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虚灵的精神来,盖有虚灵之气 势,才能应付不测之来手。初学推手 者应养成也。

二、 务要在这个“灵”上注意。

如有充实的灵感,虽在未接触以 前,只用眼神一望,就以神气与其接 触上了,与其粘在一起,就不必一定 等对方的手接触上再粘也。

盖如在真的比斗时,彼此之动作 很快的,如等接触上再拿主意。那就 晚了,因为在比斗的时候,不会有那 么充足的时间、很好的机会的。

三、 柔柔化化走走的推法,是平 素练推手的基础的练法,如比推手时 的推法就不够用。

四、 与对方推手,如其根基稳 固,手上又有柔劲搠力支着,不让进 身,如在这种情况下用些硬劲、发劲 打他绝不行,就必须以腰脊之动为主 的动作大轮大转地动。

五、 如某某之推手,就是用这种 有根基的劲。但是他这种劲,只是与 他自己教的人推有效,如与生人推 手,决不适用。因为他是要将人拿着 再发,或是将人闭着再发,如与生人 推手,就决不会给你这么好的机会 也。

六、 未从出手,要持以虚无的身 势,然后以轻妙的手法虚虚地找他几 个。如对方有高深的功夫,我还不容 易走,那就用松沉的手法,丹田沉甸 甸的劲道打他几下,或是用大开大耍

大轮转的劲道将其耍动,再以沉弹之 力找他的肩部将其弹出,盖大松大软 大轮转的动作能将其根基摇断,故可 将其打出也。

七、 在推手方面,化劲为第一要 紧。高深的走化功夫,是以神走,以 气化,是虚无的气势,不是有丝毫的 实质的力量。用虚无的走化功夫。使 对方找不着实地,他虽有好的发劲, 也打不出效果来。如此,则我的两手 两臂有松软沉重的弹力,就一定可以 将其打出去。

在发劲之前,身势要虚灵起来。 万不可呆板,以虚灵的身势去试探他, 见可发劲时发之,不可冒失发劲。

八、 凡推手,如对方又硬又固又 支,当以如何的力量打之?要用揉挫 之力将其揉散,使其重心不稳时找侧 面打之,则一定有效。

九、 无论推手或练拳,都必须在 轻妙上、虚无上、用神用意用气上下 功夫,不能长期地找柔扭的初步功 夫。

歌曰:

太极拳术妙无穷,

深沉大雅气势雄。

稳静安舒无限美,

奇特动作在无形。

轻妙绝伦虚无势,

柔曲百折气化功。

又歌曰:

两臂松软多沉重,

神气透顶有虚灵。

全凭无为有妙用,

奇特变化无形中。

陡然丹田神气动,

势如强弩透其胸。

是有心雄豪横气,

出手方能望成功。

十、1962年,我在体育场司令台 上与各人推手的方法,效果很好,以 后要好好地记着。这个方法是两臂大 松大软着,以腰身大开大散的身势去 推。这种方法,可以使对方站立不 稳,重心失掉,而后打弹力将其弹 出。这种打法,将对方打出并不费 力,以后可往这上头用功研究。

十一、在发劲之前,胸中先要有 一急,先要有一豪横的气势。在蓄劲 时要满满地吸一口气,发时心中一 急。陡然将劲打出,这样子劲去才充 实,不然就效果不大。

十二、松劲、丹田劲、冷弹劲、 陡然劲,这些劲打去能入里透内,能 使对方跳出、蹦出,能入其内透其 里,能打远、打毁,顷刻致命,能使 其惊心动魄。这种劲又松又沉,又冷 又快,来之不觉,去之不知,能打人 于不知不觉之中,非一般之发劲也。

之所以能发出这种劲来,是平素 练功松着劲练的,是松着劲拳意练上 了手的关系,否则是打不出以上的劲 来的。

所谓松,是自然地松,而不是故 意用压力。在练功时,全心全意地想 这个松字。天长日久地想,真正的松 了,才能做出真的松来。有真的松, 才能打得出以上的劲来。如练功时, 心里先存着一个刚柔相济的观念,那 必一辈子也练不出真的松来。盖全心 全意想松,天天用功,还不能将身体 练松,如心里时常想着一个刚柔相 济的观念,那保证一辈子也练不到 真松了。

十三、拳不管用,是无变化。劲 不入内是松的不净。劲去不充实是无 丹田气。劲去打不出人去,是打的方 向部位问题。劲去先被人知,是明劲 未去净。劲去被人化掉,是去的不陡 然、不冷快。劲去威力不足,是内劲 不够。

十四、在发劲时,要冷快,要有 决断,要充实,要沉弹;在动作时要 有灵机,要有心劲,要有豪气。

然而虽有这些劲道,如遇有好的 柔化力的对方,还往往劲去打不出效 果来,何况无之。这必须临时以冷快 的沉劲打之,方可使其化不掉。

太极拳的功夫是走轻灵虚无、稳 静松软的劲,其它拳门多是讲神气活 现、刚柔相济的劲。太极拳是神意内 敛,外家拳是精神外露,内外功之区 别也就在于此。

刚柔相济并不是说它不对,而是 要看它怎么一个刚柔相济法。太极拳 之刚柔相济,是在技击中有忽刚忽 柔,要轻则百无所有,要重则无坚不 摧,这是虚实变化、刚柔轻重互化的 意思。而他门之刚柔相济,多是说身 体又刚又柔,是刚柔相组的一种僵劲 存在于他的筋骨肌肉之中,如这样就 形成一个刚柔轻重、虚实不分的情形 了。

吾辈练拳,以全心全意地去想 松,而尚不能将身势松得干净。如在 练功时,心中先存着一个刚柔相济的 思想,哪还能将身势松得干净,而没 有一点拘滞别扭之力了吗?如这样的 刚柔相济的练法,我相信一辈子也将 身体松不纯粹了。如这样的刚柔相济 的练法,又刚又柔日子久了,会将身 体练成为一种僵肉力,在筋骨肌肉之 间也起了一种僵肉的胚胎,有了这种 胚胎,就一辈子去不掉了。有了这种 情形,他的神经感应也必然非常迟 钝。练太极拳全凭神经感应灵敏,如 灵机性少了,那太极拳还练什么!灵 机是出于神经,神经的灵敏是人身之 至宝,所以太极拳练法在未出势之 前,预备式中就先要松身心、静思 想,以养神经上的虚灵为第一要着。

有些人练了其他家拳劲功夫后, 又转练太极拳,多年不大进步,就是 他们将身上宝贵的神经灵敏给练死 了,加之思想方法不对头。所以不要 兼练他家的功夫,有的人以为练几种 拳,会的多,总会有好处,其实这是 错误的。

练拳应本王宗岳老论用功,又要 本着我教你们的情形去思悟,就不会 走错了路,如心下时常思想些他门的 功夫,违背太极拳的原理,那与功夫是有很大的影响。

要联络些有真太极拳功夫的人为 友,互相切磋,对提高功夫才有益 处,否则是不会进步的。

在过去把太极拳称为“神拳”, 意义有二:一是太极拳在练时是用神 用意,于藏而不露之中,主要是用 神,所以称为神拳;二是太极拳在对 手时变化神奇,冷快绝伦,能打人于 不知不觉之中,有时神气一动,对方 就惊心动魄,不知所措,所以称之为 神拳。当先,杨禄禅称神拳“杨无 敌”,就是这个道理。一般拳术家多 在筋骨肌肉上练些刚柔伸缩的动作, 而不是以神、以气、以意为主。如练 太极拳只是用这种筋骨伸缩动作为 主,那功夫就练不好。如定要兼练些 其他的功夫,那势必将身体弄成混浊僵 肉的劲道,那在轻重虚实变化上就感应 不灵了。练太极拳要时时刻刻保持它的 纯洁性,如不注意就会变成太极拳的不 似正宗太极拳了,此不可不慎也。

太极门中拳、刀、枪、剑皆有, 可以健身,亦可以有技击的作用,只 要将太极拳练好了,就不容易了,如 再兼练他门的功夫,难免技多而不 精。

太极拳是聪明人练的拳,如无练 拳的天才,就练不好。既要有真的太 极拳老师传授,又要舍得下苦功学 习,尤其要有聪明智慧,不然就成不 了好手。王宗岳老论云:非有夙慧不 能悟也。又云:先师不肯妄传,非独 择人,亦恐枉费功夫耳。有练太极拳 的天才,正好以求,但必须专门研究 太极拳的道理,如兼练些杂门的东 西,那就练不好了。

揣思摩像,我当先也常有之,要想 起杨老师打拳推手的神气,便觉功夫有 进步,如长久不见老师了,练拳就找不 到味道了。近有人竟不知思念教者的意 思,肯定是不对的。

对太极拳的体会:松腰塌胯,虚 实分明,一吐随起,一纳即伏,手领 神到,意气布满,一动全身随,真气 内鼓荡,身如轻舟走,脚与地面通等 等皆对。不过在练架子时,身势应如 载重之船行于江河之中,又有动荡之 形势,又是非常的沉稳。起,不离水 的托力;下沉,不能触到河底,船身 始终是由水的浮力托着的。也就是说 人练拳的身体,是在脚腿上之弹动力 托着的,既不能浮起,又不能生到硬 根上。如只说如轻舟走,怕是不懂悟 解的人,把意思错解,将身体气势练 浮起来,胯以下应以气使其下沉,腰 以上、背项、顶部分应是以神往上提 起的,往下去的是全身重量落于脚 底,与地面过电打通。如这样子一沉 一拔,将胯以上拉成一个整体,再与 脚腿通,然后以神领动,并且以气鼓 荡着,来使身体作拳势的一些动作, 这叫作用神、用意,不用力。如专用 筋骨肌肉有形之体做动作,那就忽略

 

浏览25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