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文化与功夫产业
戴松成
5年前,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刚刚成立,我到时任河南省政 协主席的王全书办公室汇报工作。他非常明确地告诉我,河南文化首先 要抓好“两黄文化”(即黄帝文化和黄河文化);河南文化产业首先要 抓好“两大功夫产业”(即少林功夫和太极拳),特别是少林功夫。之 后6年的实践证明,王全书同志当初的这些指示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 极具前瞻性的。由河南省政协主办、郑州市承办5个年度的新郑黄帝故 里拜祖大典,已成为全世界华人认同的文化品牌,成为传承和创新华夏 历史文明的一个典范,被国务院确定为文化遗产。大黄河旅游已正式列 入十二五国家旅游业发展规划,大黄河之旅被确定为中国推向世界的3 条国际旅游线路之一(另外2条是丝绸之路游和长江三峡旅游)。河南 省也正式启动“河南黄河黄金旅游带”发展计划。少林功夫和太极拳两 大文化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人有目共睹,不必细述。事实明确告诉 我们,功夫文化正在形成功夫产业。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2年前我们开始酝酿编辑出版《中国 功夫》上下册。最初的想法是先编两个单行本——《太极拳三字谣》和 《少林功夫三字经》,用三字歌谣的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源自中原 的两大功夫文化,但在编写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发现越是简单的反而越 有困难,特别是用三字形式表述少林功夫。后来,得知国家新闻出版总 署正在推行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就立即把目光和步伐转向国家这趟“大 班车”。在我们看来,民间出大艺。同样,自古功夫出民间。少林功夫 和太极拳出自中原大地,为人民群众所创造,现在更应该回到人民群众 中去,成为人民群众的文化财富和物质财富。正像劳动人民出身的儿 子,后来当了官,发了财,现在更要感恩和回报人民群众一样。因此才 有了这两个小册子。
在编写过程中,传来了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和国务院批准中原 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大好消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和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定位,让我们对少林功夫和太极拳的文化价 值和产业价值有了更新的认识,意识到一定要编好这本书。同时又深感 水平有限,驾驭不好这样厚重的文化题材,再加上要赶时间,我和这两 本书的几个作者坐下来认真研究的功夫也不够,因此毛病不少,有负众 望,希望读者在批评指正中给以谅解。
学好、练好太极拳的宗旨和最终目的是什么?我国著名的太极拳理 论家王宗岳非常明确地指出:“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简化太极拳就是益寿延年的健身养生法宝。简化太极拳能使春满人间。 这种养生太极拳必将永远造福全人类。
一、太极拳是打开康乐长寿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太极”这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三千年前的古书《周易》(亦 称《易经》,简称《易》)。易书中有“易有太极”的论述,如:阴阳 变化的相对论和平衡论,五行生克的进化论和变革论,八卦排列的系列 论、方法论和信息论。这些朴素辩证法,对人类在各种各样的变化中更 好地生存、生长、生发、生产和生活,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宇宙万物发展 的自然规律,迎接美好的未来,对人们在护养生命中更好地康乐长寿, 更好地创建科学发达的、文明幸福的和谐社会,都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太极拳是以中华太极文化为指导的武术运动。人们通过用阴阳、 八卦和五行学说,结合中医经络学说,在合乎生理、心理规律的武术、 吐纳术和导引术中,用意练拳,用心健身。通过坚持锻炼身体,激活经 络、通畅气血、强壮筋骨、防病治病,获得康乐长寿,最终颐养天年。 人要活,就要动。人要健康,就应该经常活动经络、活动身体。生命在 于运动。生命在于锻炼经络达到阴阳平衡的科学运动。太极拳是一门科 学。它不仅是传统的养生科学,也是现代的养生科学。太极拳是一门人 体科学运动的养生学。
学练太极拳的宗旨是健身祛病、康乐养生,学练太极拳的最终目的 是延年益寿、颐养天年。天下豪杰需要延年益寿,天下百姓需要延年益 寿,无论体强体弱,无论男女老幼,都需要延年益寿。在太极拳发展史 上,出现过许多太极拳名师,通过用太极之理科学练拳,防病治病,陶 冶情操,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均以高龄而善终(如太极拳名家吴图南 [1883〜1989]终年107岁、马岳梁[1900〜1998 ]终年99岁、吴英华 [1905- 1996]终年92岁等)。尤其是涌现出很多太极拳爱好者,他们 在太极拳运动的锻炼中,自觉积极地保健、自主护身和自动养生,在又 练又养中,他们浑身舒服,干活有劲,康乐无比,生活特别幸福。无数 的鲜活事例充分说明了:人们在太极拳运动中,大大增强了疏通经络的 激活力,大大增强了祛除疾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大大增强了智力和生 命力。历史的事实充分证明了:太极拳是人们增强体质的科学运动。太 极拳是人们经过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实现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健身 养生瑰宝。养生太极拳是提高人们生存质量、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无价之宝。
二、简化太极拳开辟了广大群众弘扬养生太极拳的新纪元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特别重视人民的健康。1952年,毛泽东主席号召 中国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倡“打太极拳”,强调“打太极拳功 是很好的运动项目,要重点推广”。1955年,国家主管体育部门组织有夫关的武术专家,根据国内外流行面最广、适应性最好的杨式太极拳,创编出了简化太极拳,即二十四式太极拳。这是第一套由国家统一规定、 具有国际标准的创新型太极拳。简化太极拳的诞生,适应了广大人民群 众健身养生、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延年益寿的需要。
简化太极拳的特点:中正圆活,平稳柔和,连贯完整。它理在拳 先,意领身随,用意不用力,腰为主宰,气沉丹田,虚实分明,轻灵 沉着,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柔中寓刚,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周 身协调,如行云流水,匀缓自然,神情安舒。它内练静,锻炼经络,练 精气神,养心;外练动,锻炼体格,练架势美,养身;体用结合,身心 健康。简化太极拳,在防病健身的表演比赛时,打一套的时间,约五分 钟,在治病养生的康复保健时,练一遍的慢速度时间,约九分钟。在整 套表演比赛中,用拳式自然呼吸法,在单式单练祛病疗养时,用顺腹式 自然呼吸法,每分钟慢匀深长地呼吸6〜9次。这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 最好的养生呼吸法。
简化太极拳使太极拳运动由过去以健身技击、搏斗取胜为主的时 代,进到了以健身养生、康乐长寿为主的大众化、科学化、和谐化的新 时代。简化太极拳开辟了弘扬养生太极拳的大普及、大提高和大发展的 新纪元。简化太极拳显示出无穷的魅力。
简化太极拳是属于中国的国宝,也是属于世界的珍宝。简化太极拳 的易学易练性、大众普及性、科学运动性和健身养生性深受男女老少喜 爱。在各级党政领导下,简化太极拳很快传播国内外。尤其是1990年, 中日两国1500名太极爱好者,在北京进行了大型简化太极拳集体演练; 1998年,天安门广场的万人简化太极拳表演,将人民大众弘扬养生太极 拳活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
三、养生太极拳,造福全人类
太极为人人,人人练太极。早练早有益,常练最有益。2000年,国 际武联决定,把每年5月份定为“世界太极拳月”。据统计,世界上现 在已有150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几亿人习练太极拳。太极拳已成为“世界第一健身品牌”,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世界第一运动”。
新中国的武林百杰——杨振铎大师指出:太极拳应“向养生武术发 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新需要,除了已推广的 养生作用很好的三十二式太极剑、二十四式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等 以外,我国还不断创编和推广了许多新的太极拳套路,如八式太极拳、 十六式太极拳、十六式太极剑等,还特别推出了各个太极拳主要流派的 简化太极拳,如陈式太极拳13式、杨式太极拳13式、吴式太极拳13式、 武式太极拳13式、孙式太极拳13式和和式太极拳13式等。这些简易太极 拳,都是非常经典的养生太极拳的入门套路,是学习太极拳、掌握太极 拳和不断提高太极拳的精华的基础套路。它们和二十四式太极拳一样, 都是练脑、练气、练体、练劲、练神、练功、练艺和练德的优选套路。
浏览44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