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散打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浅入深,循 序渐进过程,不但要有量而且要保质。从简单的基本功开始,通过各种素质 的提高,再学习复杂较难动作。一定要克服那种追求难动作、忽视基本功、 华而不实的心理。第一个动作还没有形成正确动力定型时,就学习新的动 作,好高鹫远,最后就形成一无所长,一无所精,欲速则不达,在实践中达不到运用自如、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丧失自信心。这就要求,学员在学习 训练时,一定要克服基本功难关。练功力时一定要克服皮肉筋骨疼痛等现 象。在训练中,教练员也要考虑到队员的心理,应尽量安排内容多样化,讲 解时,语言要简练、生动、主次分明,动作规范。“千里之行,始于足 下,”只有以坚实的基本功做基础,勤奋学习、刻苦训练,才能掌握散打的 高难技术。基本功的训练,也是队员意志品质的锻炼过程。散打训练既要巩 固基本功,基本技术,又要不断更新技术,既要有自己的“绝招”特长,又 要掌握技术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体现出博大精深、以长制短的方略。训练就 是打破一个平衡,建立新的平衡过程,故而,要循序渐进,稳步提高。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负荷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运动员有机体施加的训练刺激。它 主要表现在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是构成运动负荷的主要 因素。它们是运动负荷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有一定的量就有 一定的强度;反之,有一定强度的练习就有一定的量。有机体能承担较大的 强度,就能承担较小强度的较大的量,反之亦然。量的增加能为强度的提高 打下基础,强度的提高又可为量的增加创造有利的条件,两者相辅相成。在 安排负荷时,一般打基础阶段,运动量大,强度小,当形成正确动力定型 后,一般强度大,量适中,有时比赛前,既有大的运动量,又有大的强度。 但是一般来讲,在最大强度负荷量要小,次量大强度时负荷量中等,中等强 度时,用次量大负荷量;小强度时负荷量最大。当进行大运动训练量后一定 要放松;做大强度前,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受伤。教练在安排运 动员训练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施教,方能达到预期目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处置,就如同大夫治病一样,同是一种药,剂量的 大小和服药间隔时间长短效果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讲,剂量大而间隔时间 长,与剂量小而间隔时间短的效果也不一样。除了战术、技术、心理训练 外,教练员只有善于把握量与强度的微妙关系,才是一个高水平教练。第四节散打训练与竞赛应具备的条件散打技法,丰富多彩,要掌握运用达到较高水平,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身体素质素质是完成技术及动作质量的基本条件。在激烈的散打实战中,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做基础,就无法表现出技术动作,无法实现战术意图,在实战 中,就不能充分击打对方。(一)力量素质力量素质是指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它是散 打运动员的基本素质之一,它与其它素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力量素质的 好坏,往往影响到其它素质的发展,力量也是掌握散打技法、提高散打运动 成绩的基础。在武术中,向来就有“一力降十会”,“未习拳,先扎马”的 说法,这些都说明力量在散打实战中的重要性。在散打训练时,还要注意力 量与武术中“劲”的区别,力量多是先天所生,如“身大力不亏” “劲”才 是实战中的运用力量,劲的含义,既表现在速度、爆发力上,又表现在一定 的技巧上。散打技术中,尽管有“四两拨千斤”以巧制胜,但力量仍是个不 可缺少、忽视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施于技法的发挥与战术的运 用。力量素质又分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一般力量指在身体训练中,提高身 体素质所具备的力量。专项力量是为了提高专项水平,而所具备的力量,散 打实战中专项力量一般指速度力量。训练手段多采取深蹲、推拉杠铃、打沙 袋、打拳靶、腿靶等。(二)速度素质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和动作反应时间的总称。也可以理 解为人体(或身体的某部分)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速度在散打实战中极为重要,在实战中,没有反应的灵敏,移动的快 捷,动作迅速完成,就无法先发制人和后发先制。拳谚“出拳如打闪,回拳 如火烧,” “千招有千解,而快无解”,“拳打人不知,出拳不空回”。都 说明在施用技法时,动作要快。“步不快,拳则慢”,也说明身体的协调性 和步法的位移要快速灵敏。速度素质包括三个方面:简单和复杂的动作反应速度,即动作的反应潜伏时间。2.单个动作的速度,即在不加外部阻力完成动作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和加 速度的大小。3.动作的频率,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动作数量。速度素质的发展主要 是通过培养速度力量、动作协调性和其他能力来实现的。在实战中,若力量 性不足,协调性较差,技术招法动作不熟练,直接会影响到动作的速度。散 打实战速度的衡定、大小是相对而言的,不能用一秒钟移动多少来衡量其速 度快慢,而只能以对方速度的快慢来作参照物。衡量自己的速度是否快,主 要是动作反应速度和频率反应速度,若动作反应速度慢,就无法击中对方, 而频率反应速度慢,无法在复杂的实战中进行组合进攻与反击。在散打这个 复杂多变的动作反应中,要想得到提高,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训练中 模拟整个比赛的情况,系统地参加训练比赛,实战、空击、想象练习相结 合,以达到自动化程度。(三)灵敏素质灵敏,是指有机体快速、准确、协调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它是包括中枢 神经系统反应的敏捷性在内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的整体反映。它取决 于大脑皮层的敏感性,以及掌握技法、技能水平的高低。灵敏在实战中包括步法的灵活、身体的敏捷、战术技法的灵活运用,是 综合能力的反映。没有力量、速度、柔韧等素质做基础,没有技法上的熟 练。没有战术知识的培养和大脑思维的敏捷做基础,灵敏就根本谈不上,就 无法在实战中表现出来。(四)耐力素质耐力,是指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或大强度运动训练时,所持久的能力。散 打运动员所需的专项耐力有: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在散打运动中,不但要 表现出耐力的速度,而且还要表现出耐力的力度,由于散打训练和比赛的特 点,所需要的耐力多采取无氧耐力训练与有氧耐力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具 体方法有:在限定时间内不停地冲拳、击腿;根据散打竞赛每局时间做沙袋、跳 绳、空击、打拳靶、腿靶及800米全力跑等练习。也可采取变速跑等(五)柔韧素质柔韧,是指人体各部位关节的活动幅度和肌肉韧带的弹性、伸展性。散 打训练中柔韧素质很重要。一方面有了良好的柔韧做基础,在加大运动量或 强度时,不易受伤;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击打的幅度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能 够更好地完成高难动作的学习。根据散打训练的特点,提高散打的柔韧方法 主要有:压腿、踢腿、劈叉、控腿、搬腿、耗腿、下腰、甩腰、涮腰、压 肩、过肩等。在进行柔韧性训练时,既要循序渐进,又要压、踢和技术训练 相结合,突出速度和力度。二、技术基础散打技术是指在散打实践中,能够充分发挥人体机能,合理有效地完成 动作的技巧与方法。技术在散打实战中极为重要,若没有技术做基础,就谈 不上散打,只能是瞎冲乱打,有再大的力量也无法得到发挥。身体素质只有通过技术才能表现出来,技术在散打实战中是决定胜负的基本因素,是克敌 制胜、以弱胜强的关键。散打技术包括“踢、打、摔”。踢是脚上功夫,武术中讲“三分拳,七 分脚,” “拳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打,指上肢手法技击方法,主要是 拳法,既有进攻技巧,又有防守及反击方略。武术中讲“双手不离怀,看你 何处来”,拳法使用灵活、多变、快而预兆小,并且能够保持身体平衡和稳 固。摔法技术,是靠近对方后运用摔的技术进攻或反击对方的方法,拳谚 “远踢、近打、贴身摔”就是这个道理。散打技术主要是进攻技术、防守技 术、防守反击技术。

浏览31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