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父亲与王西安是好友,并相邻而居,因 此,王西安大师很早就走进了任天麟的记忆。在 他的记忆里,这位习武的大师温文尔雅,和蔼可亲。 这位大师,见证了任天麟的成长。如今,每当任 天麟与其相遇,他就会提起任天麟小时候的事。
任天麟小时候的一天,父亲任成功、王西安 大师和一位日本徒弟,在一个老式剧院的舞台前 聊天。这时候,他的日本徒弟原地一跃,然后飞 燕一般落在了高高的舞台之上。任成功说:“这 弹跳不错啊(意指素质好)! ”王西安笑笑说, 这还不是真正的功夫。当时在一旁凑热闹的任天 麟对于功夫,尚未知晓。他原以为这日本人的“轻
功”,和电视上的侠客不相上下,应非等闲之辈。 多年之后的1995年,当他观赏大师在日本讲学 期间拍摄的武术录像之后,他的内心被震撼了, 感觉自己见识到了真正的武术,也深深为大师精 湛的武艺所折服。
1997年的夏天,16岁的任天麟和父亲陪同 大师、师母及王战军一起吃饭。席间酒过三巡, 提及拜师之事,大师说以他与任成功之间的交情, 任天麟只需向其敬三杯酒,即算拜师。千载难逢 之际,任天麟举杯敬酒,大师爽快地喝下。这样, 任天麟就成了大师的门下弟子。他甚为感叹,以 大师之名望,不介意拜师场面和仪式,只讲交情 和义气,父子二人皆为之深深感动。
三杯酒拜师,这在圈内传为佳话。此后的十 几年,师徒之情感和友谊,随岁月流转而与日俱 增。对于这位特殊的徒弟——患难之交的儿子, 王西安大师视如己出,既慈又严。在习武之事上, 大师对其要求甚深。
受恩大师,脱颖而出
在武汉体育学院求学期间的一个暑假,大 师曾到焦作武术馆指导任天麟练习推手中的摔法 技巧。当时,任天麟只知武术技法中的踢打摔拿 技法,尚未深入接触推手技法。大师令任天麟全 力推他,他两手一搭身,随意一转,任天麟即扑 倒在地。任天麟第一次接触到陈式太极的擒拿技 术是在王西安大师的陈家沟老宅。在此之前,他 都是以套路练习为主,而推手比赛中反关节的传 统推手拿法属于犯规动作,比赛中禁止使用。在 2001年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之前,任天麟的 父亲希望他能在赛前再次得到大师指点,能将竞 赛套路练出陈式传统拳的风格,所以特意带他到 王大师老宅接受辅导。王大师在讲解套路的同时, 辅以演示。他气足劲发,震脚、发力犹如响炮。 在任天麟的太极之路上,王西安大师的帮助与提 携不胜枚举。正是因为大师的栽培,任天麟才得 以从太极界的年轻群体之中脱颖而出。王西安大 师的情操深深感染影响着任天麟,他努力向大师 看齐,刻苦努力,一心向学。
这些年里,任天麟在参加的大赛中,总是 能取得好成绩。他在2001年广州全国武术太极 拳锦标赛上获得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第一名,在 2002年中国焦作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年会上获得 三项第一名,在2004年中国•郑州首届世界传 统武术节上获男子B组陈式太极拳一等奖、陈式 太极剑一等奖,在2005年第三届中国•焦作国 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上获得两项第一名,在2007 年第四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上获得 两项第一名,在2009年代表焦作市参加的第七 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上获M9组男子陈式太极拳第 一名、推手太极对练第一名。
殷切期望,牢记心头
2005年,任天麟的父亲决定做传统陈式推 广套路简化拳、剑的编写和普及工作,得到了大 师的鼎力支持。王大师见解高深,功力不凡,为 套路随意改个动作,就使整个套路圆满很多。 2008年,任天麟的父亲在焦作市武术协会成立 工作组,搜集整理了部分传统陈式太极拳,编写 了陈式推广竞赛套路三十九式、四十六式,并请 大师来焦作观看任天麟演练的这两个套路。王大 师当时膝盖不适,依然坚持前来指导,为任天麟
做了个别动作的示范。大师见解独到,独辟蹊径, 深深启发了工作组的编写人员,为套路编写提供 了重要素材。
在2003年参加工作后,任天麟请大师吃饭。 席间大师语重心长地说,武术的修习关犍在于自 己的体悟,他一辈子习武,深感“悟”的重要之处。 其次就是做人,德有多高,艺有多深,心胸宽广, 有大气魄才能成名成家。
练拳经商更上一层楼。
王西安
被改写的人生
在七八岁的时候,任海旺大概没有想象过他 的未来,即使想象过,可能也没有太高的奢望。 那时,他只是一名被泥土滋养的农村娃娃,如风 中小草一样。父母是刨土地的农民,家道欠殷。 他在小的时候,无人顾及,因为父母的重心全在 一家的温饱问题上。任海旺的内心也没有那么敏 感,并没有因为被冷落而感觉委屈。相反,他对 此毫不在意。大概正是因为他的钝感,他开心地 生活着,无拘无束。那时候,他的血液之中,澎 湃着不安定的因子,并支配着他的性格。他动如 脱兔,四处撒野。他在儿童和少年时代,唯一的 兴趣全在武术上。当然,那时候对武术的喜爱,大概是出于一 个少年的天性,他在武术的世界里获得了其他器 物难以给予的快感和满足感。在那物质匮乏的年 代,似乎只有武术能给予他幸福。其实,懵懵懂 懂的任海旺,并没有幻想过有朝一日成为太极大 师,他只是被电视屏幕上飞檐走壁的功夫俘虏了 心灵。在他的少年时代,大多数时光浸泡在武术里。 他的故乡自古武风蔚然,每日里一旦从学校里解 脱出来,天地就成为他施展拳脚的舞台。当然,他主要是模仿武侠电影里的功夫。后来,随着年 岁的增加,他游走四方,寻师访友,模仿对象开 始转向家乡附近的武师。任海旺逐渐走入了太极 拳的世界,并被太极拳的博大精深所深深震撼。 在武术天地里,他寻觅人生的目标。沉浸在武术 世界里的任海旺从人生的起点出发,一路走来, 他的人生目标逐渐清晰。这个普通平凡的少年, 进入而立之年之后,不仅在太极拳方面颇有建 树,在商业上也获得了非同寻常的成就。如今, 在外人的眼里,他是一名成功人士,事业有成, 名震一方
站在今天的时间点上,回溯过往,任海旺可 能没有想到自己可以这样干一番事业。人生在不 断地被改写之中,他以自己的毅力和勇气,一步 一步走向成功。任海旺自然也明白,是太极拳给 予了他一个成功的平台。在成功之后,他没有忘 记反哺,多次赞助太极拳比赛,以自己的绵薄之力, 推动太极拳的推广和传承。
冀太极承载人生梦
高中之前,任海旺对于武术的习练,完全出 于一个孩子的兴趣。这种兴趣贯穿了他整个童年 和少年时代。这兴趣转化成强大的动力,推着他 一如既往地在太极之路上迈步朝前。他对武术如 痴如醉,沉入其中,时常废寝忘食。在邻人的记 忆之中,这位少年总是风风火火,不走寻常路。 虽然他也曾惹是生非,但周围人对这位喜欢武术、 活泼灵气的少年,充满了怜爰,认为他是可塑之才
从小学至高中的10年岁月里,任海旺一边 学习文化课,一边习练太极拳。那些年里,任海 旺的世界是狭窄和封闭的,他几乎没有出过远门。 因此,他的心灵之门尚未完全敞开,几乎没有什 么梦想。但是,他脚踏实地地过着每一天,太极 几乎是他唯一的快乐之源。当然,那时候,他只 是断断续续地学习太极拳,像陶渊明读书“不求 甚解”一样,浅尝辄止。他距离真正的太极,还 有一段距离。
在高中毕业之后,他的学业之路画上了一个 句号。一个农村学子希望通过读书实现鱼跃龙门 的梦,破灭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年近20岁 的青年,他需要往前走。读书梦落空了,他心里 空荡荡的,一度陷入人生的迷茫之中,看不清前 方的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徘徊,在别人的建议下, 他决定选择太极之路,以此实现自己的人生之梦。
两位师傅之恩
陈春爰是任海旺太极之路上的第一位老师。 在太极世界里摸爬滚打几十年,陈春爰的太极造 诣匪浅。她是著名的国际太极拳大师王西安的徒 弟。名师出高徒,陈春爰从王西安那里习得一身 正宗陈式太极拳,此后出道行走江湖,独当一面, 其太极拳风,烙印着王西安大师的痕迹。跟随陈 春爱的几年里,聪颖的任海旺练功刻苦,进步神速。 陈春爱老师引领他进入了真正的太极拳世界,他 在这个世界里如痴如醉。学习太极之苦,绝非一 般人可以忍受,一些人因此半途而废。然而,任 海旺苦中作乐,从未放弃。几年之后,他已经成 长为一名出色的教练了,可以出去传授太极拳了。
河南是任海旺教拳生涯的第一站。他在河南 的一些城市停留了几年。这些城市,对于他来说, 意义非凡。他在这些城市,开始了自己的教拳生 涯。此后,他的梦从这个城市开始实现,他一步
一步走向远方。他在南阳,掀起了一股太极旋风, 一时之间,为人瞩目。河南电视台、焦作电视台、 南阳电视台、焦作日报社和南阳日报社等,争相 报道了他在南阳的教拳事迹。
在陈春爰的推荐之下,任海旺后来拜入了王 西安大师的门下,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太极功夫。 在多年之后,大师回忆说:“任海旺很聪明,很 下工夫,认真去悟,很细心。”溢美之词绝对是 发自大师的肺腑。
陈春爰和王西安两位老师的教诲,使任海旺 在太极之路上一往无前。1998年,任海旺荣获 全国太极拳推手比赛65公斤级的冠军。他还获 得了国家一级拳师、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荣誉。 从武18年潜心苦练,他尽悟陈式太极拳刚柔相 济之理和内功之精髓。他在拳理、拳功和技击上 对传统套路加以继承和提炼,取得突破性进展。
浏览2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