击对方中、下盘,便可奏效。因为对方进步冲拳,双方达到互相用拳都能击中对方的距离,此时你向侧后方仰身,距离又拉到互相用拳不能击中的情况,但是腿比臂长,它可以击中。所以说:你此时起腿进攻便可奏效。为什么要采用向侧后仰身呢?因为点脚是从侧面攻击对方,以腰转发力,侧身能使点脚踢的快速有力。
在实战中要掌握好俩人之间的距离,根据对方的打法来决定采用的战术。
如对方是以防守为主,后发制人的打法,应采用佯攻后再进攻的战术。
如对方反应比你慢,可采用突然快速进攻的打法。
如对方是进攻型的打法, 可采用防守反击的打法。
总之,根据对手的打法,因势而变,以己之长,攻其之短。
三、点脚中的角度
在变换莫测的散打中,要抢占对自己行利的角度击打对方、用不同的腿法从不同的角度攻击对方。角度不能单独而谈,它必须和步法、身法紧密配合,尤如鱼和水的关系。
(一)进攻
预备势:俩人都是左腿在前实板步为例。
1,突然进攻:甲想用右低点脚踢乙左大腿外侧。甲发腿前,右腿向右前移动半步左右,然后突然发腿效果较好;因为右点脚(也叫右边腿),它是从自身的右侧方攻击对方左腿左侧
2.这样右腿向右前方移动,正好站在对方左腿左侧,距离也有些缩短,角度也正合适,腿在空中运行的时间和路线较短,半径也较小,命中率自然就较高。反之,双方对持,俩人站在一条直线上,角度对边腿来讲也不合适,因为边腿是弧线型进攻,直线对持用后腿进攻,腿在空中走的半径大,距离也较远,成功率自然较低。
甲如果右腿放在体前,还用右腿攻击乙左大腿外侧,双方对持,甲在发腿前右腿或者整个重心向右移动,或者向右跳动的同时用右边腿攻击对方。这样是为了变换俩人之间的角度,腿在途中半径走的小,效果较好。反之,双方是直线对持,甲的右腿和乙的左腿距离较近,甲要击中乙,甲右腿必须在途中画一个小半圆方可击中,这样效果较差。例如骑自行车, 拐大圈较为容易,拐小圈较为困难。所以甲画小半圆进攻乙,一是速度较慢,二是不便发力,效果自然较差。
浏览32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