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笔者曾寄语武术界“扬武举文”以作共勉。之所 以提出“扬武举文”,是因为越是深入武术世界,越发感到中 国武术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也是因为同世界武术界接 触愈多,愈益感到外国习武者潜在心底的声音,即对中国武 术文化的呼唤。“希望中国派个少林武术团来,除了表演少林拳,还请向 法国公众介绍少林武术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与中国古代 医学的关系、与中国古代宗教的关系这是巴黎人类博物馆 两位学者同我谈话时提出的。“有些学生学习武术仅仅是为了学习武打和格斗,而对真 正的武术精神,即武魂,却产生了迷茫。所以,我下决心带 一部分学生来到中国,以便帮助他们寻找真正的武术传统、文 化、哲学和精神,进行武术寻根这是美国纽约“现代武 士”学校校长在访问中国后所写文章中耐人品味的话。还有 许多类似来信,都表达了各国习武者向往武术、追求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的心声。绵延几千年的中国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 育下发展过来的。尽管多次遭到封建统治者的禁止和压制,但 它不仅没有夭折、泯灭,相反却在民间得到了繁花似锦的发 展。这说明武术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浓烈的吸引力和强大的生 命力。如今流传于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 武术,凝结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各民族的智慧和文化。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 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上所获得的一切能 力与习惯。如果借用这个文化定义来解释武术,可以说中国 几千年的历史中,武术吸收和渗透了中华民族的某些知识、信 仰、艺术、道德、法律和风俗,形成了符号化的套路和物态 化的器械以及制度化的武举制和比赛制。从武术的形成、内 容和方法上,都体现着中国古典的哲学理念、美术观点、伦 理道德、兵法思想等等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心的朋友会注意 到,现今外国的习武者和武术团体,不只习练和教授中国的 武术技术,而且孜孜以求地追索中国文化。把阴阳鱼或八卦 图案定作武术团体的会徽或标志者有之;武术馆校悬挂反映 中国文化的书画和匾额,摆设中国的刀枪剑戟、武术服饰者 有之;习武的人穿着印有太极图、八卦图以及龙的图案背心, 脚穿中国“功夫鞋”者更是比比皆是。这些现象使人对武术 产生一种深奥、神秘的感觉,也折射了武术文化的丰富内涵。
起源与发展武术文化同其他人类文化一样,有其萌生、发展和推陈 出新的历史过程。如果从武术的萌芽说起,早在原始社会人 们在同大自然搏斗中,为了猎取兽物作食作衣,为了抗拒野 兽侵袭和自然灾害,就出现了原始形态的“武术”。在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频繁的部族间、国家间的争战中,作 战的武器和技术也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众多的条件。应当说,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武术是混合于军事作战技术之中,是为 战争服务的。但是,即使在奴隶社会,为了作战取胜不能不 进行讲武授武,这就是古书里说的:“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 三时指春、夏、秋,一时是冬,“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 武工古代祭天地、祭祖先等祭祀活动甚多,还有不少宗教活 动和娱乐活动都离不开武。当时武与舞难分,于是武舞开始 出现。这种原始的军事技术,对后来武术套路的发展有一定 的影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各地诸侯都提 倡拳勇技击的武功。春秋时期为了交流武艺,每年春秋两季 集中武艺高强的人来比武,这就是“相搏”。当时既有两人对 抗的相搏格斗,也有为相搏打基础的单人练习,后来演变为 武术套路。到了秦代(前221〜前206), “手搏”比赛又把相 搏向前推进一步。此时,除了单练套路又出现了对练套路。受 秦代的影响,汉代(前206〜220)的武术套路在形式和内容 上都有新的发展,并且出现了模脚动物动作的象形拳种。汉 代是武术大发展的时期,“武艺第筋名称就是从汉代开始使用 的。汉代武艺的特点是体育性质比较明显,并形成了多种技 术风格。唐代(618〜907)开始实行武举制,订出了选拔力 士的应试标准,并用奖赏和授予称号的办法鼓励练武,这对 民间练武活动是一大促进。进入宋代(970-1279),为御外 侮,尚武之风甚浓;官方建立了武学,由知兵法、精武艺的 人担任教师。此时民间武术组织的“社”大量涌现,“弓箭 社”、“锦标社”、“英略社”等是当时颇负盛名的练武社团。宋 代的套路技术已比较完善,每练一套要有起势、收势,其中 都有以手示礼的礼仪。及至明代(1368〜1644),武术大兴,当朝的名将戚继光等还写下有关兵法武术的书籍。清代(1644 〜1911)初期虽然严禁民间练武,但扎根于民间的武术,在 秘密的“社”、“馆”中得到传播。拳术在明代有内外家之说, 后来又有南派、北派之说。清时民间拳术派别林立,流行的 套路有几百种之多。
纵观历史上的武艺是同历代统治者的征战分不开的。尽 管民间把武术作为强身健心、自,卫防身和反抗封建统治者的 手段,但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体育。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 前,可以说武术处于江河日下之势,尽管不少仁人志士为武 术奋斗一生,但仍不能挽回颓势。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才 得以新生。武术和武术家的地位提高了,武术的糟粕被剔除 了,武术的不足也被补充了。今日的中国武术正在向规范化、 科学化大步迈进。大量埋藏在民间的拳种套路和技术被挖掘 整理出来。前几年在中国国家体委的倡导下,调动了八千余 人的队伍跋山涉水,深入各地民间挖掘整理了一百多种拳系, 编成的《中华武术拳械录》正待出版。为了弘扬武术这份中 华民族的宝贵文化,1985年中国正式展开了向世界推广的工 作。令人可喜的是,1990年在北京举办的亚运会上武术第一 次被定为正式比赛项目,展现了它的雄姿。同时,国际武术 联合会也正式成立,从此开始了武术走向世界的新里程。
浏览30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