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秋,由马鞍山市政府、中央电视台体 育节目中心等共同主办的武林大会陈式太极拳全 国选拔赛开赛,几年未接受挑战、34岁的王战军 决定为了太极拳发源地负压一搏……随后,他带 领陈家沟武术院教练李天金、樊帅鑫、宋三星以 及自己的师兄弟陈三虎参赛。靠着不屈不挠的拼 劲,靠着拳师肩负的责任,王战军和陈家沟的拳 师们终于不负众望,拿下四个周擂主、一个总擂 主的最好成绩。
2010年,中央电视台五套《武林大会走进 淮安》栏目走进淮安,要上演一场太极六大门派 大比拼。这次备受拳界关注的赛事,不仅实现了 六大门派在历史上的首次大聚会,而且,也要将 太极拳的散手技法在拳界一展无遗。王战军再次 出山,激烈地过关斩将后,再一次力战群雄,夺 得六大门派总冠军。这次赛事,使太极拳实战由 此引起拳界关注,陈家沟太极拳实战开始进入世 人眼眸,陈家沟太极拳竞技产业发展开始初露端 倪。
今天的王战军,已经悄然隐退赛场,把全身 心的精力用于太极拳的传播与发展,并培养了一 大批优秀的弟子学员。2011年以来,王战军先 后率队参加“少林和太极”两大门派之间巅峰对 决,弟子樊帅鑫拿下个人总冠军,这次比赛是央 视武林大会四年来最为激烈、精彩、水平最高的 一次赛事。日本空手道选手们观看赛事后惊叹: 真没有想到,太极拳实战这么厉害!并提出空手 道要挑战太极拳!随后,王战军又率队代表陈家 沟太极拳对决日本空手道,最终众望所归,成功 摘得总冠军。
如果说赛场如战场,王战军可谓戎马一生, 写就了 “常胜将军”的不老传奇,不仅展示了王 西安拳法的实力,更展示了陈式太极拳的独特魅 力。
90后的太极新秀
王海翔1995年出生于焦作中站,体格健壮, 白白净净,谁也不会想到,看上去敦厚文弱的他 却有着10年习练太极拳的历史。
自小身体虚弱的王海翔与太极拳结缘,幸得 恩师厚爱,沉浸于博大精深的太极拳文化,从此, 人生多了一味:太极拳。
小小少年心动情痴
身为独子的王海翔从小体弱多病,这让父母 十分担心,怎么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成了父母最大的心愿。
海翔四岁半时,一天,父母领着他在公园游 玩,
突然,他看到一群人正在晨练太极拳,只见 练拳的人身着宽大的练功服,抬腿转身,双手在 空中舞来舞去,忽然脚下生风,一个跳跃,掌风 呼啸而过。小家伙一下子站着不动了,全神贯注 地看着一招一式,完全被眼前的情景吸引住了, 妈妈催他几次,他都摇头不语。身旁的妈妈看到 海翔对武术如此着迷,心里也有些窃喜,练武术 强身健体,不如让孩子假期学练武术,说不定增 强体质,身体能慢慢健康起来呢。
小海翔的学拳之路,从此便铺开了。
经过四处打听,海翔的妈妈找到了位于焦作 市的王西安大师入室弟子祁和平,决定把小海翔 送到祁老师创办的神鹰武术馆,练习少林拳等外 家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刚接触武术,加之身 体羸弱,小海翔学得很吃力,常常排在队伍的最 后一个。但是小家伙并没有因此气馁,人小志气 大,练起拳来,一点也不偷懒。严寒酷暑,风雨 无阻,小海翔一到星期天节假日,都会“泡”在 武术馆坚持练拳,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到位。
有一次下着鹅毛大雪,很多学员都为此放弃 了练拳,但是小海翔依然坚持来到培训班。练着 练着,小海翔突然发现,放眼望去不知何时,天 地间白茫茫的一片,他身子四周的地上,却被踩 出了一片黑黑的土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刻苦练拳的韧劲与 恒心,小海翔从倒数第一一跃成为学员中的佼佼 者,深得祁老师赞赏,安排他当上了队长。发现 孺子可教,也颇有武术天分,祁老师便悉心栽 培。
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武,小海翔的父母惊喜地 发现,孩子的体质逐渐增强了,瘦弱单薄的身子 渐渐健硕无比。父母暗自欣喜,小海翔对武术也 越发着迷,尤其是少林拳节奏生动,快速勇猛, 一套拳练下来,小海翔感觉酣畅淋漓。
2006年,小海翔10岁了,看其悟性颇佳, 祁老师开始让他学练刚柔相济的太极拳。太极拳 架式舒展,优雅大方,疾缓相间,形意结合,招 招式式无不具阴阳之理,与他之前学的外家拳大 有不同。或许是生在太极之乡、常看师傅练习太 极拳的缘故吧,小海翔的太极拳练起来也颇具神 采。也许是骨子里的爱武情结,没多久,小海翔 又对太极拳着了迷。
看着变成武痴的孩子,母亲此时又开始隐隐 担心,
海翔马上就要升初中了,城市里小学学习 压力极大,海翔似乎也有些吃不消。现在别的父 母都全身心投入,旨在培养成绩优异的尖子生, 而自己孩子课余仍拼命练拳,到时候影响文化 课,可是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啊!
怎么办?思来想去,母亲又给海翔报名参 加了音乐班,想让柔和协调的音乐融入孩子的生 活,转移海翔对武术的“意乱情迷”。可是,学 练一段时间后,妈妈主动让海翔又退出了音乐 班。因为妈妈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海翔 对音乐并不感兴趣。用海翔的话说,自己其实课 余假日练拳期间,无形中已经养成了吃苦耐劳、 锲而不舍的好习惯,不仅能做到学习练拳两不 误,还能做到两两促进。
果然,从小学到初中,妈妈欣慰地看到, 小海翔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性格沉稳安 静,做事也很有主见,是个颇得老师喜欢的好学 生。
恩师指引踏上太极路
2007年,小海翔不负众望以优秀的成绩考 入市重点中学。在新环境里,小海翔依然是武术 好' 成绩优的天才少年。
虽然初中学习“压力如山大”,海翔每天晚 上常常学习到快12点才休息,而早上5点半就又 开始起床背书,但是练拳却一直是他割舍不下的 爱好。尤其是晚上学习累时,海翔就会起身练上 一遍太极拳,立马感觉神采奕奕,精力又充沛起
来。他欣慰地发现,练太极拳真的能稳定心性, 恢复脑力呢。所以,每逢双休假日,海翔都会不 间断跟随老师学练太极拳,从陈式太极拳老架一 路到56式太极剑,他都苦练勤悟,渐渐拳架大方 舒展,迈步轻灵,气势浑厚,流露出其沉稳的性 格。
为了让海翔能继续深造,后来,在祁和平 老师推介下,海翔在父母陪同下,拜访了著名的 太极拳大师王西安,决心得到大师系统教授和指 点。就这样,海翔周末假期一有空,就从焦作来 到太极拳故里温县,跟随王西安大师练拳。暑假 期间,为了系统学习,海翔远离父母,独自来到 陈家沟武校,吃住在校。武校的生活条件自然不 比家中,但海翔却耐得住寂寞,能吃得苦中苦, 每天挥汗如雨在烈日下和其他学员一起,招招式 式,悉心揣摩,白净的小脸居然被晒成了麦肤 色。一个假期,小海翔每天都挥汗如雨,没有穿 过一件干衣裳。这一切都被王西安大师看在眼 里,常夸小海翔懂事稳重,做事情有恒心有志 气。
也许是每天超大负荷的运动,有一段时间, 海翔练拳时老感觉膝盖处隐隐作痛。王老师忙带 他去医院检查,原来是骨膜发炎,王老师后来央 学员从国外给海翔买来昂贵的外用药,病很快就 痊愈了,小小的孩子心灵里,每每忆起恩师如山 的厚爰,内心都会充满了感动。
在恩师身边,海翔不仅结识了很多新学员, 而且,多次外出参加比赛,学习交流,开阔了视 野。习拳以来,先后在各类大赛中摘金夺银: 2005年获第三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选 拔赛男子A组陈式规定太极拳第三名;2006年获 焦作市太极拳剑锦标赛男子儿童组规定太极拳第 一名、太极剑第二名;2007年获第三届中国民间 武术名师名家研讨会暨精武杯第五届全国武术精 英邀请赛少年组陈式太极拳第一名、
太极剑第一 名;2008年获中国陈家沟太极拳邀请赛男子丁组 传统陈式太极拳一等奖、太极剑一等奖;2009年 获河南省青少年传统武术锦标赛男子少年组陈式 太极拳第一名、太极剑第二名;2010年获得了国 家二级运动员证书……
初三下半学期时,由于种种原因,海翔转 到了天津。异地求学期间,他学拳之路暂时中断 了,但是在学校,王海翔仍然坚持练拳,并把他 作为调整身体、休息大脑的好方法。而在校园 里,海翔沉稳大气、柔中寓刚的表演,让同学们 都啧啧叫好,但有些学武的同学却颇不服气。班 里有好几个练过散打和摔跤的都想找海翔挑战, 看看软绵绵的太极拳到底行不行。
为了改变大家对太极拳的误解,海翔毫不 畏惧,非常自信地满口答应了。比赛那天,好多 同学都来围观。最后,班里三个男生提出和海翔 挑战,开始时一对一,结果两招之内,都败下阵 来。后来,三个一起上。看着力量悬殊太大的
“三比一”,同学们都纷纷替海翔捏了一把汗。 海翔心里也颇为紧张,练拳不逞强,文弱的他习 武这些年来还真是没有和人如此较量过呢,何 况是三人,但他一脸镇定,面对直拳身子一例, 采、拿、肘、靠,一连串动作之后,三个人纷纷 抱拳求和,四个人相视一笑中,平息了 "太极拳 行不行”的纷争。自然,这次小试牛刀,使太极 拳赢得了同学们的青睐,有学生业余还跟海翔学 练太极拳呢。
浏览2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