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传统武术的现代健身定位与发展
传统武术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涉及领域以及丰富的运动形式等特点,在现代健身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另外,为了更好地与现代健身相融合,传统武术在发展过程中不 断创新,采取各种措施达到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一、传统武术在现代健身中的优势
(一) 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
经济发展情况决定了社会发展的程度。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 一定的差距,这也就决定了在短时间内社会和个人对体育的投资都不会太大,也就是体育的发展 条件不会非常优越。传统武术是一项对环境要求较低,只要一块几平方米的空间,有音乐的伴奏,个人和集体即可进行练习。传统武术这种经济、实效的特点与社会和个人对体育投资较少的 现状比较适应,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二) 与我国当前居民的居住条件环境与体育设施现状相适应
大众体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居住条件、生活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 此,在城市、乡镇绝大多数的居民点内,在较短的时间内,是不会对可供大众进行体育锻炼的设施 状况进行大幅度改善的。尽管如此,但传统武术的发展却没有受到影响,因为传统武术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因此,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体育场地不足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弥补,有利 于大众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 对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传统武术中,有很多权重都是寓于阴阳、身心兼练的活动。具体来说,传统武术具有套路 动作刚柔相济、虚实分明、舒展大方、动静结合、架势紧凑、婀娜多姿的显著特点,因此,不仅能够 使练习者自娱自乐,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艺术观赏价值。除此之外,练习者通过亲身参与来体会传 统武术独有的如诗如画的艺术魅力,能够增强练习者对传统武术健与美的享受。长期进行传统 武术的练习,能够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水平的基础上,使练习者的心理状态也能够得到较 好的保持。
(四) 对于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机结合意义重大
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都是通过学校体育达到的,学校体育是学生提高其体育能力和习惯的 重要手段。学校体育来自传统武术项目,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建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 用,主要表现为:使学生参加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有效的调动和激发,使学生健康得到进一 步增强,并使其对行之有效和简单实用的体育健身术能够熟练掌握。这样,就能够达到较好的学 习体育与终身体育有机结合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并且积极地参与到大 众健身活动中来。
二、传统武术在现代健身运动的作用
(一) 能够使现代健身的哲理思想性有所增强
中国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运动项目就是传统武术,其指导思想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要求把人放到自然中去,使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从而使 两者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同时,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传统武术的练习时,要根据季节、 时辰、时令等的不同,而有区别地进行训练和健身,这样能够以自然界和个人体能的变化为依据, 通过不同方法达到练功的目的。受此哲学思想的影响,各种“合一”理论在传统武术中得到了充 分体现,比如“形神合一”,就是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要求做到“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武与德在传统武术中相生相息,关系十分密切。传统武术关于武与德的观点是:“武以德立" “武以德先",并且提出了“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和“缺德者不可与之学,丧理者不可教之武”的格言,由此可以看出,武德在传统武术中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就是要习武和教武,首先 要具有一定的武德。另外,还要求习武之人心平气静、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切忌急功近利,一曝十寒,否则会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更不用说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了。
(二)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现代健身运动的养生性、疗病性
传统武术讲求的是形神兼备、内外合一。所谓的形神兼备,就是指既讲究形体规范,又求精 神传意。内外合一中所指的内,就是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而这里所说的外,就 是指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在进行传统武术的练习时,需要将内与外、形与神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整体。既修内在心神意气,也修外部的筋骨肌肤,是传统武术练习所强调的重点,这在 很多拳种中都得到充分体现。比如,练习少林拳时,要求做到“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 功”;练习太极拳时,则要求做到“以心行气,以气催力,以力运身,以意导动”,从而达到身心兼修 的目的;而在练习形意拳时,则要求做到“气势相连,内外六合,心气一发,四肢皆动气 由此可以 看出,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的有机结合在传统武术中具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和作用。如果长期进行传统武术健身活动,则能够锻炼身心,从而达到健体疗病,陶冶情操的目的。传统武术是一项健身性很强的运动项目。长期坚持进行传统武术锻炼,不仅能够达到利关节、强筋骨、健肌肤、壮体魄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气血、振精神,从而使练习者的身心都得到良好的改善。除此之外,经常进行传统武术锻炼,不仅能够使练习者的神经、 血液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疾病得到较好的预防和治疗,而且对于血液及淋巴的循环的改善,体 内瘀血现象的减轻,体内物质代谢的增强,因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产生的消化系统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传统武术的长期练习,对于练习者脊柱的形态和组织结构以及关节活动的保健作用也非常理想。由此可以得出,传统武术能够较好地满足人们对于修身养性、提高身心素质水平、延年益寿的良好愿望。
(三) 能够使现代健身运动的健身性、科学性有所提高
人们通过现代健身运动所要达到的健身性目的,主要是指在遵循人体发展的生物学规律的 基础上,通过积极的、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借助于科学的健身指导,从而达到促进人体正常生长,良好发育、和谐发展、延年益寿之目的。中国传统武术是根据中医阴阳五行说、脉象学说、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来确定其练功理论 的。从中医的理论上来说,其认为人之一身“精气神”,具体来说,就是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 神全则身健。因此,经常进行传统武术的练习,就能达到强筋骨、健体魄、长精神的效果。传统武术还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通过对内环境的平衡性进行适当的调节,达到改善人体机能的重 要目的。除此之外,通过传统武术中各种运动方法的不同运用,还能够大大提高人体的速度、力量、灵敏度、耐力、协调性、柔韧性等多种素质。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武术具有较强的健身性和科学性。同时,为了增强其群众参与性,不同的人群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适当地调整练习的强度, 从而提高健身效果,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四) 有利于现代健身运动娱乐性、审美性的进一步提高
传统武术是娱乐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说,传统武术的娱乐性主要是通过参与其中而感受到其圆活和顺、松静自然、意气相通、松紧适度、延绵舒缓等特点,练习者能够从中体会到身心愉悦的感受,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而传统武术的审美性,则主要是通过观赏而得到的。 传统武术多种多样的拳种和丰富多彩的动作技能,都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也使人追求美的天性得以满足。传统武术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与其较强的娱乐性和审美性是分不开的。
(五) 能够使现代健身运动的实用技击性得到提高
技击性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特点之一,处于核心地位。传统武术的健身、娱乐、竞技表演、 教育等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以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种攻防技术动作。
浏览2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