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端正比赛动机,不因计较个人得失而缩手缩脚。
4.进行模拟比赛训练,通过录像、口述和训练掌握将与自己比赛队员的技、战术、 心理特征等情况,对以前比赛战胜过自己的对手应该多安排一些模拟训练。制定相应地破敌战术,提高心理适应性,以便消除过分紧张心理和行动失常的现象。
散打运动员在擂台上拼搏心理状态也在快速变化,下面分析一下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状态。
5.运动情绪的兴奋与振奋状态。运动员在散打比赛中出现情绪兴奋状态表现是:精神饱满,渴望参加比赛,感到全身力量增强,整个生理、心理活动过程进行得协调和谐。
运动情绪的振奋状态,大都是在运动比赛激烈时产生的,这时运动员的情绪强度接近于激情状态,但又能控制自已的行动,在激烈复杂的擂台上头脑清楚、判断准确、注意 力集中,运动时踢、打、摔、防守等技法迅速有力,反应及时,战术运用灵活多变,坚信在比赛中战胜对手。
6.运动情绪的陶醉与悔恨状态,在散打擂台比赛中,运动员情绪处于陶醉状态经常是势均力敌,拳来腿往,比分相差无几时产生。
运动员情绪陶醉状态表现:全神贯注在比赛上,一心想击败对手,被对方击中,甚至受伤也不感到疼痛,甚至听不到场外观众的吵闹和欢呼声,密切注意对手的一举一 动,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对手的意图,能适时采取相应的行动。在真真假假,变化无常的打斗中,这种情绪状态是显而易见的,它经常成为运动员夺取胜利的推动力。
在擂台上比赛中陶醉状态和运动“狂热.'不同,运动狂热作为一种激情状态,经常会使运动员失去控制自己行动的能力,艮体表现,乱踢乱打,击打对方禁区部位,裁判喊停的口令后,还在继续击打对方,出现犯规或粗暴行为。而处于运动陶醉状态的运动 员,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动,有助于发挥技术水平。
运动情绪悔恨状态,经常是在运动员个人失误和疏忽大意时产生的,如:防守不严被对方击中面部、摔倒或进攻失利反被对方击中,大发脾气,发疯的进攻对方。也有时因为自尊心受损害或对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不满意而引起的。它具有迅速爆发性和强烈激励作用,使运动员身心迅速动员起来表现出工作效率。但如果不及时调整或失去控制,就成为狂热情绪不利于完成比赛任务。
7.运动情绪的竞争状态。这是运动员比赛中必漏具备的情绪状态,它是在运动中自我评价和对对手评价的比较中而形成的。
运动竞争情绪状态有同较有名气的对手或以前比赛战胜过自己的对手,或同对手争夺冠亚军,所以,运动竟争情绪对发挥运动员潜力,夺取优异成绩有重要作用。
8.比赛过程中“极点”状态的心理特点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特别是当进行最大限度努力时,数分、秒后自己觉得再也不能支持了,随之,引起动作减慢,呼吸短浅,脉搏弱、次数增多,面色苍白,肌肉组织出现疲劳现象,这就是出现了 “极点”状态,
“极点”出现的时间很短,一般在数秒至1分钟,“极点”过后出现的第二次呼吸”,这时伴随而来的是轻松愉快感,疲劳消失,运动员表现出正常的运动状态。在散打训练和比赛中出现°极点”不要慌乱,稳扎稳打,以防守或假动作为主尽量调整体力,待极点过后寻机反攻。
°极点”状态是由运动员在长时间紧张周期性活动中产生的运动员处于“四极点” 状态有如下心理特点。
(1)认识过程的强度急剧下降,知觉丧失明晰性,出现错觉,特先是出现肌肉运动错觉,思维活动减弱,记忆力减退,尤其是再现过程明显减退。
(2)活动发生障碍,注意范围狭窄,注意分配能力丧失,注意匏定性急剧下降。
(3 )反应速减度慢,错误反应数量增加。如:分不清对方的进攻是真是假。
(4 )有难过的情绪出现,气喘、呼吸不足、出现心脏活动紧张感觉,两腿不服从意志支配,不愿意进攻,防守也不及时,攻防速出下降,甚勺不想打下去了。
“极点”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可以通过意志努力来克服,意志之所以能克服,是因为坚持打下去,可以改造中枢神经过程和加强神经细胞中的物质代谢。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极点”时坚持下去,并有意识地加深呼吸,则可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呼出 去,减少代谢物入血,减少对呼吸中枢和循环系统的刺激,有助于消除或缩短“极点” 的时间。
“第二次呼吸”状态特点是:
(1 )身体感到轻松,“极点”时产生的症状都消失,被破坏的心理机能得到恢复
(2)出现增力情绪,超打越有力,信心增加,相信自己的力量。
第五节论 端腿
腿击法具有力量大、击的远、变化多、隐蔽性好、难防守等优点,所以,从古至今, 深受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喜爱,深受海内外技击家的重视。尤其是踹腿更为习武者所“偏爱”。因为踹腿技法多样,可以向四面八方进攻,可以攻击对方大腿以上各个部位,而且是腿法中攻击力量最大的一种。
踹腿是以臀部发力,再加上重心向前的力量,腿借身力,身助腿威,以脚底外侧、 全脚掌攻击对方。由于脚在日常走路中已经磨炼的坚实力,再加上踹树、踹沙袋等过硬的抗击能力练习,更增加了它攻击的力量。
在散打中能准确、有力地踹中对方,这是战胜对手的关键环节。要发挥出踹腿的威力,除掌握好踹腿的基本技术之外,更主要的是要掌握、运用好散手中的“空当”、 “距离感”和“时间差”
下面本文将侧重论述踹腿中的“空当”、距离感”和“时间差”的一些问题。
一、踹腿与“空当”
“空当”是散打攻、防中出现的漏洞,也叫“破绽” 。
1.进攻出现的“空当”:甲直拳击打乙头部,甲的腹部和下肢就是“空当”。因 为甲要想击中乙,必须缩短俩人之间的距离,此时甲也有可能被击中,因为俩人都在击中对方的有效距离中,甲出拳进攻,只有一拳防守,“空当”自然暴露给乙,如果甲出的拳威力不大,乙格挡踹腿,便可击中。
2.防守出现的“空当”:甲佯攻乙头部,乙做出防上时,乙的中下盘必然;现 “空当”。
“空当”是无法避免的。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要求动作快速、准确及时,进攻时要注意防守,进攻后快速回防。防守时要求动作小而快,不要出手过早或过迟。出手防守后要快速归位。准备防守对方第二次进攻。总之,让“空当”暴露的时间越短越好。 有意暴露“空当,除外。
二、踹腿的“距离感”
散打中的距离主要靠步法调整,其次靠身体前后左右的摆动来调整。所以距离和步法有着直接关系。在散手比赛中双方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停地前后左右移动,要根据对方的情况来移动脚步,接近对方和远离对方。如果双方距离太近或者太远,都不易击中对方。即使击中,力量也不会太大。除距离掌握的好外。还需要有前进的速度。 如果你进步踹击对方,对方退步,俩人之间的距离没有改变,是不会踹中的,你突然垫步踹腿,进攻速度比对方退步速度快,这时俩人的距离就缩短了,你就会踹中对方。
在激烈的散打比赛中,双方不停地移动脚步,俩人的距离不断地改变,在你感觉对方的身体进入你进攻的范围内,你起腿踹击对方,对方如果突然向后仰身,拉长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你的腿就会踹空。如果起腿前你先用拳佯攻对方,使对方产生错觉,让对方提前做出后仰身动作,这时你快速向前移动脚步,同时踹腿,加上对方向后仰身所拉长的距离,便可踹中对方。在散打中,对方用拳连击你头部,迫使你后退,这时双方距离较近,你要起腿踹击对方,就很容易被对方击倒,即使踹中对方,因距离较近,力量也很难发出。此时你应突然向后跳步,同网踹击对方大腿,便可踹中。因为你后退比对方进攻的速度快,突然拉长了距离,这时对方还在前进,再加上对方前进的距离和向前的冲击力,就能较有力地踹中对方。并且还能迫使对方停止前进或者进攻速度突然减慢,而且还可能失去平衡,又制造成一个反攻的好时机。
三、踹腿的“时间差”(也叫时机)
在散打中,攻、防动作一般都是快速有力的。大部分运动员喜欢猛冲猛打,经常出现你踢我也踢,你打我也打,双方进攻的拳与腿经常在途中相撞,谁也击不中谁,出现乱打现象,要想克这服种现象,就应提高击打的命中率。
但在激烈的散打中,要想踹中对方的有效和要害部位也不是十分容易的事,必须掌握好进攻的“时间差”和防守反击的“时间差”。
浏览28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