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散打竞赛是中华武术的对抗性项目,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竞赛 双方比技能、战术、体能、智力等综合运用的能力。为了在竞赛中短暂的局间休 息,是队员能够全面贯彻教练的战术意图,能够把握场上的局势,或转危为安; 或一鼓作气,乘胜追击,达胜利目的,故而,教练指导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成 绩的取得,队员贯彻战术意图如何,这就意味着教练员的指挥是否科学,是否具 有较高的艺术性。关键词:散打竞赛;临场指挥;艺术临场指挥是散打教练员在竞赛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之一。散打竞赛是进行体 能、技能、战术思维的综合较量,是斗智、斗勇、斗力、斗技的立体表现。双方在竟 赛中拳来腿往、真假虚实、变化无穷,双方都想达到控制对方、战胜对方的最终 目的。场上的瞬息万变,为队员战术、策略、技术的具体运用造成了一定难度,一 方的虚实布局,都为另一方的战术行动设下了障碍,怎样运用战术,采取怎样的 措施、策略摆脱对方的控制,怎样识别对方的虚实布局,发现对方的强点和弱 点,又怎么能够及时遏制对方的强点,暴露其弱点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 队员积极主动和自身的能力外,同时还要依靠利用局间休息时间,及时得到教 练员的临场指导。因此,教练员临场指挥的艺术性对取得比赛的胜利,往往具有 特殊的意义。一、充分把握临场指挥的特点是临场指挥艺术性的前提所谓临场指挥的艺术性,就是将临场指挥的战术策略发挥到尽可能完美的 程度,首先必须做到战术策略的运用正确无误,这就要求教练员必须充分把握 散打竞赛临场指挥的特点。散打竞赛临场指挥的特点,亦是它与其它体育竞赛 项目临场指挥的异点。它不同于集体项目的对抗(如篮球、足球),又不同于个人 隔网项目的对抗,它是一对一的全接触性对抗,它受竞赛规则的制约,同时,也 受竞赛规则的支配。根据散打竞赛规则,教练员只能赛前或局间休息时进行指 导,其特点是很明显的。(一)短暂性实质上的临场指导,往往是在竞赛双方利用局间休息时间一分钟进行的。 教练根据竞赛双方在场上的技术、战术、体能的表现和变化,从双方队员的对比出发,而给队员进行战术、技术或身体调节上的指导。只有一分钟休息时间,既要为队员放松、按摩、喷药,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 指导,因此,必须抓住重点,言简意骇一语中的准确无误让队员易于理解,指导 方式可视具体情况,变化多样。遏制对方强点,突出我方强点的指导方式从对方队员的强点,指导我方队员应采取何种方式遏制对方,技术上是以 拳破腿,或是以腿破拳,关键是要寻到对方的弱点,采取措施,迫使对方将自己 的弱点暴露出来,如对方善长腿法,我必须以摔克之,若我方摔法一般水平,而 拳法好,就采取格挡后打拳;从距离上要和对方保持远距离,不给对方进攻我或 偷袭我的时机,或近距离,不给其发挥腿的机会。如若对方善用右(后,以正架为例)横踢进攻时,我则向其左方向移动;若其善于在(前,以正架为例)模踢时,则 向其右方向移动,以增加其弧度和打击距离,进行有效的防守。若发现对方体力 不太好,与我打技战术时,在这种情况下,我方应采取猛攻猛打,将对方体力防 线冲垮;若对方体力好,欲与我拼打,我方则应巧打技术战术,想法控制对方。不 给对方发挥体力的余地,或打完即走,不与其拼。扬我强点,隐我弱点的指导方式强点只有在特定的距离 地点、时间条件之下才能是强点,弱点同样表现 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孙子曰:“善攻者,攻于九天之上,善藏者,藏于九地之下。” 强点,具体表现为,它是队员自身技能的强点:比如说,在散打的拳腿、摔技术 中,拳法是你的绝招(强点),或者说从进攻方式上讲,强攻是你的强点(也就是 说你善打进攻),可能反击是你的弱点;另一种是说,在你对对方的竞赛中,你的 拳比他的拳法好,而你的腿法和摔法不如他,这样你的强点是拳法,弱点是腿法 和摔法。采取的战术应该是以拳法进攻为主,或以腿法引诱对方后,用拳法反 击,给自己拳法留有较大的空间活动范围,同时,不给对方腿法和摔法的机会, 让对方跟着我的战术思维和节奏打,这样我方就占有了主动性。或打完拳,我主 动抱住对方,主动防摔。在寻对方的弱点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进攻或反击, 迫使对方暴露出自己的弱点,从而攻其弱点,迫其强点向弱点转化。我则以强点 带弱点,将弱点变强点。并且强弱的划分,也是相对而言的,强弱对队员自身,有 一定质和量的差异性。但竞赛中对象不同,则强与弱的发挥效果就不同,运用方 式也就不同。在这较短的时间内,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指导的意图,给队员讲 出对方的弱点和强点,讲出下局开始应采取的作战战术。若队员一直在场上处 于主动领先状态,教员可采取鼓励的语言,如:很不错、继续发挥自己的强点,同 时,指出应注意的问题,让队员想法寻找对方的弱点即可。若自己的队员紧张, 没有放开打,而输了此局,教练只讲“其实你打的很不错,只要放开点就赢了。” 教练员要善于利用队员的特点,用鼓励法和激将法,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 之中。另外,教练员尽量不要给队员讲非要用什么战术,只要从战略战术上指挥 即可了。具体技术要队员上场后,据对方变化而变化。散打竞赛,每场各异,只有灵活运用技、战术,才能战胜对手。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具有很强的应变性,教练员应根据场上的变化和竞赛双方的 特点,及时有效地制定出新的作战方案,达到敌变我亦变,并使我方的技战术变 化突然、周期性短,不给对方适应的过程,一套战术,接一套战术,打破对方的常 规,出奇不意地战胜对方。若对方占有场上的主动时,我应急中求稳,以不变应 万变的同时,迅速掌握对方的变化周期性,攻防变换的特点及时间差,在其交换 之际,切入对方要害打破其规律性。如对方善长拳法,我则以拳虚而腿实攻击对 方,待对方改变战术以防我腿为主时,我再以腿虚为拳实,若对方采取打防守反 击战术,我方则以伴攻而诱敌,待对方出击时,我猛击之,等等。要虚实结合,让 对方真假难辨,达我战术目的。预测性预测性是教练员在临场指挥时对竞赛过程、竞赛结果的预测,包括赛前预 测、赛中预测。赛前预测,是教练员根据对方队员的间接或直接材料与已方队员的状况对 比,进行的预测。赛中预测,是在竞赛中,教练员根据上场比赛或上局比赛队员双方的实际 情况,而制定的下一局的战术、策略。预测具有一定的冒险性和变异性。赛中预 测比赛前预测更具有可靠性,更具有指导意义。教练员通过上局的竞赛,可以观 察到对方上局的优缺点,并且,可以预料到下局对方所采取的战术、招法。透过 现象看本质,从对方队员和教练员表情、语言,内心世界的微小变化中判定出其 目的性,不但分析自己队员,同时充分分析对方队员,达到“知彼知己、百战不 殆”的目的。为了确保预测的实效性,教练员要善于进行换位思考,即站在对方的角度 对自己的战略战术进行反思,采取相应对策,夺取胜利。如2001年全国首届人民警察武术搏击大赛女子55公斤级冠亚军决赛时, 我队宋春英对福建蓝枝香一场比赛,通过几场的比赛,我看得出蓝的腿法较好, 但力量小,而宋的拳重,腿法也能打出,摔法及力量要比对方好,在这种情况下, 我为其制定了战术:第一局采取拼打战术;重创对方的体力,若胜了再说第二局,若败了,则第 二局仍采取拼打战术,因宋的体力比较好。

浏览26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