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腿是散打训练当中必须要进行的一个步骤。无论是处 于何种训练阶段,拥有几级的散打称谓,都必须坚持压腿。压 腿同技术训练一样,也需要一个过程,尤其对初学者而言,切 不可为达目的而强行压腿。压腿在正确训练方法的指导下,一 般不会出现肌肉拉伤。压腿造成肌肉拉伤的主要原因是训练 时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为了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选用 正确的压腿方法至关重要,方法不正确,不仅容易出现肌肉拉 伤,甚至还会将腿压变形,如此一来,不仅影响身体健康,同时 也不利于技术动作的学习。压腿时,不可急于求成,应由轻到 重地进行,注意力度,如果突然加大下压力度,很容易将韧带 拉伤,影响训练速度。另外,踢腿时也不可用力过猛,应根据压 腿的程度,慢慢上踢。

在技术动作训练环节当中,要注意对身体易受伤部位进 行强化练习,同时注意肌肉放松。散打训练中,腰部是最易受 伤的部位之一,而腰部在整个技术动作使用当中却发挥着重散打和击剑的技术与训练要的作用,它是关键的发力轴点,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在训 练中要注意对腰部力量的训练。练习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活 动时间,结束后,先以轻量级的技术动作试探一下身体的承重 能力,尤其是腰部,如果没有不适感,可适当加大技术难度和 强度,此时,各个身体部位在前期的活动中已经得到了锻炼, 适应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一般不会发生意外伤害事件。力量练 习结束时,为避免肌肉的僵硬,可做一些辅助性的动作,如冲 刺跑、快速空击或沙袋练习等,这样可将练习中积蓄的力量以 另一种方式释放出来,实现力量的有效训练。训练结束后,进 行10分钟的肌肉按摩,以免肌肉酸痛。

在实战技术训练中,主要锻炼训练者的反应能力,以及塑 造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者的反应能力要达到一定的要求,然 后才能开展实战对抗演练。实战演练所选择的对抗对象要与 自己的水平相差无几,这样有利于培养自信心。如果初次对抗 的选手就比自己强大,那么,在对手实行猛攻战略时,你就会 产生一种畏惧心理,这样对以后的实战技术的发挥和提高将 产生一定的影响。

散打的教学与训练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地进行。 通过正确的指导和合理的训练,可使有机体在形态、生理等方 面产生一系列的良性变化,其过程是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 的积累。另外,运动员通过训练掌握基本的散打技术,并根据 实际比赛情况适时地调整战术,实现了训练适应比赛的目的。 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有可能因个人或其他原因导致训练者意外受伤,影响训练进程,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在此 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准备活动要充分。训练前进行20〜30分钟的准备 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准备活动不限制动作,可进行跑步、关节 操、热身操、拉韧带等内容的热身活动,能起到拉伸韧带,预热 的效果即可。准备活动要注意力度,活动幅度应由小到大,以 身体适应活动为准。有人一到活动场地就表现得异常兴奋,不 是蹦高,就是踢腿,这样很容易拉伤肌肉。在天气过冷或过热, 情绪兴奋或压抑时,准备活动更是必不可少,这一点对于初学 者尤为重要。准备活动不充分造成的损伤是任何人都不愿意 看到的。

其次,要遵守教学与训练的原则。散打教学与训练遵循系 统化、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原则。因散打运动本身所具有的 特点,运动员在学习和掌握基本技术的过程中,不仅要接受外 界施予的适应性改造手段,同时还要承受对抗中的“皮肉之 苦”,所以,在选择该项运动之前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并报以 持之以恒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一旦训 练者中途放弃训练,将引起严重的肌肉损伤。另外在训练的安 排上,要因人而异,做到科学、合理,循序渐进,深入细致地筹 划,从而使每名训练者都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完成训练任务。训 练中,不要在防守动作还没有形成“动力定型”前就开始进行 攻防实战训练;不要在倒地的自我保护动作尚未完全熟练前, 就开始练习摔法。抗击训练中,要从基本动作开始学起,同时 结合专项和非专项身体训练。攻防练习要遵循由轻到重、由易 到难的原则,当攻防动作已经可自主操作时,可安排小范围的 实战,以使身体机能逐步地适应实战,进而完成强度和运动量 更大的训练。

由于年龄、身体素质的不同,训练个体之间也存在一定的 差异,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与训练,不能 操之过急。在个体与整体水平都在逐步提升的情况下.以减少 损伤为基本原则,保证运动员训练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再次,提高训练水平。散打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和技术性, 因此,要求运动员具备全面的技术动作和战术打法,以及良好 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在日常的训练中,为了满足实战要求,教 练员必须严格要求运动员,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在比赛 中有出色的发挥。如果教练员、运动员不能做到严格要求,只 看重一时的胜负,那么,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将是任何人都无法 承担的。例如:有些队员技术单一,那么,在比赛中往往处于被 动局面,受伤的可能性很大;有些队员尽管拥有较为全面的技 术,但抗击打能力不足,也会令他丧失主动权,进而被动地挨 打,手、脚出现擦伤或挫伤的可能性很大;有些队员缺乏实战 经验,临场应变能力较差,易出现攻防的盲目性,在逐渐被对 手逼人绝境的情况下,丧失比赛的信心,有可能出现肌肉或身 体受伤的情况;有些队员在专项和非专项身体素质较差的情况下,随着比赛进程的推进,身体因力量的过多消耗而处于疲 倦状态,只能被动地挨打,毫无招架之力,这样如何能不受伤 呢?在实战和比赛中,因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造成的伤害也 偶有发生,但相比技术水平不精造成的伤害要小得多,如此看 来,只有提高技术水平和自身能力才是避免伤害的有效手段。

最后,加强医务监督。医务监督是防止运动员受伤,保证 训练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的有效措施。运动员可采用自我检 查的方法,即把训练、比赛成绩、健康状况等通过定期登记的 方法,判断训练强度是否符合身体状况。如果训练中受伤,需 要及时地治疗,并调整训练任务,以免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 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要配合医生工作,接受医生合理化的建议。 如果运动员受伤未愈仍要进行训练和比赛,则须经过医生检 查确定无碍后方可进行,如果强行进行,只能使伤病加重,不 利于后期的恢复和治疗。

第一节散打比赛战术总论

散打战术是围绕比赛规则和散打的运动特点,场上双方 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临场应变的对敌策略。

之所以称之为策略,是因为双方在充分发挥技术水平的 同时,通过计谋和行动占据场上的有利位置,从而为赢得比赛 创造有利条件。

在散打运动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 竞技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而凭借自身的有利条件和 技术水平获胜的情况已十分罕见。这主要是各国投入到体育 训练中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的结果。在科技的支持下,运动员 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幅度地提升,而在选手实力相当的状况 下,谁能够有效运用散打战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他在本场比 赛中的走向,是跌落还是称王,全凭他对战术的运用。与此同 时,心理、体能、技术、反应能力等也都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很好 的体现。

一、战术意识

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根据场上情况拟定战术目标,在比 赛中正确合理地运用战术和技术的一种自觉心理活动。它表 现为运动员自觉地随着场上的变化,随机改动自己的行动方 案,以充分发挥战术和技术。此种情况常见于复杂、激烈、紧张 的对抗中,它需要运动员有非常快速的反应能力、观察能力和 决断力。

散打比赛中,有些运动员在比分稍微落后的情况下,能够 利用有利时机给予对手重创,从而扭转不利局面,赢得比赛的 最终胜利。从中可以看出,正确而有效地运用战术确实能起到 “起死回生”的效果。即使对手也是一个善用战术的优秀运动 员,那么,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也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焦 躁,只有到了最后一分钟,你才算是真正的输家,因为,在瞬息 万变的比赛场,任何转机都有可能出现,记住,在比赛未见分 晓之时,输的一方并不一定是你!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战术意 识常与战术行动结合在一起。意识支配着行动,行动的结果又 反映着战术意识的强弱。

浏览33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