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是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正常人安静状态时的心 率平均若为75次/分左右(60~ 10。次/分),每分钟心率 低于60次为心动徐缓,超过10。次为心动过速.一般情况 下,心率与吸氧量呈线性关系,因此心率快慢能反映负荷量 和强度的大小。心率是探查运动员机能状态最简易的方法, 在运动实践中,常利用心率来反映运动强度,运动训练后恢 复情况,评定运动员训练水平等.在正常情况下,脉搏的频率和心率是一致的,在运动实 践中,常用测量脉搏的方法代替心率的测定。心率的测量方 法1.扪诊法:常采用槎动脉扪诊,颗浅动脉扪诊、颈动脉扪 诊、心前区扪诊。2.听诊法:用听诊器在心前区直接听诊。 3.心率遥测仪测定法。安静状态常采用扪诊槎动脉的方法, 运动后颈动脉扪诊法较方便,运动中采用心率遥测仪测定心 率比较准确可靠。在用心率监测运动效果时,常采用基础心 率,安静心率,运动中心率和运动后心率的反应情况进行评 价。基础心率:清晨起床前的卧位心率为基础心率,正常情 况下,基础心率在一段时间里稳定在一个水平,随着训练年 限的延长和训练程度的提高而减慢。基础心率突然加快或减 慢,常提示有过度训练或疾病的存在。基础心率的测定,常 用于运动员自我监督上。安静心率: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谓安静心率。在测 取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前,注意休息10~ 15分钟,安静心率多 用于与运动时的对照,看运动后心率恢复到安静时心率的速 度和程度,即可衡量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水平。运动中心率:运动中采用心率遥测仪测定,用于武术比 赏或套路演练中。运动中心率与负荷强度有关,测定运动中. 的心率时,同时要测定负荷前、负荷中和负荷后的心率。某 些武术项目的最大心率发生在负荷结束后,运动负荷后心率 的恢复过程,是评定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若无心率遥: 测装置,运动后恢复期的心率应采用10秒记数乘以6,以减 少由于心率急速减慢而造成误差。(二)血压血压;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它主耍是由心室收缩射血和小动脉外周阻力及大动脉弹性的 协同作用下产生。因此,血压的高低受着心搏量、心率、外 周阻力、大动脉管的弹性、循环血量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 内采用的血压计,有水银血压计、弹簧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 计,弹簧式血压计便于携带,但必须经常校正,电子血压计 的准确性不如水银血压计「在监测中,多数仍采用水银血压 计.正常人的收缩压为100 —20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 —80毫 米汞柱,运动员的血压,安静时比一般人低。对运动员血压 的监测,多设置在安静状态和运动后恢复期,实验室内进行 递增运动时,可以安排在运动中测定。清晨初醒起床时的血 压较稳定,若突然上升20%左右,持续两天以上者,可能是 机能下降或过度训练的表现。一般而言,收缩压是随运动强 度的加大而上升,大强度负荷时,收缩压可高达190毫米汞 柱或更高,舒张压一般不变或轻度上升或下降,血压出现梯 形反应和出现无休止音,可能是不良反应,但具体情况具体 分析,另外还要考虑年龄、性别、情绪、体位等影响因素.脉搏和血压两指标,由于操作简便,且对心血管机能情 况反映较敏感,在医务监督中是常用指标。五、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最大摄氧量系指人体在极限肌肉运动活动下,呼吸一循 环功能达到最高水平时,单位时间所摄取和利用的最大氧 量。最大摄氧量的测定,一般说,都是在专门的实验室用活 动平板跑台或功率自行车、台阶实验中进行。在实验室里多 采用一次性递增负荷至精疲力竭的运动实验。在逐渐增加运 动负荷的过程中,不断测量耗氧量,当负荷继续增加,受试 者心肺功能发挥到最高水平而摄氧量已不再增加时所获得的 摄氧数据,就是最大摄氧量。测试时,先要测取运动员安静 状态下的摄氧量,然后受试者根据自己体力水平选择适当的 速度在活动平板上跑3—5分钟作为准备活动,休息5 — 10分 钟让心率恢复到120次/分以下后,开始进行递增负荷试验。 在实验前检查好呼吸面罩,自动气体分析仪等仪器设备,并 启动各测试仪,预热一段时间,待一切活动正常运行后,开 始正式实验。当负荷增加而吸氧量不再增长时,可视为达最 大摄氧量。如果吸氧量未出现平台,而受试者已达精疲力竭 程度,则取最大值作为最大摄氧量,但同时相应的心率应达 到预计受试者年龄的最大值,呼吸商应超过1.00以上,或者 血乳酸应达10mM以上.实验证明,用踏车功率自行车作为 递增运动所测得的最大摄氧量,因受大腿局部肌肉酸痛的影 响,其所测得的最大摄氧量约低于活动邛板— 最 大摄氧量受民族、性别、年龄、遗传和训练等因素的影响. 从事耐力项目的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比从事其它项目的运动 员高。我国高水平太极拳和长拳类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也较 一般运动员高,各武术项目比较,太极拳类运动员的最大摄 氧量大于长拳类,而长拳类运动员又大于南拳.武术运动中,特别讲究呼吸方法与动作的配合,长期进 行武术运动,对呼吸系统有极好的影响,测试肺功能的指标 有:肺活量、肺通气量、摄氧量等。最大摄氧量是在运动下呼 吸一循环机能达最高水平时肺通气量和摄氧百分数的乘积, 因此,通过测定最大摄氧量。其他肺通气量、邮吸深度、 频率、摄氧百分数二氧化碳除数等指标也随之测出。最大摄 氧量是衡量运动员心肺功标的常用指标,评定运动员训练程 度时常采用此项指标日本学者地上晴夫曾根据美国心脏学会报导的最大摄氧 标准,制订出了日本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最大摄氧量标 准(VoSmaxml/Kgmin )提供大家参考。无氧阈指在递增运动强度时,机体由有氧代谢供能开始 大量动用无氧代谢供能的临界运动强度,常以乳酸浓度为4 毫克分子/升时所对应的强度(%Vo2max )表示。有人认为,最大摄氧量虽然是与从事耐力活动有关,但 却不是取得耐力性运动项目优异成绩的唯一前提,与最大摄 氧量有同等重要意义的还有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最大摄氧 量。一般以运动时从体内开始堆积乳酸为准绳,实际耗氧量占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率。由此引出了另一个概念:无氧 阈。认为最大摄氧量利用率和无氧阈是反映人体耐力性工作 能力的重要指标,武术运动对人体机能的耐力影响如何,除 测定最大摄氧量外,还应测定最大摄氧量利用率和无氧阈。 目前国内外普遍用下列条件判断无氧阈:(一)用肺通气量 和二氧化碳排出量的非线性上升;(二)氧通气当量的有规 律升高;(三)呼出气和吸入氧的氧含量差的降低不伴呼出 气CC)2含量的明显变化。以上第三种方法判定的无氧阈与血 乳酸测定的无氧阀最为一致。用无氧阈时的摄氧量水平或最大摄氧量利用率,AT时 的功率水平,可以评定武术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我国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无氧阈,男子 平均为72. 9%VO2max女子平均为73. 7%(\max,而按不 同项目看,太极拳的最大摄氧量利用率为78.2%VC)2max, 长拳为73. 0%VOzmax,南拳较低,为69. 6%VC^max。不 少学者认为,最大摄氧量的值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而无氧 阈值则受训练的影响较大。有研究发现,以耗氧量表示的无 氧阈值(毫升/公斤/分)如果每增加1毫升,万米跑的成 绩就可提高200秒。所以在耐力训练过程中,阶段性的测定 无氧阈,可以判断有氧耐力的增长情况,据此可调整训练计 划。这一方法也可供武术训练的参改。
浏览29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