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身法特点

拳经日:万法出于三体势,三体势人字桩,两手相连自磨 荡。“撑阴补阳,左右旋转,空有妙用”。熊鹰两仪,取法为 拳,阴阳暗合,形意之源。阴阳暗合就是借力,欲左先右、欲 上先下就是阴阳暗合。增大冲击力,发挥人体力学最大化。形 意拳“三桩、三拳、三式,一步足矣”。跟提步,半步拳。大道之简,两桩为熊形浑圆桩,抱圆撑力,以利弧旋打击 之威。鹰形三体势,三尖相照,正旋反裹,立圈拱圆,纵力撞 顶,圆转戳击。三拳就是“钻裹践”。三势就是“劈崩炮”。半步拳连枝 步。去如风,落如箭,抱钩旋击,打倒还嫌慢。

所有的拳道都是人体力学体旋、面旋、线旋的肢体技巧应 用。拉扎、缠绕、旋转、正斜变化,得手发力、硬打直进,是 强者之道。练速度、力量加旋转技巧,能易骨易筋得无坚不 摧,能高速得无快不破。打铁先得自身硬,否则会遇强自爆。 “裹臀犹如蛇蜕皮,发劲前顶如撞阴”。拳道三功五步即“刚 柔化”“站练推明打”。要知拳道理,首从推手对抗起。接手 凭眼,触手凭感。走圆拉涮,追赶击打。


  • .步法 形意拳的半步成拳步法是高级的,前进必后跟,后衬槐虫步,过步追打,出中有回,动中缩劲,盾圆回守,落 步有根,顺拗进退行,一寸、二践、三弓践,前进后退、左右 滑动,三角步动中转体旋转换位,两足永不交叉。随遇平衡, 弓箭步蹬地发力,健步如舞,步法劲力有“趟步、踩步、踏 步”,消息全凭后足蹬。



  • .劲力动步蹬地要打出地面上的反弹力。步紧跟“动 中缩劲”,动中发劲,能常蓄发机占先手。直线对折,出手如 蛇奔,圆弧发力,抱钩旋击C圆横如闪电C筋骨六合发力,腰 丹放射发力C

  • .随身 交手先把两手提起,虎抱头心起口出,拍位有 盾,正斜变化,就能起横不见横,落I瞋不见喉。肘不离肋,手 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就是“夹肋隆身”旋膀顺肩向前 发。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

  • .内外炼法 内五行肩胁要动,外五行要随。舌顶齿扣, 谷道内提,吸化呼发,含胸拔背,内劲要有外撑力,裹臀缩 丹,两胯根后抽,吸气胀肋。五趾抓地,前三后七,斜肩正 胯,圆裆扣膝,足根外磨。裹臀扣尾缩丹,抽胯开胸胀肋。吸 丹如角弓藏力。

  • .正斜钻翻钻翻万深机,正斜就是旋转变劲,就是阴 阳变化。缠绕顺逆变,直攻中门须功力,巧妙偏门把人欺,四 正四斜加旋转,斜身偏闪,应用就是圈化圆断“一正斜”,正 斜一动掌护肩,猛虎翻身金不换。阴阳相变奇正生,循环往复 无穷。

  • .明三体顾三门 三体一站天地明,挑天门,砸地门, 回环拍位封偏门。左青龙右白虎,狮子抖毛蛇缠手。论缠绕,讲钻翻,滚进滚出全尽然。有拳有洞,出手取胜。



  • .迎人夺势“跑场行拳,立决胜负”,虎抱头龙缩身, 侧旋顺手夺身,见手旋转步法跟,斜身偏闪抽刀迎,左右旋转 快如风。后手藏刀顺砍用,顺手夺身不留情。“正斜”奇正 变,阴阳两回头,化打一体不二,直者路近,圆者巧妙,曲直 相变。守住圆内自身角度,对敌就是胡劈乱砸,硬打直进,拉 扎戳击。

  • .棍法十字八道之用 “0”圆是自身角度,圆内的 “X” “米”是对敌角度。万拳归一圆当家,十字八道向外发。 十字阴阳回环手,“十”字形两手交,“八”字上下斜打,合 起来就是十字八道字形的对敌角度。拍为横,戳为竖,正反八 字回环圆弧裁剪手。起横不见横,落竖不见竖。圆圈内“米” 字形练出内缩外炸之威力。十字八道化为猫洗脸,拍位戳击闪 电手。圆断自顾,向外扩张放射发力旋击。

  • .出手用奇前虚后实,轻重互助,身正易转换,折叠 空间近,拍位手足奇,提足钩咬打伏击。下部钩咬上部发,师 法野性搏杀之技能。

  • .手足如意钩前三后七步法灵活,手如倒刺回如钩, 搭手借力触而发,化打不二难招架。内插外套,里钩外咬呼拉 裆,敌人不倒也心慌。足下老鼠钻裆,对方不倒也慌。

  • .身手足三法 身就腰臀之力,手能回环折叠,足有虚 实变化,动如不倒之翁。万法出于三体势,桩禅如树,灵应天 地,久站自明。手法出于十字插掌钻翻、缠绕、黏控、拍位戳 击,身法出于正斜动中缩劲,足法出于蹬踢钩咬,步法出于进 退顺拗跟步。

  • .拳道三境拳道刚柔化之功的极致就是明辨阴阳之 理,能以刚克柔,也能以柔克刚。方知拳道阴阳变化之理。 “形意神拳,腰弓身拧,体重上挂,身外求意”。“以意使形” 初境;“以形追意”中境;“身外求意”、凝神忘形、自然反应 之高境。理境、战境、变境,尽在闪念一动之中。

  • .悟道为拳在内化脑增慧,在外增大冲击力和人体力 学最大化。刚劲之用:道者反之动,阴阳两回头;直攻近取, 欲上先下,欲开先合,增大冲击力;开中欲合,钩中有刺,刺 中有回,练出开弓、拽皮筋、拉弹簧的两争力,能量储存待发 就是浑元争力。柔劲之用:弱者道之用,钻翻缠绕走圈化圆, 控手旋挂走偏门"二打一欺人之法c正偏互变,黏随脱打,能 掌中芝根、阴阳变化玩于股掌之间.形意拳是立圈枪技顶撞扑卷抢位之精,八卦是斜圈两仪刀 技让位之精,太极是平圈黏随引化剑技顺化之精。三拳均是 “圈化圆断戳击”。形意神拳,腰弓身拧,体重上挂,身外求意。斜肩正胯,形变藏力,弹力反崩,动中缩劲。顶棚摘豆角,上支下吊,着上沉下,横隔膜上练游身悬吊 功夫。形意拳纵向发力:腰力在臀尾,臂力肩胁,肘力在圆沉, 腕力按塌,双手发扑纵顶穿之力。粘身纵力在于追动中发力。横向旋转发力:抖绝发力方向与三尖不在一个垂直平面 中,身向前微弯曲。两手如握方向盘的力偶旋转。以对方重心 线为轴、以旋挂作用点到对方重心线距离为半径的扭矩使对方 旋动。走圆涮把,甩头让位,手上串子,脚下拌子。


        形意五行十二形内传练法

形意拳的练法精要,道法自然、师法动物、取法四象 (练精灵气,“钻裹践”老三拳)。形意拳身法总体取四象:鸡 腿、龙身、熊膀、虎抱头。鸡腿(足下单重、钻翻踩踏发力是“践”法之精)形意拳以“鸡腿”代之,人为万物之灵,但无万物之能。 “鸡腿”精义特点如下。

  • .独立守神 鸡有独立之能,当鸡处于静态之时,缩颈 含目,一腿独立,其重心上下如一。形意拳前三后七、天下无 敌、单重道艺、双重武艺。

  • .磨胫步 磨胫踝骨下,磨胫磨胫,意气相连声。行走 时肢体都向重心位置收靠,合膝独立,束身缩力,近合膝粘身 纵力。此为鸡行摩胫步,两腿掩裆、行步如剪,是携剪之技。

  • .进身法 鸡在疾速前行时是利用自身的前倾重心,也 有左右换步产生横冲直撞力,就像放在平面上的圆球,圆转无 滞,用一点力就向前滚动,就是先方后圆“随圆就方、圆行 方止”,尤如刹车惯性力。顺逐自然,快速流畅。在练拳时, 进步前要裹臀缩丹扣尾闾,把上下身躯收成圆形。骨盆向前移 出股骨所支撑的重心点,以头领身、重心前移,此时是蹬足进 身的时机,正如拳谱云:“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 此时掌握不好踩劲,蹬腿时就会把身体向上顶起,而不是水平 向前行钻挤。如果突臀挺腰,股骨与盆骨成上下一条直线,蹬 腿时就形成向上顶的劲力,而不是向前催动身体的钻挤劲力。

  • .落步时的踏踩法踩踏的消息全凭后足蹬,前趟后荡, 落步厚重如巨石落水,大趾领劲,足趾扣地,如车轮带动身体 向前碾压驱动移动,又可以猛然止步犹如刹车力。向前释放能 量。踩扑裹束抖,主要是踏踩法,踏在足跟,踩在足趾,两劲 不分要同时体现出来。“踏法”禁止用脚根墩地,脚落地时要 有向后的碾轧抓劲,膝向前顶,使身体向前涌进,劲力在于大 脚趾用意领劲的起落,落步的踩踏寸抖劲,有形为明劲,无形 为暗劲,肩部内旋外开,前发后靠,使身体前踩后挺(脖颈 后挺)。


龙身(腰臀背尾精灵之气,如龙虎有非人即人的 发力之能〕

在拳谱中龙行三折、斜肩正胯,“行如槐虫、起如挑担” 也就是腰臀“束展”发力之法。“龙身”的重要性体现出裹臀 缩丹、腰臀背尾发出“立圆”束展力,而不是“平圆”,就是 劲力的传导起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动则节节贯串,劲力 传导相随,腰臀发力是形意拳师法动物得“偏气之精”的特 点之一,因为龙为神物,变化莫测。人身脊柱的骨节、脊柱就 是一条大龙,在劲力的传导中如狮虎豹扑纵捉物,由脊柱传至 前(上)肢而到手要体现一个“立圆”。左右换步练出无形尾 巴,尾骨有小幅度左右摆动,能产生横冲直撞力。往返进退, 内裹外翻,起落钻翻。腰臀发力可谓:一身龙虎之骨任横行。

熊膀(两膀近中合力,是向前上方“钻”法之精)

  • .沉肩和扣肩、两膀“近中合力”旋膀顺肩 肩打一阴 反一阳,两手就在洞中藏。熊站立时两膀向下垂,摇动树木两膀由下向上直接用力扑纵钻击,熊的两膀靠得很近,紧抱脊柱使劲力向中心包裹严紧,劲力相合不散,用力时两膀直接发 力。因人的锁骨支撑两肩,使两膀分开外张,不能紧抱肋骨, 在向前发力时,两膀之力不能相合。形意拳必须含胸扣肩,力 到身前,两肘抱肋,出入不乱。“熊膀”的精义在于“聚中合 力”、肩打阴阳。



  • .竖项挺力熊有竖项御敌之功,站立时头总是向上顶 起,脖子伸直,以保持身体的直立及平衡。向上头顶项竖、向 下沉身;前踩后挺在于脖颈。


虎抱头(裹头护脑、顾打合一是虎鹰“裹”法之精)形意拳出势虎扑,两手必须提起,裹头护面,形成保护 罩。起手鹰捉时的形态称为虎抱头。虎威鹰猛,以爪为锋,在 出拳发掌时两肘合抱,裹顾头面发手戳击,顾打一体不二。练 法是:心起口出,内裹外翻,阴阳合十,人体内外五行,不顾 而自顾。守中用中不离中。有起横不见横之巧,落顺不见顺之 能。前不露手后不露肘,双腿弯曲、龙蹲虎坐,腰背收圆拱 力,蓄劲待发。前不露手是指前手不要超出前脚尖,后不露肘 是指紧贴两肋不超后背,拍位有盾任横行。

三尖相照形意拳要求“三尖相照”正旋反裹、食指拢神。是指: 手尖、鼻尖、脚尖相照。手尖的位置,如枪的准星,两眼向前 看食指尖能拢神聚意。脚尖与手尖上下在一条垂直线,“手不 出尖”是手尖不超过脚尖,只有“三尖相照”,方达射技之精。三尖加一尖,劲力不跑偏。斜肩正胯即尾骨尖与其三尖相 照,尾尖内扣、向上卷起与鼻尖呼应,胯部自然端正。裹臀缩 丹、斜肩正胯、手的起落、足的磨胫进退合于中线,尾骨尖与 手尖、足尖相照应,使两膀的裹抱劲力和两腿的剪子股劲力不 散。此四尖即划分出上下前后的十字中线,无论身体的动静皆 以中线为准。

道法自然,脚法动物,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人为万物之 灵,得天地站立之正气,十二形是师法动物,再兼得动物爬行 纵横之偏气c腰丹臀尾伸缩发力,裹臀缩丹,取其动物天性反 应灵敏之精义,五行一体,十二形一势,臀尾就是精灵气,生 了腰力,一动即是出势虎扑、起手鹰提,速度如闪电回击,目 不及瞬。

浏览37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