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搭棚大师》是《少林三十六房》的续集,刘家 辉这次扮演三德和尚的徒弟,但他的所有武功都是在用竹 子搭棚劳作的过程中慢慢练就的,似乎竹子才是他真正的 老师。2003年的《醉猴》是迄今为止最后一部刘家良导 演的电影,也是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最后一部功夫片。片 中刘家良饰演的老镖头在竹林中遭人暗算,负伤后他像猴 子一样攀上竹竿,利用竹子的弹性施展轻功逃离险境。这 一次,66岁的刘家良依然身法灵敏,爆发力惊人,将硬猴拳演绎得分外出彩。猴拳是对动物的模仿加上拳师的个 人风格产生的拳法,片中的硬猴拳是猴拳与醉拳的完美结 合。片中反派的扮演者是蛰居多年的洪拳师傅戚冠军。这 位老牌功夫明星至今身手矫健,片中他与刘家良呈现了洪 家铁线拳与硬猴拳的对决,让观众看到了南派传统武术 的演练与较量。

说超刘家良最优秀的作品,很少人会想到被《时代》 周刊(Times)评为年度世界十佳电影的 《醉拳》。的确, 这部由成龙.刘家良联合执导的功夫电影算得上是功夫电 影的巅峰之作.影片刚开场,刘家良、成龙二人就各特长 枪与单刀在火车底下对打,只见两名武者局限在窄小的铁 轨内,需躬身屈膝才仅能容身,但成龙的单刀攻守自如,刘 家良更是将红缨枪舞得有声有色,两人你来我往,招法娴 熟,在这片小天地里游刃有余。接下来二人从狭小的火车 底部钻出,到了稍微宽敞一些的月台底部,又是一番险象 环生的精彩对战。二人身法、手法更显得行云流水、干脆 利落,让人不觉叹服于刘家良的武术设计。当离开月台底 部,追到了茅草屋,一老一少再次拳脚交手,成龙这次诙 谐地打出了 "醉八仙”,招数分别是:铁拐李旋肘膝撞醉 还真,吕洞宾醉酒提壶力千钧,汉钟离醉步抱坛窝心顶, 张果老醉酒抛杯踢连环,韩湘子擒腕击胸醉吹箫,蓝采和 单提敬酒拦腰破,曹国舅仙人敬酒锁喉扣,何仙姑弹腰献 酒醉荡步。此片7994年在香港首映,华语影坛为之轰动, 2000年在北美公映时也大受欢迎,但我们不由得产生一 个疑问:电影中的"醉村表现的是南派醉八仙,美国观众 知道八仙吗?当成龙模仿女子的娇羞扭捏地用兰花指袭 击对手的眼睛,他们知道招数的典故来源于道家仙子何 仙姑吗?即使他们知道,但因为东方的仙与西方的神是两 码事,所以恐怕大多数北美观众还是难以了解这些文化内 涵。但他们还是被片中难以想象的动作场面和机智幽默 的桥段征服。在这里,功夫片成为一种轻松娱乐的文化交 流渠道,这也是其另一种价值所在《醉拳》中刘家良、成龙二人对战百余斧头帮成员的 茶楼血战亦堪称电影史上的经典打斗.这一次,刘家良又一次把竹子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面对百余持斧者的围 攻,刘家良在楼上用竹篙一夫当关,成龙在楼下用桌椅以 一敌百.眼看成龙身处险境,刘家良用长竹竿将他救上 楼,并用内功踏断楼梯。为了避免成龙受伤,他又往成龙 身上和一条严重开叉的竹篙上喷油,让成龙 挥舞着它对战百余敌手。与后来的很多功 夫片不同,这场激烈的武戏没有吊成亚, 没有CG特效,全是硬桥硬马的真功夫,这 种实战型的刘氏风搭让人深有身临其境之

感。刘家良凭此片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 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奖。本片首映〃年之后 的2005年,《时代》杂志将其选入"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 影”,可谓实至名归.

但时下人们心中的功夫之赞与真实功夫的距离却越 来越远。明末清初,反清人士在南少林寺秘密组织功夫 学院,清兵火烧南少林以后,南少林弟子洪熙官隐居在广 州,将南少林绝学在广东传播。铁桥三是其中非常优秀的 继承者,后来铁挤三的弟子林福成将武功传给黄飞鸿, 黄飞鸿的弟子林世荣收刘湛为徒,而刘湛正是刘家良的 父亲。所以,刘家良既是南少林一脉正宗,又是资深电影 人,故深觉自己有责任用电影来梳理这一段武术史并将其 呈现给现代观众。但遗憾的是,刘家良希望在影片里表现 不过分依赖特效的传统真功夫这一理念已与当下动作电 影的潮流相左。现在电影中的功夫之梦次建立在电脑特效 的基础上,硬桥硬马的真功夫已经越来越难看到。

刘家辉在《少林 三十六房》中塑造了正义 的青年式僧形象自李小龙去世之后,人们一直在寻找李小龙衣钵的继 承者,无数模仿李小龙的演员迅速走红,但旋即又消失于 人们的视线,有如潮起潮落•最终,人们把视线放在了与 李小龙截然不同的成龙身上诚然,李小龙不可替代,他 已经成为一代传奇,但成龙同样无法复制,他使功夫的舞 台表演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对武术的大众传播起到了相 当积极的作用。

与李小龙和刘家良不同,成龙并非正宗武术门派的继 承人,他的功夫全是从小在京剧团里学习的.东方传统戏 剧的魅力在于,它既可以是歌剧,又可以是舞剧,既可以是 话剧,又可以是哑剧,同时还可以是动作剧•成龙作为戏 剧演员,主攻武生。京剧武生算得上是高危工作,入行要 签生死状,训练极度严苛。除了锻姝身体的柔韧性,增强 体力,平时武生演员之间还需要做大量的对手练习,以增 强自己对搭档位置判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这对于格斗实 战来说非常重要,有句话说:"好把式打不过滥’戏子’,” 武生演员正是在H常训练中练就了自己的独特功夫。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龙的一生正 应验了这句话。电影产生以后,传统戏剧受到很大的冲击, 戏台渐渐受到冷落,整个时代关注的都是电影这一更具 有综合性的艺术。为了谋生,成龙而他的师兄们到电影剧 组里担任特技人员。当时有武术底子的年轻人太少,竞 争很激烈,所以成龙格外拼命,别人不敢做的高难度动 作他主动去做,别人承受不了的力道他也能扛得住.由 于愿意吃苦,身手灵活,渐渐开始有片方让成龙担任电影 主用.可是他最初主演的几部电影都不尽人意,直到1978 年,导演袁而平发掘了成龙的喜剧天赋和好动的天性,在 «醉拳》中为他塑造了全新的"青年黄飞淖,'形象。成龙 在此片中凭借滑稽的表演和搏命的武打获得了一片喝形, 开辟了功夫喜剧的先河。在30年后的动画片《功夫熊猫》 里,成龙为金丝猴配音,主角熊猫阿宝 练功的一些桥段就直接来源于《醉拳》。《醉奉》当年的 票房排名超过《死亡游戏》与 《少林三十六房》,由此可 见李小龙之后,功夫片是谁接棒.

功夫电影中的武打动作最初来源于京剧,因此京剧武 生参与制作功夫电影有着得天独厚的表现力。从《醉拳》 一路走来,成龙在银幕上创造了一幕幕功夫奇迹,但他的 动作和表情经常让人想到卓别林时代的无声表演,令人 忍俊不禁,从而软化了片中的暴力,让功夫电影成为了老 少成宜的家庭喜剧。此外,无论是温情款款的 《奇迹》、 惊险凌厉的《警察故事》系列,还是温馨感人的《宝贝计 划》,成龙的电影总是劝人向善,并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 人生观,所以虽然有大量惊险的格斗,但有这种"普世价 值”作为核心,成龙的作品里始终萦绕着一种温暖的感 觉。随着主演的影片在世界各地走红,数之不尽的奖项与 荣誉随之而来,把成龙推向了超级明星的行列,并使其成 为了当今全球最知名的华人演员。今天,成龙的无穷精力,仍放在功夫电影上,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成功有赖于功夫的 无穷魔力.20 08年成龙与李连杰合作的《功夫之王》更 是将这一魔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功夫迷在2008年终于盼来了成龙与李连杰的合作, 二人共同打造了人们心目中颇具典型性的东方功夫之梦。 在这场名为"功夫之王"的赘里,北美青年跨越时空,与 李连杰而成龙扮演的一僧一道共同历险,匡扶正乂。电影 中,功夫迷们处处都能找到经典的往日印记:竹林追逐、 竹排过江、孙悟空、道家神仙.美丽的女侠“金燕子”,还 有妖艳的"白发魔女”;功夫表演囊括了醉拳、太极拳、螳 螂拳、水上漂、棍术、枪法、暗暮……当我们看到成龙与 李连杰凶猛过招时,更是不由得为他们辉建的职业生涯致 敬。成龙在电影中说:“功夫,勤学苦练才能习得其技!- 个画家可以有他的功夫;又或庖丁解牛,也是功夫;从有 形,进而为无形,从无形中悟出真谛;了解这一切,再忘记 这一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乐手可以有她的功夫,诗人 用文字描绘的画卷让帝王为之感动,这也是功夫。但是, 我的朋友,这样的功夫没有名字.它就像是水!没有什么 比水更柔软,但是水滴而石穿。它从不斗争,但它从对手 身边流过,包癖掉一切.无形、无惧、无名……真正的功夫 在你的心里形成,只有你自己才可以释放! ,'这与李小龙的 武道哲学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该电影中的"玉皇大帝”是 一名优雅的老者,比以往华语影视中一成不变的封建帝王 形象更为亲和。功夫与神怪题材的结合,又很有几分早期 华语武侠片的风采,影片里"十三棍僧救醉仙”的桥段加 上李连杰的僧人扮相,则是向李连杰主演的 经典功夫电影《少林寺》致敬。

浏览38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