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习武了解武术哲理,进而领悟中国古典哲学,这是 许多外国习武者的一种热切追求。一位酷爱太极拳的法国朋 友的话语,使我久久难以忘怀。这位朋友说:练太极拳不能 不了解《易经》。如果只会打拳而不懂得太极是什么,那就太 不够味了。这番话语道出了不少外国朋友的武术意境。是的, 好多个拳种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闪烁着中国古典哲学的光 芒。有些拳种甚至连它们的名称都带有哲学色彩。如太极拳、 八卦掌、五行拳等等,都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太极说、八卦 说、五行说有着不可分割的因缘关系。中国古典哲学对武术的渗透,归结起来是两个方面。一 是从本体论来说,古代天人合一观念对武术影响至深「天人 合一”认为人和自然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不违自然。武 术家在练武中努力使人体与大自然这个客体一致起来,人体 锻炼要适应自然客体,顺乎自然客体。天人合一观念在多个 拳法理论中都有所体现。二是从方法论来说,中国古代朴素 的辩证观点在武术中运用甚广。保存了中国古人的一些科学 思想和辩证观点的《易经》,把千变万化的复杂事物抽象地概 括为阴阳,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任何事物都受阴阳这 个总规律的制约。武术家借用阴阳之说,引发出一系列阴阳 对应的武术概念,如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虚实并举、形神 兼备,等等,成为习武者的恪守准则。

武术在中国绵延数千年,它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上,因 而在当今世界上众多的体育项目中,武术是个更富哲理的运 动。当然,中国古典哲学中宣扬神学、天命、迷信之类的非 科学思想,是今天中外习武者所应挨弃的。在武术中有个值得世人注意和重视的现象,就是不少武 术拳家同时又是中医家、气功家。我很推崇明末清初的一位 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傅山,常向中外朋友作为例子介绍。傅 山博通经典、诸子和佛道之学,兼工诗文、书墨、金石,还 擅长中医。这位博学多才之士,还是一位杰出的武术家。在 他的诗文和医学著作中,关于打禅练功,以气功治病的记载, 屡见不鲜。可惜,历史上的文士学者往往忽略了他擅长武艺, 对他重武、练武、传武之事几乎无人提及,其实,古往今来, 精通武术,又擅长中医者比比皆是。今人已故的老武术家王 子平先生,其艺威震武林,他的伤科医术也很精湛,曾任上 海中医学会理事和伤科学会的副主任委员。曾参加过1936年 柏林奥运会的武术家郑怀贤教授.,他以伤科名医蜚声海内外。 他生前所写《正骨学》、《伤科诊疗》、《伤科按摩术》等书成 为宝贵的医著。可以说,中国民间的武术家几乎都懂得一些 伤科医道,诸如推拿、正骨、指法、按摩,等等。

武术与中医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生成、发展起 来的。其基础理论如天人合一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 腑学说、经络学说等是相通的。同属中国人体文化的武术与 中医,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上,互相渗透,相辅为用,以致使 武术的一些拳种具有防病、治病的功能,而形成武术养生学 和武术医学。欣闻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有识之士也举办了武 医学校,这是令人鼓舞的。我衷心祝愿随着武术走向世界,武 医也能成为武术的一个分支在异国他乡生根开花。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一书中,对古代希腊的人体美 和体育美泼墨良多,有不少生动的描绘和精辟的论述。体育 与美自古相连。古希腊把裸体运动当作人体美的最佳体现。但 是把体育作为美学的一个确定领域,形成体育美学却是本世 纪的事情。在中国,古人很早就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审美意识。 《诗经》里不少篇章都有歌颂人体美的内容,以高大、壮艰、 有力、健康的硕人为审美标准。武术是中国古代富有民族审 美文化特色的一项活动。武术表演中,以踢、打、摔、拿、击、 刺等攻防格斗动作组成的拳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它所 表现的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舒展大方,节奏鲜明等将征,以 及手、眼、身、法、步等,都体现了中国古老文化之美。但 是,仅仅看到武术的技术美、动作美、形体美还是不够的。中 国武术讲究“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要 求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所以武术还具有深邃的内在美。

由于武术的形式美与内在美俱备,它就以巨大的魅力吸 引着文学艺术领域的作家来运用和发挥武术的美学功能。在 中国,从反映公元前十一世纪武王伐纣的《大武乐》起,武 术就渗进文艺,以后逐渐成为中国古典音乐、舞蹈、诗歌、戏 曲、小说、杂技等的题材。在中国有武舞、武乐、武戏、和 武侠小说等古老的文艺品种,到现代随着新的科技文明的发 展,又有武术电影片、电视片。这在世界文化史和体育史上 是一种罕见的现象。欧洲曾出现过骑士制度,盛行于十一至 十四世纪。后因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射击武器的使用,骑士 制度渐趋没落。在骑士制度盛行时代,曾出现过骑士文学,对 以后欧洲诗歌和小说的形成有过较大影响,但也早已衰落。塞 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就是讽刺骑士制度和骑士文 学的世界名著。可是,中国的武侠小说,从晚唐时期出现创 作高潮起,延续一千多年始终不衰。到了今日,不论在中国 大陆或在港台,武术小说和武术片的创作源源不断。自然,武 术小说的创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小说界和武术界加以关 注和解决。但是这种文学形式是难以泯灭的。武术在文学艺 术领域的折射,使武术文化多姿多色。我想旗着武术作为一 种健身和竞技的体育运动逐步走向世界,作为具有丰富、博 大内涵的武术文化也会传播到世界各地,使世人乐于以武术 健身,又从武术文化中得到精神享受,让武术的魅力充满人 间。

浏览35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