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的心能是智能、技能、体能的调节系统。虽然大家已 经注意到了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重要性,但在训练中落实时依旧 会感到困惑。究其原因,就是对心能具有的调节作用认识得不 够。运动员的心能包括情感和意志,在训练或比赛中,如果运动 员的意志和情感出现波动,则会对智能的表现、技能的选择与运 用体能的操作产生消极影响。由于心能可以释放出能量,所以可 采用多种手段来调动运动员的意志和情感,保证心能向正确的方 向调节,确保运动员正常发挥。
散打运动贯彻全面发展理念,要正确对待运动员竞技能力要 素“互为补偿”的现象。比赛中,“互为补偿"的情况是客观存在 的,比如运动员速度快,动作灵活,依靠灵巧的技巧和快速的移动 就能弥补力量不足的弱点。又如,运动员根据双方竞技能力要素 的优劣,扬长避短地制订出相应的方案。事实来说,“互为补偿” 与“全面发展”并不矛盾,运动员要全面发展,相应地也会提高“互 为补偿”的水平。
在训练中,与全面发展理念相悖的情况时有发生。主要表现 有注重培养力量型运动员,忽视技巧的存在,过于依赖力量,认为 只要打重拳、下狠腿,才能取得优势。有的注重培养技巧型的运 动员,而忽视力量的存在,认为多击中对方,如果技法打不到对 方,那么力量再大也无济于事。因此,要遵循全面发展的理念,既 重视力量又重视技巧,如果运动员技巧和力量都有提高,那么比 赛中自然会有进步。
散打训练中,“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差练什么"不仅是贯彻全 面发展理念的有效方法,还是检验运动员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 “缺什么补什么”是针对于竞技能力组成要素的数量而言的,散打
运动员的智能、技能、体能、心能中,每个结构都有各自的要素,每 一个要素又包括很多内容,对照这些内容逐一检查,如果发现哪 些内容没有涉及,就要在训练课中进行安排。
“什么差练什么”是针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组成要素的质量而 言的,组成要素的质量具有相对性和可变性。相对性是指与其他 运动员对比或者与自己相比,哪些方面有欠缺,就要加强该方面 的训练。可变性是指训练后,之前掌握不好的内容得到了提高, 甚至超过了其他掌握好的内容,这样之前掌握好的内容就成为掌 握不好的内容,又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散打训练中,可以在 相对性和可变性的训练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与升华。运动员水 平持续提高的过程,就是一个全面发展、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 过程。
(二)以攻带反
以攻带反是根据人体机能工作规律、散打运动活动规律、竞 技能力训练规律提出理念,它既体现出技法的先进性,又发挥出 以难带易的训练作用,还能促进竞技能力快速提高。无论训练情 况多么复杂,只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问题就会随之解决,以攻 带反的训练理念就很好地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
在技法的使用上,按动作时间的先后顺序和作用性质来区 分,主要有进攻、防守和反击三种形式。比赛中,率先发出动作击 打对手称之为进攻;面对对方进攻,为不被对方击中而采取的化 解动作称为防守;根据对方进攻的技法采取相应动作进行还击, 称之为防守反击或反击。以攻带反理念中,“攻”即主动进攻, “反”即防守反击,训练中要以主动进攻的技战术为核心,兼顾防 守反击的技战术练习。为了在比赛中有好的表现,结合对手情 况,既可以主动进攻,也可以防守反击。
散打技法的三种表现形式,对其进行比较,主动进攻最难,反 击次之,防守相对最容易。因为在运动员对峙过程中,在双方距 离较远,注意力高度集中,警觉度高的条件下,如果想击中对方, 对运动员技能要素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只要进攻未果,对方就 很容易进行防守和反击,因为进攻动作是对方进行防守或反击的 依据,进攻已经暴露了目标,为防守或反击提供了方便。
当一方发出进攻动作后,双方就改变了对峙状态。双方的间 隔距离缩短,已进入到直接攻击的范围,注意和思维更加明确,从 警觉状态转移到动作使用状态。拳法和腿法的运用都有一个过 程,这个过程从时间和空间上为完成反击动作留有了余地。可通 过观察和思维进行正确判断,再针对性地采取行动。虽然这个过 程的时间很短暂,但因为进攻是主动的,所以能做得到。如果对 手发出进攻动作,防守比反击更容易,只进行闪躲、阻挡、退让就 可以实现。这就是防守比进攻容易的原理。
从我国职业散打运动员运用的技术和掌握技术的发展过程 来看,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的表现形式。初级表现是运动员不 顾客观效果,盲目地使用技术动作;中级表现是以防守反击为主, 兼顾主动进攻;高级表现是主动进攻并兼顾防守反击,在进攻和 反击中都能有效击中对方。散打运动员的技术发展总围绕着以 防守反击为基础,向主动进攻为主的方向转变。然而,这个过程 十分漫长,从量变到质变。
究其原因,在主动进攻的训练中,如何能够击中、摔倒对方, 需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付诸辛苦的努力。首先进攻 技术涉及人体机能工作规律、运动项目活动规律、竞技能力训练 规律,对人的要求很高。教练员对主动进攻中击打、摔倒对方规 律的理性认识有多深,运动员训练的科学程度就有多高;运动员 训练的科学程度越高,比赛中主动进攻击中、摔倒对方的成功率 就会越高。其次是主动进攻技术的掌握难度很大,每一次运动员 完成进攻动作,对竞技能力的综合运用要求很高,一项环节的不 成熟都会直接影响主动进攻的质量和效果。
散打技法的进攻、防守、反击既是矛盾的对立也是矛盾的统 一,三者间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尤其是防守和反击是完全依 赖于进攻的。每回合对战中,如果运动员的进攻直接击中或打倒 对方,那么就不存在防守和反击,只有进攻未果情况下,对方才有 防守反击的机会。从上述规律中可以得出结论,提高运动员主动 进攻的能力是散打训练的主要矛盾。解决进攻这个问题,防守和 反击的训练就相对容易了。因此,提高运动员主动进攻的成功率 是训练的永恒主题。
以攻带反的训练理念不仅体现技法的先进性,更重要的对运 动员竞技能力的组成要素具有提纲挈领作用,促进全面发展。因 为要想在比赛中通过主动进攻击倒对手,对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组 成要素的综合性要求很高。在智能训练上,观察对方的距离是否 进入到攻击范围内,观察对方姿势状态的薄弱环节,寻找恰当时 机,始终观察对方的企图,思考本方选择的技法,做出动作时,通 过记忆从“武器库”中调取所需要的动作,动作做出后判断对方会 怎么回击,等等,都需要通过智能训练来完成。
首先,从运动员的技能方面来讲,每个技术动作都要做到精 益求精,特别是预备法,头部做到中正安舒,不能抬头也不能低 头,脚尖的角度要正对对方,如果前脚尖过度内扣、后脚尖过度外 摆,就做出了鞭腿动作的前兆,等于提前暴露了本方的意图,就会 使自己的进攻动作很难击中对方。其次是运用技法如果想有效 击中、打倒对方,在时机、技法、部位的选择和运用上、击打的技术 动作上,都不能有任何瑕疵,要做到无懈可击,而且动作必须达到 条件反射自动化的程度才会达到效果。
从运动员的体能方面来讲,“快打慢”“重打轻”是动作的基本 规律。因此,散打的体能训练中,对位移速度、反应速度、绝对力 量、速度力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发出动作的时机非常短暂, 时机出现之时进攻动作必须到位,否则就无法击中对手甚至被对 方反击击中。绝对力量在摔法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力量大、技 术熟练就能突破对方防摔、反摔的极限,将对方摔倒在地。速度 力量在拳法、腿法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击中对方必须达到力 量要求才能得分。击中的力量越大,具有的威慑力就越大,不但 能打击对方的心理,瓦解对方的意志,甚至可以直接让对方受伤, 直接获胜。
从运动员的心能方面来讲,首先,运动员的内心必须要坚定。 面对强敌,如果优柔寡断,不敢出手,信心不足,想进攻又惧怕对 方反击,就会影响本方进攻的质量。坚定信心并不是逞匹夫之 勇,盲目地乱打一气,而是按照进攻的章法坚决出击。主动进攻 技术掌握得越好,动作质量就越高,成功率就会提升,运动员的信 心自然会越强。其次,运动员要形成主动进攻的意识,具有强大 的进攻欲望,又有发动进攻的能力。最后,运动员在进攻中要有 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精神,以顽强的意志
浏览3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