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
Short-range sparring 短距离对打
Shorten the gap ( distance )缩小间距
(距离)
Shoulder grab ( defense against) 肩 部
被抓的自卫
Shuffle 拖步
Side stepping 侧步
Simple angle attack 简单角度攻击
Sit-ups仰卧起坐
Skill in movement 移动技巧
Skipping rope 跳绳
Slipping 滑动
Snap kick快踢(快出快收,其声如打 响指)
S()uthpaw stance ( see also unorthodox stance ) 左撇了•站姿(详见左侧站姿)
Sparring 对打
Speed速度
Speed bag速度球
Speed in kicking 踢打速度
Speed in punching 出拳速度
Speed training 速度训练
Spin kick 旋踢
Staff ( defense against ) 对持长棍者的 防御
Staff ( use of )棍子(使用)
Steel cylinder 钢管
Step-in and step-out maneuvers 踏进和
踏出的演练
Stop-hit 阻击
Stop-kick 阻踢
Stranglehold ( rear, defense against) 勒 颈(后方.防御)
Sweeping hand 扫手
Sweep ( reverse ) hook kick 扫踢(逆 钩踢)
T
Tackle ( defense against )抱摔(防御)
Tactics 战术
Targets 目标
Thrust kick 刺踢
Timed hit 对抗动打
Timing 时机
Trampoline exe rcises 蹦床练习
Trapping of immobilizing 封手 W
u |
Warming-up exercises 热身活动练习
Weaving 摇闪
Weight-training 负重训练 |
Unorthodox stance ( see also southpaw
stance)左侧站姿(详见左撇了站姿)
Uppercut上勾拳 |
Wing Chun 咏春
Winning attitude 获胜心态
Wrist lock 锁腕
Wrist lock ( reverse )反锁腕 |
V
Vertical-fist punch 立拳击打
V ulnerable sports易受攻击的运动
这仅仅只是一本书,却是一本深刻地影响了国际武术界及全球武术爱 好者的一本书。
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版以来,它曾以九种语言的版本风行世界, 也是美国《黑带》出版公司几十年来一直高居畅销书榜首的李小龙截拳道 经典原著。这本书,就是李小龙的弟子、《黑带》创办人水户上原编辑整理 的《李小龙技击法》。
1988年2月,历经曲折,差点因为讲“打架”而导致出版夭折的这本书 的第十种语言版本——中文简体字版,由于译者,现任中国截拳道国际联 盟(CJIF)主席、著名武术家钟海明先生的不懈坚持,以及得益于当年出版 社领导的开明,终于由人民体育出版社付梓发行。从此,这本书深刻地影 响了中国武术界以及几代的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员,特别是截拳道爱好者们。 可以说,这本书的发行,为国内那些对李小龙和截拳道早已充满浓厚兴趣 的专业的和业余的武术人士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权威资料。钟海明先生亦由 此成为将李小龙原本的截拳道体系推介、引入到国内的第一人。
这本书曾影响了中国散打界的很多人。中国散打王赵子龙在他16岁时 得到了那本中文版《李小龙技击法》,自此,他一直随身珍藏,经常翻阅学 习和研究,同时,以其专业的散打训练,结合自己对于截拳道的研修心得, 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散打风格。2011年,通过那本早已翻破了封面的 《李小龙技击法》的结缘,找到钟先生,并在湖南娄底潇湘职业学院,钟先 生和我们俩正式接受了赵子龙的拜师。随后,他代表中国截拳道先后征战 “紫禁之颠”和“锐武”综合格斗大赛,并于2013年2月,成功加冕中国首 批MMA全国93kg级冠军,夺得百万奖金。这只是围绕这部《李小龙技击法》 发生的众多耐人寻味故事中的其中-个。事实上,今日中国李小龙截拳道 的第一代、第二代的修行者、研究者、传播者乃至爱好者们,无不阅读过此书, 无不受到其深刻影响,他们的故事,同样也精彩纷呈。
2010年,中国截拳道国际联盟举办了第二届截拳道国际导师长沙讲习 会,在交流中发现,和我们一样,在来自英国的讲习会导师汤米•克鲁瑟斯 的截拳道修行生涯中,《李小龙技击法》对他的影响,也曾是举足轻重,无 可替代,区别仅仅是各自阅渎的语言版本不同。
截止到1996年,人民体育出版社版《李小龙技击法》发行量达到近 30万册,可以说创下了今日武术类单本图书发行难以企及的纪录,亦是 今日图书市场上,绝大多数所谓畅销书也会为之惊叹的发行记录。遗憾 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所限,到2013年,中文版《李小龙技击法》绝版至 今已经是第17个年头,无疑也是全体中国截拳道人心中的一大憾事。多 年来,中国截拳道国际联盟同仁曾想尽各种办法,试图获得美国版权方 《李小龙技击法》的中文版正式授权,但由于版权复杂,机缘交错,一直 未能如愿。
让人钦敬的是,北京后浪出版公司的出版人,凭借他们专业人士的 独具慧眼和特有渠道,以长达七年的坚持,在今年终于成功的拿到了《李 小龙技击法》的中文版权,并决定与中国截拳道国际联盟合作,以2008 年出版的精装完全版《李小龙技击法》为蓝本,通过多轮次的原中文译 稿再修订,按照中文精装版标准,以崭新的面貌,再次面向全国隆重出 版发行。可以预见,此书必将在中国图书市场上,在中国武术人之中重 演洛阳纸贵的发行盛况,进而再次掀起新一轮李小龙截拳道的修习和研 读热潮。
《李小龙技击法》是一部图文并茂,通过科学细致的连续技术图解,为 您展示截拳道技击原理及其技战术细节的教学参考书,是一部由一代宗师 李小龙亲自带领他的两大亲传弟子丹•伊鲁山度、黄锦铭演示截拳道技击法 的世界级的武术经典专著。鉴于此书在李小龙早期截拳道体系介绍方面的 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中国截拳道国际联盟决定将此书列为联盟和旗下截 拳道道馆及其修行者们的指定教材,并向全国读者们热烈推荐。
这只是一本书,但《李小龙技击法》是一本值得您珍藏,并一读再读 的经典专书。
郝钢朱建华
2013年6月于古城长沙岳麓山下
注:两位作者分别为中国截拳道国际联盟的共同主席和秘书长
译后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有缘因翻译李小龙的原著《李小龙技击法》而 开始逐步了解和认识李小龙。mi想当年把《李小龙技击法》一书和截拳道 引入中国之事,乃是三十多年前一段令人十分感慨的往事。
1980年我在北邮院念研究生时,由于多年习武的经历被泄露后,时 常有前来切磋的习武者和希望拜师及学拳者来访。其中一位非洲留学生 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当时I•分“特殊化”的留学生小院的帐篷中吊起 了沙袋等各类器械,墙上挂了一幅相貌十分英俊的中国人的巨幅照片, 这给我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走进他的宿舍,满墙都是这位英俊武 生的练功照和杂志画版,我第一次从这位留学生的口中了解到这就是 Bruce Lee 李小龙。从这位非洲男孩的神情和言语中透射出对这位中 国人的无比敬佩。他告诉我,“世界上他知道的中国人只有两个,一位是 毛泽东,另一位就是Bruee Lee (李小龙),甚至后者的知名度还会高于 前者。”对于我们从毛泽东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来说,这一比喻确实太让 我震惊了。然而,那时李小龙这位世界武坛巨星离我们而去已有七八年了, 而国人却对这位让外国人彻底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形象的伟人还一 无所知,这实在太可悲了。
究竟是什么让世界各地无数的外国人对这位年轻的中国人佩服得五体 投地呢?我与他达成了默契,我指导他一些练功的技法。他把珍藏的全套 练功教材《李小龙技击法》(四册)借给我一阅。
我一气读完了四册全书对于仅看过老版武术书和五六十年代体育 类书籍的我来说,真可谓是耳目一新,该书从基本功、拳法、腿法、步 法到组合实用和实战技巧,都十分系统而实用.是一部实战武技的经典 之作。
于是,我译写了该书的简介,又将全书复印件-起送到同住在楼下的 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武协主席徐才同志手」.,并介绍了该书的背景情况, 希望能由人民体育出版社来出。然而,当时还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出版社 竟然认为“这是本介绍打架的书”,担心在社会上容易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 响,需要慎重考虑,一拖便是两三年。
浏览3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