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医学视域内的和气
中医学的和气,是一种符合阴阳、五行气机运行规律,心身形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
(1)五气合和的和气。《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 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天、地阴阳二气供给机体五气、五味——五脏之气与五味谷气,两者合和一气,产生津液,润泽脏腑,补益脑髓, 使人体神气旺盛,活力无限。
(2)中气、中和、元气的和气。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发挥机能的中气、真气、原气或元气等动力之气。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销银精胆,蹙迫和气J宋沈作括《寓简》卷八:“清晨荣卫流行,法当省节语言,葆惜和气。”明陆深《停修录摘抄》:“臣但能任意自适,不以外物伤和气,不敢做过当事。”
(3)调和血气或气血。宋叶适《橘枝词记永嘉风土》之二:“只消一盏能和气,切莫多杯自害身。”
5.和气的同义词:合气
古代的和气、合气,常互通作合和一气,简称和气或合气,含天地、阴阳、男女二气交合而生人或万物的意思。
(1)天地和气、合气生人。《列子•天瑞篇》:“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知针石》:“天地合气,命之日人。”
(2)天地合气生财。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祸不妄至,福不徒来。天地合气,以生百财。”
(3)心、气、神合和一体的合气。《列子•仲尼》:“我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
在列子、司马迁、杨上善那里,合气与和气是一个道理。气功锻炼取两者的综合意义。日本流行的合气术,便是参考中国传统合气思想衍出的一门修身、技击技艺。
(五)调气(和气)的方法
古人认为,在先天本原、自然状态时,人体诸气是混沌一体或合和一体,协调统一,和谐相处的。由于后天的原因,先天诸气的和气状态被打破,诸气逐渐分离开来,各自为政,不协调了,和气的程度大幅度降低,以至于严重影响心身平衡、整体健康和潜能开发,急需加以合理调整。因此,调气的主要目的是把人体内气与自然外气合和起来,恢复人体的自然和气,使心身形合和一体,协调一致,气机通畅,形成和气。
调气(和气)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整体调气和局部调气两种方式。以整体调和为主,局部调和为辅,使机体气机协调,合和一气。
1.整体调气
整体调气是一种调节内外气机及内部气机,使其合和一气的气机协调过程。其法大都遵循中庸、中道、中行、中和的原则,以中气合和为要。
《列子》以辔衔驾车为例形象地表达了执中而行,守中致和的调气哲理。《列子•汤问》:“辔衔之际,而急缓乎唇吻之和,正度乎胸臆之中, 而执节乎掌握之间。内得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取道致远而气力有余,诚得其术也。得之于衔,应之于辔;得之于辔,应之于衔;得之于手,应之于心。则不以目视,不以策驱;心闲体正,六辔不乱,而二十四蹄所投无差;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2.局部调气
局部调气是指以三调中的一调为主,其他二调为辅,从而达到三调合一气机调节过程。
清马齐《陆地仙经-静功妙药前珍》记载了一段朱子在《调息铭》中谈的调气体验:“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吸,如百虫蛰。春鱼得气而动,其动极微;寒虫含气而蛰,其蛰无联。调息者须似之,绵绵密密、 幽幽微微,呼则百骸万窍气随以出,吸则百骸万窍气随以入,调之不废,真气滋生。药物之老嫩浮沉、火候之文武进退,胥在此中。”
二、练气的由来、内涵和基本方法
练气(呼吸)是气功修炼的入门功夫。武术界常说的“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即强调练气(呼吸)的重要性。
(一)练气(呼吸)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练气一称常和呼吸、吐纳、调气、食气、服气、行气等 词混用。“练气” 一词,较早出现在南朝鲍照撰《代淮南王》一诗:“淮南王,好长生,服食练气读仙经以后,见于宋苏轼《养生偈》:“闲邪存诚,练气养精。”清魏源《偶然吟》:“神仙祇畏穷,苦矣身为累。练气遗形骸,饮啄皆不事。”
(二)练气(呼吸)的内涵
气功练气(呼吸)是指以气为标志,以呼吸为形式的气机协调锻炼过程,偏于人体心身系统的气机锻炼,属于狭义气机锻炼,主练意气力合而为一、心身形合和一气以及意到、气到、力到,心身形合和一气的整体功夫。
因此,古人说的练气(呼吸),绝非今人眼里单纯的医学、生理学意义的呼吸锻炼。即它不是单纯地吐故纳新式呼吸,不是机械地练清气或空气通过口鼻的出入过程,而是在练心理一生理一形态三位一体综合意义的气。
1.心理意义的练气
心理意义的练气是在意念指引下,以呼吸之气为动力,练机体阴阳、内外、表里等诸气,达到和气状态的过程。
2.生理意义的练气
生理意义的练气是练生理呼吸,即古人所谓吐故纳新的呼吸锻炼过程。
3.形态意义的练气
形态意义的练气是练整体形气、心身形气、内气勃发荣于外等人体气场的练气过程。
(三)练气(呼吸)的方法
练气(呼吸)的方法形式多样,以呼吸为中心的练气方式,包括自然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丹田呼吸法和吐字呼吸法等多种。
三、运气的由来、内涵和基本方法
运气(行气)是气功修炼的进阶功夫。从古到今,无论哪门哪派练气功,练武功,练养生功,炼内丹功,运气(行气)都是必修的基本功夫。 不懂得运气(行气),是无法练就真功的。
(-)运气(行气)的由来
在古代运气和行气同义,运气即行气,两者称谓不同,内涵基本相同。商周至两汉时期,带有人文哲学气息的运气(行气)思想十分流行。 比较而言,运气的概念范畴更广泛一些。
(-)运气(行气)的内涵
运气的概念,孕育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包括大宇宙、小宇宙及命运的运气三层意义。
1.大宇宙的运气
大宇宙的运气是宇宙自然万物的气机运行状态,包括天、地、人三才运气、五运六气、天地运气、流年运气、周天运气、二十四节气等多个方面。王充《论衡•明雪》:“天之运气,时当自然,虽雪祭请求,终无补益。”“天之运气”即大宇宙(自然万物)的运气。
2.小宇宙的运气
小宇宙是人类模仿大宇宙气机运行规律,运动外部诸气,调动内部气机,促进人体内、外气机协调通畅的运气过程,包括呼吸、吐纳、气交运气、五运六气等多个方面。《黄帝内经》非常重视五脏六腑的运气过程。
3.命运的运气
命运的运气,是一种同大宇宙气机运行相应的人体小宇宙运气状态,包含命运好坏、气数长短、命运、机遇、机会、时运、运势、时命状况等多个方面。李白和鲁迅二人都感慨万分地谈到“运气”。
李白感言:“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 “时命若不会,归应炼丹砂。”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气功锻炼的运气是一种遵循大宇宙运气规律运动诸气,促进人体小宇宙气机通畅的修炼过程,有助于提升主宰命运的运气。
(三)运气(行气)的目的
古人的运气,主要目的有三:一是希望拥有通神的法力;二是求神祈福,获得福、禄、寿;三是祛除、扭转厄运。
《黄帝内经》中的“祝由”“通天”“移精变气”,便是古代运气“方术”的延伸。《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上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言气之通天也。”
气功锻炼的运气是一种遵循大宇宙运气规律运动诸气,促进人体小宇宙气机通畅的修炼过程,有助于提升主宰命运的运气,具有沟通心、身、形,平衡内、外气机,促进筑基内炼的积极作用。

浏览25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