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王廷创编太极拳的思想基础 陈王廷自幼立志报效国家,青年时 曾到开封参加武举考试。但由于社会黑暗,考官不公,考场上,陈王廷 怒杀鼓吏,受到宫府通缉;后来,反明顺清的好友李际遇反被清顺治皇 帝杀害。这些坎坷的遭遇,使他精神屡遭重创。加之明清交替时期,时 局动乱,政治荒芜。他深感身怀绝技,却报国无门,胸有大志而仕途断 望。于是晚年,他隐居乡里,以《黄庭经》为伴,潜心收集、研究民间 武术。在家传108势长拳和自己青年时创编的太极养生功的基础上,陈 王廷根据太极文化的阴阳转换之理和《黄庭经》等导引吐纳之术以及中 医的经络学说,将戚继光等众家武术之长融会贯通,加上自己平生习武 所悟,创编了太极拳。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陈王廷长短句中“闲来时造拳,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一语,正是他嫉恨世道,发 奋造拳遗世的心态写照,复杂的心情成了他创编太极拳的思想基础。
12
中 国 功 夫
所以,陈王廷以其文武兼备的整体素质,在进步的宏观社会文化氛 围和特殊的微观地域文化环境里,以易理和《黄庭经》所蕴含的养生哲 理为指导,以家传108势长拳为基础,在晚年复杂心态的驱使下,将一 生所学所得倾心于造拳,对当时盛传的其他各类拳法进行概括和总结, 顺应当时提倡规范武术套路、强身健体的形势,创立了能够涵盖诸多拳 法精华的,集攻防技击、修身养性、养生健身为一体的新拳种,先后创 出了五套拳、五套捶、双人推手、双人粘杆及刀、枪等套路,形成了太 极拳的早期拳架。随着太极拳的发展衍变,流派纷呈,人们为了便于区 别各流派,将原创太极拳称之为陈氏太极拳。
第四节专家眼中的太极拳
多年来,关于太极拳的源流问题一直是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有说太极拳由唐代许宣平所创;有说是宋徽宗时武当山丹士张三峰夜梦 玄武大帝授拳,创造了太极拳;还有说是元末明初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 创;也有将宋代的张三峰与元末明初的张三丰混为一谈的。更有一些关 于太极拳之书籍,将宋时张三峰丹士创内家拳之说演变成了元末明初的 武当山道士张三丰创造太极拳。为此,从民国年间开始,众多著名中国 武术史学家、武术研究者对陈家沟进行了慎重的考察和论证,最后得出 的结论都一致认定陈家沟是太极拳发源地,陈王廷是太极拳创始人。
中国武术理论家陈泮岭考察认定,陈家沟是太极拳策源地。陈泮 岭(1891〜1967),字峻峰,河南西平人,自幼好武,早在1920年就在 河南开封发起创办“青年改进俱乐部”,提倡武术。曾先后任民国政府 河南国术馆馆长、中央国术馆副馆长、教育部及军训部国术编审委员会 主任。他在“二分水利、一分党务、二分教育、五分国术”的生涯中, 对于太极拳流派所形成的架构和源流,也进行了长期的考证和研究,并 于晚年编撰了《中华拳术太极拳教材》一书。他在“自序”中写道: “余自幼从先父习少林。民初,从李存仪及刘彩臣两先生习形意,从佟 联吉、程海亭两先生习八卦,从吴鉴泉、杨少侯、纪子修、许禹生诸先 生习太极。民国十六七年间,复至河南温县陈家沟,研究陈家太极拳。 太极拳之盛行于国内者,有杨家、吴家、郝家。而吴家之太极,出于杨 家;郝家之太极,出于武家;而杨家与武家之太极,皆由河南温县陈家沟所传授,故陈家沟实为近代太极拳之策源地。”最后,他又肯定地 说:“现在所研练的太极拳,皆系由河南温县陈家沟所传授……则为 今日练太极拳人士之所共识公认者也。"
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经进一步考察认定,陈家沟是太极拳发源地, 陈王廷是太极拳创始人。唐豪( 1897〜1959),字范生,酷爱武术,出 身律师,办事严谨。曾任民国政府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新中国成立 后,曾任国家体委《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主编。他倾其毕生精力从事 中华武术史的研究,著作甚多。著有《少林武当考》、《内家拳的研 究》、《中国民族体育图籍考》、《廉让堂本太极拳谱考释》等20多部 著作。曾亲赴少林寺、武当山、温县陈家沟等地,其中曾三下陈家沟, 查史料、录碑文、访群众,审慎研究,出版了《太极拳研究》。他“根 据大量史料的分析研究”,在历史上首次认定了 “后于戚继光半世纪 多,研究整理当时各家拳法,创造太极拳新学派的是明末的陈王廷”。 他考察出“陈王廷出身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一个小官僚家族”,“是 戚继光以后整理民间武术的杰出人物”。他又于1935年9月9日在《内家 拳和研究》的“自序” 一文中写道:“十八年( 1929)冬,愚至温之陈 沟,访求太极拳史料,然后知太极拳之发明,出自王廷。” 2
现任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科研部部长、武术研究院研究员的 康戈武考察认定,陈王廷是太极拳早期拳架的创始人。他在对过去所有 的有关太极拳考察资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再次亲赴温县、武 当山等地,对太极拳源流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证。2001年2月10〜16日, 他在《人民日报》上连续发表题为《文化瑰宝、健身益友——太极拳发 展概略》的长篇文章,系统地概括了太极拳发展的几个时期的概貌。他
1见陈泮岭《中华国术太极拳教材》
2见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第3、4页,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6年第三版;唐豪《内家拳的研究》第8页
在“太极拳成型时期”写道:“综合笔者在目前看到的考证材料,明末 清初时期是太极拳发展的成型时期。明洪武七年从山西洪洞迁移到河 南温县陈家沟的陈氏一族,精习武术Q传八世到明崇祯,至清康熙年间 时,第九世的陈王廷文武兼备”,顺应“当时规范提倡的武术套路运动 形式”和“将导引和吐纳术渗入武术锻炼的趋势”,“在总结民间和军 队中流行拳法的基础上,取众家之长创出太极拳早期的拳架” 从而, 全面地理论性地肯定了 “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陈王廷是太极拳创 始人”这一历史定论。
国家体委武术院编制撰的《中国武术史》综合论述说:“现传各式 太极拳,均源自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人传习的拳法°陈氏拳法始自陈王 廷,另有专门练习周身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灵敏性的双人推手和双人粘 枪方法。
《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中讲,太极拳创始于清初年太极拳 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创编人是卓有创 见的武术家陈王廷。陈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其他流派的太极拳(如 杨式、吴式、武式、孙式)都是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的上海体院武术系主任、博导邱丕楣教授,从事多年太极拳研究的中 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哲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杜修鸿以及武汉体院 武术系余水清教授等诸多知名学者都在各白的专著中作出了 “陈家沟是 太极拳发源地,陈王廷是太极拳创始人”的论述二 2006年5月,温县人民政府正式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申报“中国 太极拳发源地”,并建立“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 依照中国文联及中国民间协会关于命名中国民间文化之乡的有关条例规定,鉴于“中 国太极拳发源地”称号的唯一性和特殊性,中国民协决定由两名副主席 带队到温县进行考察并责成河南省民协向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及 知名武术研究院校、研究机构以邀请派出专业研究专家共同参与考察工 作◎ 2007年3月20日,由河南省民协、温县人民政府向国家武术管理中 心、北京大学考古系、河南大学体育系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 学哲学系发出邀请,分别派出康戈武、晁华山、栗胜夫、杜修鸿等知名 专家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委员会共同组成12人的中国民间文化之 乡评审验收组,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夏挽群、刘铁梁的带领 下,专程对温县申报的“中国太极拳发源地”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 察,央视七套派摄制组全程记录考察过程。
浏览40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