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的健康理念.练习运动五分钟,愉快几小时;运动一小时,快乐一整天;长期练习,愉悦人生,健康 生活。练习运动是享受,不是受罪;有痛苦,就不会有收获,就不符合养生。如果出现疼痛 疲劳应停下来,修养调整;找出原因,恢复好再锻炼。锻炼需要修整,也就是练几天,休息 一两天,效果会更好,因为连续锻炼,肌肉疲劳,人体会出现自我抑制,拒绝运动,如果坚持 强行练习,效果反而不好,适当修整,更符合养生,健身效果会更好。经常听到有的老师 说,不要怕腿痛,坚持就好了。真的吗?坚持只能造成你更大损伤,大家一定要注意。养生不是练生,一切顺其自然,以养为主,养生得长寿。练习太极是为健康修身而 练,不是为竞争或虚荣而练习。练习太极拳是使人的心身达到最佳状态,快乐面对未来。我们练习太极拳不仅仅要练习拳架、技击和健 身,同时还要领悟太极理念,追求自然平和的心态, 通过技击和健身的规范要求,达到正确理解太极思 想,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愉悦人生,健康生活, 一句话,要追求的是一种人生思想境界。(山东电视 台“唐三彩''栏目,对“愉悦人生,健康生活"的观点非 常赞同,并把我的诗《踏青》播出。由刘勇抄录,见影 印图片。左拥娇妻右携娃, 上观飞雀下觅花。 春风徐徐合家醉, 王侯吁嘘停骊骅。二、太极拳的四个功能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思想及文化的完美体现,现在对它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人们长 期以来片面看待、对待太极拳,误认为太极拳就是老头老太太的健身舞;对它的内涵揭示 也还停留在粗犷的、肤浅感觉层面上,仅仅认为运动肢体具有健康的作用。对太极拳理解的偏颇,也导致了太极拳深层内涵的淹没。如何正确认识、宣传太极 拳,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理解。太极拳是一种武术,它和其他武术一样有文化承载性、观赏娱乐性、沟通交际性、卫生 性四个功能。文化承载性太极拳是中国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体现,中国的辩证变化理论全面贯穿整个太极 武术体系中,快慢、强弱的对立统一以及对立的转化,都在太极拳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 的拳理解释也充满了哲学术语。太极拳的内涵中也包含了人体“阴阳平衡”、“天人合一”、 “和谐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文化理念。太极理论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 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太极拳是我国特有的搏击养生技 艺,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从古至今为人所喜爱的武术功夫,并且也是中国历代流传的 中国文化精华和代表。接触到了太极拳,你就自然而然地贴近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练习太 极拳,能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在“意到身随”、“内外相合”、“松静自然”的意境和动作中, 得到“身心皆修”的良好效果。久而习练之,有助于智力开发,提高人的记忆力、反应力、判 断力,并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更完美地塑造人的个性,培养人们的坚韧不拔、吃苦耐劳 的意志和精神。长期修炼可使人的处事方式更加沉稳、豁达、随和、乐观。但目前,人们多 忽视它的修身治德性,仅把它作为一种健身方式。太极拳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伦 理学、中医学的精华,习练太极拳,不仅能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还能够根据太 极阴阳对立、相互转化的原理,正确判断事物的发展变化,把握引领变化过程,始终处于积 极主动之中,从而更好地领悟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由于多年疏忽和错误导向,国人淡薄了国学,与中华文化产生了距离,好多地方一谈 到管理,就是如何监控、束缚员工。一定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如果把给员工制造障碍、制 造麻烦,以体现管理的作用或满足自己内心的虚荣,那就与“仁者爱人”相背离了,这也不 是管理。一提到发展,就会经常见到这样的口号:“最好明年翻番,后年再翻番。”为此也经常出 现违背规律的事件,桥梁倒坍,楼房垮掉,道路下陷等事件看似孤立事件,其实都与人的思 想观念有很大关系。一味提倡“献礼”、“大干快上”、一窝蜂“大跃进”式的胡干盲干等,都 完全背离了中国人徐徐渐进按规律办事的传统思想。有些人以谈西学思想为荣,他们只 迷恋西方文化表面的华丽和为他所用的只言片语,其实离西方真正文化精神内涵很远。 西方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只学皮毛不仅不能掌握西方的好理念,也丢弃了自己的 好东西,真真成了“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如果大家认真学习太极理论,逐渐树立正 确的传统思想,必将会有利于国、有利于民。观赏娱乐性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蕴含着中国古 典哲学、美学、伦理学、中医学的精华,习练太极拳,不仅能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修身养 性,还能够领悟体现中华武术精深美学的文化内涵。太极拳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遵循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变化 规律而编排的练习形式。它是技击的高度提炼和艺术再现,是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它 之所以是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就在于它来自技击,而又进一步兼顾养生,并使之规律化、 艺术化。太极拳作为一种运动艺术,品位高雅,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集保健性和艺术性 于一身,疾缓相间、刚柔相济、姿势优美、潇洒大方、千变万化,给人以东方美的享受。沟通交际性交际沟通有思维与肢体的自身交流沟通,人与人的交流沟通,人与自然的沟通和对手 的感知、来力交流四个方面。思维与肢体的自身交流沟通。通过练习太极拳,把思维活动通过肢体表现出来, 有时候人能想通,但是做不出动作来,感觉自己笨手笨脚的,手脚不听话;出现这种情况是 因为思维和肢体尚未建立起协调行动,虽有指令,但执行机构一一肢体神经都还没有协调 统一,因此建立身心统一协调运动,意识指导运动是太极拳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理 念被运用在医院的康复治疗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帮助恢复功能锻炼中,医生着重 要求病人的思维和肢体一起运动,先由医生喊着动手指,然后再扳动病人手指,力争思维、 神经和肌肉一同运动,达到最佳效果。这种以意念指导动作的康复方法比那种硬拉着病 人强行走动的方法要强许多倍,这也是太极拳在医疗上的一个伟大贡献。人与人的交流沟通。练习太极拳的人是一个群体,大家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阶层, 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在练习太极之余,大家相互交流,各种信息在不经意中得到传达,使 人们开阔视野,增加知识,提高鉴赏能力,提升修养,捕捉有益信息,愉悦个人生活,所以长 期练习太极拳的人,心情愉快,待人宽厚,自己的幸福指数也相对较高。太极拳是一个媒介,它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无论你出差到哪里,无论是国内还 是国外,你一练拳,就会有人观看,就会有人和你交流。我曾经到过几个国家,每个国家都 碰到了爱好者,并通过切磋成为朋友。外国人看到华人,就想领略一下中国功夫,有时候 会找上门来,太极功夫已成为中国的一个对外交流的名片。人与自然的沟通,即与天体地理的沟通。春夏秋冬,风雨雪雹,天气变化无常,使 人难以适应天气变化,可能会诱发疾病,如伤风感冒、心脏病复发等,给人们带来痛苦,甚 至死亡。长期户外锻炼,使人们和自然的接触较为密切,也对天气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 力,因而减少了因天气变化造成的身体不适,或导致的疾病。一个长期户外锻炼的人,因 为和天地接触多,在渐变的天气中,能感知微小变化,及时地作出调整或添减衣着,较好地 适应它的变化,从而保证了身体健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经常有水土不服的情况。练拳的人有个习 惯,到哪儿都先找个地方锻炼,这样就能很快适应当地的环境和风俗,也能较快融入当地 社会,对当地的冷暖干湿和地形有较快的了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融于当地社会,也能 较好适应具有特殊性的当地气候地理。
浏览25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