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医学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三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脏腑器官,而是用 以划分人体部位及内脏的特殊概念,一般有上焦、中焦、下焦的说法,将人体重要 的内脏器官分成上、中、下三个生理病理区域,并各有其生理功能特点:“上焦如 雾。”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主宣发,将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 如雾露一样可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中焦如沤”,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 以化气血;“下焦如渎”,主分别清浊、排泄尿液与大便,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 特点。传统武术养生方法集萃因为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也是气化的场所, 所以,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什么是气?气是由三部分 组成的:先天之精华、水谷之精气,还有人吸入的自然界的精气。我们形容一个 人活着,就会说“还有气”,也就是说,“有气”是人活着的标志。正因为如此,希望我推荐给大家的“六字诀”养生功法中的“嘻”字功能够引 起大家的注意,提高大家的生命质量。练习方法:自然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两手由小腹处抬起,手心朝上,指尖相对。慢慢将双手提至膻中穴。两臂外旋翻转,两手心转向上,指尖相对,并向头部托举。同时,两唇微 启,呼气念“嘻(xi)”。吸气时,两臂内旋,两手五指分开,手指向上由抚摸面部而下。至锁骨处,手指转向下抚摸,经乳头一直滑至胯根至腹股沟。双手重叠,覆于下丹田。再重复做6次,调息,恢复预备式。行功要义:三焦是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互相沟通形成的通道。有通行元气、运 化水气的功能。气机的升降出入、津液的输布于排泄、元气的通行都有赖于三焦 的通畅,所以若三焦的气机发生阻碍,对于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与精气水液的运 行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在练功中要做到关节肌肉尽可能地放松,身体各个部 位放松了,气就自然顺畅,肌肉筋骨全部松开,就自然达到了 “气遍周身不少滞” 的要求。松是舒展,而不是软和缩,形体疏松,气自顺通,从而达到体松、意静、气 运自然。静是由定中产生,神不外驰,精神内守,静了以后才能安心,心安以后才 能达到充分发挥调整肌体自然平衡的本能。静,并不是思想静止。练功中要求 神不外驰,集中注意力,以一念代万念,排除外来的一切干扰,不要过分紧张,强 求入静。十一、治疗关节炎的太极养生功法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一生只住在一个城市里了,上大学、工作调动、出差、旅 游,南方人到北方,北方人去南方,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因为不同地域的 城市,空气湿度不同,很容易让人患上关节炎。所以,在颈椎和肩的病症之外,我 想特地给大家谈谈关节方面的病理常识。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在我国关节炎患者估计有1亿以上,且人 数还在不断增加。关节炎有100多种类型,影响着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也不例 外。其中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痛风关节炎四种。 引起关节炎的原因有很多,如细菌感染、骨关节病变、自身免疫、新陈代谢障碍、 外致力性创伤等。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常说的老年性关节炎、增生性 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病都是指的这种病。最常发病的 部位是膝、手指、颈、肘、肩关节及腰椎等处。其患病率随着年龄而增加,多见于 肥胖超重的中老年人。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半数患骨关节炎,65岁以 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骨关节炎。我们再来讲讲风湿类关节炎。风湿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虽然仅一字之 差,又都有关节疼痛症状,却不能混为一谈。风湿性关节炎为风湿热的表现之 一,寒冷地区绝大部分是这类病,多见于成年人,而类风湿关节炎属热痹证范畴, 即使有畏寒症状也是真热假寒或里热外寒。外感六淫诸邪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 的外部因素,而肝肾气血亏虚,正气不足才是其发病的内部原因。最后,痛风性 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 及炎性反应,多与遗传、饮食和药物因素有关,多见于脚趾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 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在众多部位的关节炎中,尤其是膝关节炎症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最易影响一 个人生活便利的关节病。现在,我们就针对膝关节炎症,把治疗关节炎的太极养 生功法告诉大家。传统太极拳动作舒缓,神形合一,可以改善肌肉功能,提高身 体平衡性和灵活性,有助于膝盖的自我修复,有效缓解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研 究人员曾对一组60多岁的膝关节炎患者进行12周跟踪调查,让其中一部分患 者每周打两次太极拳,每次半小时;另一部分患者进行等量常规拉伸练习。这些 患者关节炎病史均超过10年。结果发现,坚持打太极拳的患者关节疼痛明显缓 解,身体机能获得改善。练习方法:1.拗动六环功并脚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两掌心贴近股骨外侧,头顶正直,舌抵上腭,体 重平均在两脚,摒除杂念,使身心达到虚静和松空。两眼平视,松肩垂肘,两臂左传统武术养生方法集萃右展开,向前上划弧,至胸前两掌相合,两手心劳宫穴相贴,但勿用力,意念在两 掌掌心。两掌向左前上围绕头顶划第一个圆弧。视线要始终注视手掌运动方向, 在两掌向左侧运动时,腰胯要向相反方向右侧拗动,两掌转到身体右侧时,腰胯 尽量向左,运动当中手掌与腰胯运动方向始终相反。头部第一个圆弧划完后,两掌回到胸前,屈膝蹲身,两掌继续绕膝划第二 个圆弧。划完膝部第二个圆弧后,腿也随着直起。两掌经小腹前绕胸部划第三 个圆弧,划完两臂向前伸直,停在小腹前。左掌翻转向上,左肘曲向左后,两掌向左划第四个圆弧,高度在左胯上方, 右前臂紧贴左肋。然后两手大指转向上,转腰两掌回到中间。右掌翻转向上,右肘曲向右后,两掌向右划第五个圆弧,高度在右胯上方, 左前臂紧贴右肋。然后两大指转向上,转腰两掌回到身体前面,两臂向前伸直。收功,小手指分开,无名指分开,中指分开,食指分开,大指分开,松肩垂 肘,两手自然落于身体两侧即收功。上述为1遍,此功反复做6遍。膝踝放松功放松站立,两脚并拢,屈膝蹲身,两手内劳宫紧贴两膝盖上,意念膝关节沿右 脚大趾、小趾、右足跟、左足跟、左脚小趾、左脚大趾划圆弧,顺时针转36圈,再向 相反方向逆时针转36圈。热灸膝眼功平坐于椅了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躯干正直,全身放松。用艾卷(针灸科灸 穴位用的中药房有售),点燃,离膝眼下3〜5厘米处,对正膝眼灸,膝眼内热了可 将艾卷稍离远点。每次灸15分钟。站桩排湿功开脚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臂自然松垂,头顶正直,舌抵上腭,体重平 均在两脚,全身放松。两臂侧平上举至体侧45。,手心向前,手指展开,自然伸直, 意念想十个手指。每次站20分钟,每天早晚各站1次。双膝下跪,最好是在木板床上,用膝盖走路。不适应膝盖走路的人,可以用 两手扶着床,爬行运动。一天需习练30分钟左右。这套功法虽然姿势不雅,看 起来也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但它有效。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爬行动作,膝关节容 易损伤,最好膝关节佩戴加厚型护膝,这样比较软,避免关节磨损。另外,注意膝 关节的保暖,不可温差较大,需要长期锻炼,才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十二、治疗失眠的太极养生功法俗话说:“一夜不睡,三日不安。”睡眠被认为是恢复人体力和脑力,消除疲劳 的最好的方式。此外睡眠还可以帮助完成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 疫能力,保证我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可是,随着工作事业、家庭孩了、人际往来等 因素的影响,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长期受到失眠的困扰, 而且发生恶性循环。失眠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心理生理性失眠。当我们背负了过大的心理压力就会造成心理性 失眠。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再睡。如果这种现象不超过三 周,那么就属于暂时性心理生理性失眠。第二类为神经症性失眠。这类失眠常伴有多梦、头痛、头昏、心悸、气短,精 神易兴奋、易疲劳、脑力减退等症状。第三类为精神障碍性失眠。这时失眠症是由很多精神障碍性疾病引起的, 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某些人格障碍等。这样的情况最好在家人的陪伴下到 专科医院,如精神病院诊治。第四类为躯体疾病引发的失眠。身体不舒服时很难入睡,心脑血管病、消化 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一些过敏性疾病,肌肉、关节的炎症,都可不同程度地 引起睡眠障碍。要想解除这类失眠困扰,最好是先治好身体上的疾病。当发现自己不管出现上述哪一种失眠症状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尝试提前治 疗,并辅助太极拳功法练习,来防微杜渐,以免让轻微的失眠发展成重度失眠。大 家肯定很奇怪,究竟是套什么样功法,有如此神奇?其实我们就是在太极拳的基础 上简化一些动作,针对城市人的生活状态,对调解神经结构而创造的太极拳动作。
浏览3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