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时间 是指完成动作所需的时间,分为整体时间和局部时间两种。
动作速度
是指单位时间内身体及其部位移动的距离。如击剑中躯 体、脚、手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分别称为身体移动速 度、脚步移动速度、移剑速度。速度包括平均速度、瞬时速度、角速度等。
动作力量
是指身体或其部位在完成动作时克服阻力所用力的大 小,是内、外两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体的内力主要来自肌 肉的收缩力,关节的牢固力,对抗肌的阻力等;外力主要来自 体重和主动力的来源。它们决定着动作发出后产生的效果。外 力是身体能够运动的根本原因,如剑需要通过手臂肌肉的收缩进行轨迹运动,进而击中目标。身体移动主要依靠反作用力 来实现。
动作节奏
是指动作发出后呈现的规律性。节奏是一个综合性的要 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动作能够有效实施的 关键,在同属于某一动作之中,一个动作要素的改变必然引起 其他动作要素的改变。因此,在技术分析上要做到全面,注重 难点和关键点的分析,从而为技术提升创造条件。
(三)击剑动作的特征
对动作特征的分析主要看其完成的质量,进而表现出节 奏感和准确性。如直刺动作,前伸手臂和指尖控制的刺击动 作,取决于节奏的连贯、流畅性,以及对时间的掌控上。在动作 结构上,主要是从生理、神经、感知觉、心理状态上来分析的。
三、刺手及刺手前置技术
如今的重剑比赛,主要以刺手前置技术作为重要的得分 手段。虽然重剑的有效得分部位大,但只凭借单一技术动作也 很难拉开档次,而采用刺手前置技术动作,是因为它的速度
第三章击剑的技术和战术小,快,移动范围大,能够在交锋中占据主导地位。
(一)刺手技术与刺手前置技术的概述刺手技术的概念
对手以实战姿势主动暴露手臂目标,或用虚晃动作引诱 对手主动暴露手臂目标时,可采用常规的刺手动作,以对手的 手腕作为刺击对象,或用甩剑动作刺击对手的手腕。
刺手前置技术的概念
前置技术是运用决定技术前的技术,而刺手前置技术通 过假刺手试探、引诱对手,从而获得刺击得分的机会。
运动员以实战姿势开始,以躯干为平面,将平面前的部位设为前置点。
刺手与刺手前置技术的特点
刺手具有突然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是激烈对抗牵制对手 的有效手段。刺手需要根据角度,加以速度来完成,刺手前置 技术是将刺手技术作为试探对手的准备行动,为其他进攻动 作做以铺垫。
刺手前置技战术的动作结构
当挑引刺手未引起对手重视时,可采取武器相交进攻的 方式获得刺击对手的机会。
当挑引刺手导致对手后退并伴有防守过度时,可采用简 单或复杂进攻。
当挑引刺手成功引起对手进攻时,可积极反攻或后退 防守。
(二)刺手前置技术在实战中所起的作用
能充分发挥肌肉力量,获得更快的速度刺手分为角度刺和甩剑刺两种。从发力顺序上来看,甩剑 刺依靠的是肱三头肌带动前臂尺侧肌肉收缩,在收缩力的作 用下,手腕带动手指完成甩剑刺动作,也就是说,手臂积蓄的 力量全部作用到剑尖,以形成有力刺击。由于力的依次传递, 形成了一个用力的“鞭打”过程,使手臂肌肉群的力量得到了 充分地发挥。在重力的作用下,甩剑刺动作会获得动力加速度,使刺击动作更为迅速。出手刺时为了获得最佳的角度而采 取的手腕、手指制动动作,可提高刺击的准确度。
刺手前置技术是准备行动的重要手段在重剑比赛中,能够牵制住对手,或成功引诱对手,获得 有利的攻击时机,是前置技术实施后是否产生效力的衡量标 准。重剑前置点目标包括持剑手腕、前臂、腿和脚四个部位,或 分为上线和下线,将持剑的手腕和前臂作为上线,前腿和脚作 为下线。从运动员在场上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刺手和刺臂的前 置技术能够帮助其有效牵制对手,完成多种技术动作,实行有 效刺击。之所以挑引刺手能起到理想的刺击效果,源于它良好 的隐蔽性,而且动作幅度小,便于开展其他动作。相对于其他 技术动作,挑引刺腿、刺脚的前置技术很少用于进攻、防守和 反攻,这是因为两个技术动作的幅度大,容易暴露攻击点,不 利于展开其他动作。所以,比赛中的前置技术基本上都集中运 用在上线上。
刺手前置技术是引诱、快速制约对手的主要手段
重剑的有效攻击部位有很多,但却易守难攻。因此,有意 识地利用刺手前置技术来引诱对手,并根据对手的反应动作 以牵制对手,实现有效击点得分的目的,是隐藏自身攻击意 图,获得得分的重要手段。从实战情况上来看,运用刺手直接 得分的机会并不多,但通过刺手挑引对手出手、防返,进而实 现有效反攻的几率要明显比其他技术动作有效,因此,它也成 为了当前使用最多的得分手段。以女重优秀运动员仲维萍为 例,她在冠军赛的团体半决赛中,运用刺手及进行二次挑引的 成功几率达到了 80%以上,尤其是挑引刺手后完成的进攻和 防守动作已经处于一定的水准。在半决赛最后一场的关键时 亥人仲维萍利用刺手挑引获取了反攻机会,一举夺得了比赛的 冠军。
真刺假挑引或假刺真挑引令对手难于防御刺手与挑引刺手的不同之处在于刺手可直接获得得分机
会,而挑引刺手则是第二意图的准备行动。比赛中,任何微小 的错误都有可能给对手留下可乘之机,相反,有目的的诱敌深 入,则可获得得分的机会。所以,比赛中,为了占据场上主动 权,不妨将单一的刺手和挑引刺手结合到一起使用,如在对手 将手臂作为主要的防护对象时,可通过刺手前置技术打乱其 防守节奏,从而实施转移进攻;或在对手出手迟疑之际,运用 快速、准确的单一刺手向其发起猛烈地进攻;或运用真刺假挑 引或假刺真挑引使对手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创造有利的 攻击时机,从而获得比赛的优先权。
第三章击剑的技术和战术
刺手前置技术成功的原因
前置技术接第二意图所形成的攻击方式富于变化,因此, 对手在判断己方攻击意图上所耗费的时间将延长,而且也很 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挑引刺手的运用上,要求防守者对对方 的真假动作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从而能够灵活应对对手的攻 击,进而取得比赛的优先权。
当挑引刺手已经给对手造成一定威胁后,对方的攻击节 奏将受到干扰,一旦产生此种情况,对手很难组织起进攻,只 能跟随己方的节奏走,实现了牵制对手的目的。
因挑引刺手的突然性,所以,对手很难及时地做出反应, 进而导致对手的反应速度变慢,也就是无法跟上己方的进攻 节奏。挑引刺手接第二意图的攻、防、反也会分散对手的注意 力,使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而失掉场上的主动权。
刺手前置技术运用的条件与要求
运动员使用的刺手前置技术能否产生良好的效力,与其 具备的良好观察力和判断力是分不开的,通过观察对手的技 术特点,判断对手的动作规律,进而做出准确的攻防动作,是 取得场上优先权的重要手段。要想刺手前置技术取得理想的 效果,运动员不但要善于抓住场上自然出现的时机,而且也要 主动创造得分机会,制造假象诱骗对手主动暴露攻防上的不 足之处,是较为常用的手段。同样,保持良好的距离感对技术 动作的有效实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在距离不合适的 情况下盲目地向对手发起进攻,击中的概率将会很低。总之, 利用自己的专项力量掌控刺手前置技术,是保障该项技术收 到预期效果的前提条件。
击剑是一项技术细腻,战术复杂的智能运动,其技术动作 随着规则的不断完善而不断更新。如今的重剑比赛,对刺手前 置技术的运用已较为成熟,并成为运动员主要的得分手段。
四、准备姿势
(一)握剑
如今,击剑运动员主要使用的剑柄为枪柄,但也有少数运 动员使用直柄剑。手柄分左、右,枪柄有形状上的区别,但持剑 的方法大体相同。
持剑手作用的力主要靠大拇指和食指发出。大拇指和食 指叠加握住剑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压住手柄,使压柄位于手 掌根的中线处。佩剑的剑柄则位于小拇指的根部,掌心与剑柄 之间存有空隙,手腕保持一定的张力,有利于控制击剑动作。初 学者可采用直柄剑练习,有利于体会手腕动作。
(二)立正姿势
击剑运动员的立正姿势与一般的立正姿势相同,只是持剑 手在护手盘前的剑根处。击剑注重礼仪,所以,在赛前和赛后都 要相互致敬,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对武道的尊重。击剑敬礼, 一般由三个动作组成:
转身、侧立两脚成直角,脚跟相靠,手臂伸直与身体约成 45度角,剑尖指向地面;屈臂、剑尖直指向上,护手盘靠近嘴 唇;伸臂使剑平指向致敬者。
浏览36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