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信息是一种不以语言为载体的信息内容,它的载体是人的表情、手势、眼神、穿着、打扮、摆设、环境等要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用自然语言进行信息沟通,还用无声的语言——所作所为或不作不为向外界传递信息。
2.推理和表象符号
美国哲学家苏姗・朗格(Susanne K. Langer)把符号分为推理符号和表象符号两类。
(1)推理符号
推理符号即自然语言符号系统,它作用于人脑的左半球,按照语言、语法规则,在推理中形成信息。
(2)表象符号
表象符号即艺术符号系统,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等方面内容,它作用于人脑的右半球,是一种非语言符号,传递非语言信息。
苏姗-朗格认为,作为一种表象符号,艺术的任务在于表达语言符号—推理符号所不能表达的情感意义。人类的情感,不是推理思维的结果,不能依靠推理符号。而艺术可以不受时间顺序的限制,在总体上反映人的情感。在她那里,艺术是一种情感符号。
我们常说的“图文并茂”,是信息传递者同时运用推理符号和表象符号作用于人脑两个半球的结果。
3.标记型和代码型符号
(1)标记型符号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身份标记。包括图腾、服饰、发型、徽章、商标、招牌等。二是礼貌礼节。包括婚丧礼仪、握手、拥抱、鞠躬、敬礼等。
(2)代码型符号主要分礼宾、礼仪、时尚和游戏。礼宾是社会集体活动的需要,礼仪是集体活动的形式,时尚是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衣、食、住、行习惯,游戏则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4.自然符号和人工符号
迪利把符号分为自然符号和人工符。
(一)三分法的符号类型
5.线式、圆式和线圆符号
(1)线式符号
线式符号是一种以线性图式为标志的符号系统,包括文字符号、线条刻画符号。例如现代汉字、阴阳、五行、八卦、经络系统。
(2)圆式符号
圆式符号是一种以圆形图式为标志的符号系统,包括所有的圆形刻画符号或圆图。例如河洛图、太极图、穴位系统。
(3)线圆符号
线圆符号是一种线式符号和圆式符号有机组合而成的符号系统。例如古代汉字、太极八卦图、经络穴位系统。
6.人境、人文和人体符号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天)一社会活动(地)一个体行为(人)整体系统及其子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符号系统。从人、社会和自然关系来看, 主要包括人境、人文和人体符号三大符号系统。
(1)入境符号
人境符号系统是在人一自然环境(人一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动发展过程中形成符号系统,简称人一境符号,包括物质、能量、时空、功能和信息意义的符号五大符号系统。
(2)人文符号
人文符号系统是在人文社会活动、交往或人际关系(人际)过程中形成符号系统,简称人文符号,包括哲学、文艺、伦理、玄学和日常意义的符号五大符号系统。
(3)人体符号
人体符号系统是在人体的行为活动中,以个体为中心形成的心身形、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简称人体符号,包括心理、生理、形态、语言和非语言,以及练功意义的符号五大符号系统。
气功、养生、练功意义的符号系统,是以练功符号、模式、范式或人一气符号互动循环系统为中心建立的特殊人体符号系统。
7.艺术文学类、象征主题类和叙述结构类符号
(1)艺术文学类符号
艺术文学类符号是一种以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为主题的符号形式。例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娟造人的故事。
(2)象征主题类符号
象征主题类符号是一种采用数字、圆形、方形、螺旋形图案以表达某种寓意的符号形式。例如北京的天坛、华表、定海神针。
(3)叙述结构类符号
叙述结构类符号是一种把故事情节简化为公式结构而进行叙述的符号化表述形式。以因果报应类故事最为典型。
8.机械性、抽象性和创造性符号
符号思维是主体运用符号进行思维的活动方式。它运用符号的方式有三种:一是把符号作为思维的运演工具进行思维活动,实现思维价值,发挥符号的运演性功能;二是把符号作为思维活动的媒介,达到进一步理解对象的目的,发挥符号的解释性功能;三是把符号作为思维活动的结果进行表述,发挥符号的感知性功能。从符号思维的角度出发,把符号分为机 械性、抽象性和创造性符号三类。
9.指示、估价和命令符号
莫里斯在《开放的自我》中,把符号分为指示、估价和命令符号三大基本类型。
(三)五分法的符号类型
五分法形成的符号类型,是指以符号的形式和内容关系为依据呈现出的符号类型,包括征兆、感应、象征、语言和替代符号五种基本类型。
(四)六分法的符号类型
六分法形成的符号类型是卡希尔在《人论》中从人一文化一符号三位一体的角度提出的一种符号分类形式,包括神话、语言、艺术、宗教、历史和科学符号六个部分,把符号分为六类:“我们一直都在强调不同的符号形式——神话、语言、艺术、宗教、历史、科学——的特殊品性和特殊结构。”
七、现代符号学理论
现代符号学的范畴非常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大小宇宙(天一地一人)整体系统:自然环境(天)一社会活动(地)一人体行为(人)及其子系统。其相关理论多种多样,本节归纳为人境、人际和人体三大范畴的符号理论。
(一)入境范畴的符号理论
人一自然环境互动关系范畴(简称人一境范畴)的符号互动理论,是一种以人一符号一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动存在为基础主观化的符号决定论,它试图解释人们用什么方式定义、理解和处理他们所处的情境,并对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变化发挥作用。
其核心观点是:人类创造和运用符号。世界不是由客观的物质刺激构成,而是由主观的、符号的意义所构成,人与人之间只有通过符号互动才 能产生真正意义的人际沟通。即人们对情境的反应,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社会结构的作用,都依赖表达共同意义的符号而相互沟通、联系。
这一符号互动理论的代表人物及理论,主要包括以布卢默、登津为代表的狭义符号互动论,以戈夫曼、伯克为代表的表演互动论(拟剧互动论),以舒茨、加芬克尔为代表的约定互动论。
10布卢默、登津的狭义符号互动论
(1)布卢默的符号互动论
布卢默是米德的学生,他综合米德等人的思想,提出“符号互动理论” 一称,建立了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框架。其基本观点如下。
第一,符号是社会相互作用的中介。布卢默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一反应”公式中添加了一个中介,即符号。他在《社会学的意义》中写道:“人类互动是由符号的使用、解释、探知另外一个人的行为意义为媒介。这个媒介相当于在人类刺激与反应行为之间插入一个解释过程。”
第二,人们通过对符号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布卢默指出:“人类的交往是定义与理解的过程。”
第三,符号互动是能动的与可变的过程。布卢默继承了米德的思想,认为个体自我反思、对话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对环境的反应,而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在符号互动中,个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使个体行动被赋予一种情境定义。
第四,符号互动创造、维持、变革社会组织、结构和制度。定义与理解的共性是社会组织存在的先决条件。社会由处于符号互动过程中的人类群体构成,群体成员重复的、稳定的共同行动,构成了文化或社会秩序。当人们的主观定义和理解在大范围内变化时,就会使社会制度通过符号互 动发生变化。
(2)登津的符号互动论
登津提出了符号互动论六个方法论原则,成为符号互动论者在方法论上寻找出路的一种代表性见解。他希望通过发现与证实两个的科学研究支柱,建立一种普遍的形式理论,但没有摆脱符号互动论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的通病。他认为,互动的情境是有意义的变量,研究者必须把暗含的符号内部作用,同表现出来的外部作用联系起来,把被研究者的 主观意义和符号,同相应社会制度化的结构联系起来,从参加互动者本身的角度看待互动,才能再现个人和客体符号意义的过程。
11戈夫曼、伯克的表演互动论(或拟剧互动论)
符号互动理论强调符号在人们互动过程中的实际运用。当代一些社会学者把这种观点推进一步,研究行动者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及在他人面前表演,如何使表演取得较好效果。从而把研究重点从符号移向互动,作为符号论的延伸,形成广义符号论,有人称作表演互动论,以区别布卢默 等人的符号互动论。以戈夫曼的拟剧分析框架和伯克的拟剧社会模型为代 表。
(1)戈夫曼的拟剧分析框架
戈夫曼是布卢默的学生,它使用戏剧和舞台的比喻来描述个人行动。正如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写的一段台词:“全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所有的男人与女人都是演员。他们各有上场与下场的时候。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者许多角色。”
戈夫曼将戏剧比拟引入社会学分析,运用戏剧舞台的特有意向来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他的理论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表演框架,二是印象管理策略。
戈夫曼拟剧互动理论的主题和实质是“印象管理”,即如何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
(2)伯克的拟剧社会模型
社会学界的拟剧社会模型,是拟剧互动论者共同关心的一个理想目标。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肯纳斯•伯克提出一个包括动作、舞台、动因、目的和手段五要素的拟剧模型,把非符号的客观因素纳入了符号体系,进行主观主义与相对主义的解释,强调个体的心理结构与个体内化了的社会规范,而非社会结构与社会规范本身。
12舒茨、加芬克尔的约定互动论
舒茨与加芬克尔都关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互动的主观方面,研究大家约定俗成、习以为常的理解规则,因此,被称作约定互动论或家常互动论。
(1)舒茨的理解社会学
阿・舒茨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那里继承了社会学研究的手段:“理解”,从德国社会哲学家埃•胡塞尔那里继承了社会学研究的客体:“生活世界”,把两位前辈的意义概念应用到互动中,奠定了自己的理解社会学基础。
舒茨认为,必须以理解自我符号的主观意义为前提,在“自己理解自己”的基础上,才能“理解他人”。
舒茨用“生活世界”的概念取代社会学中的“社会”概念,把“生活世界”视为包括感觉、需求、幻想、希望、怀疑、断言、回忆过去和预料未来等直接性的现象世界。他指出:“我们,正如跟自己相同的人们一样, 体验着文化和社会,并以它们那些既作用于我们又反过来受我们作用的客体为转移。”

浏览22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