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提到的“白眉拳”的创造者德源长老不仅创编了猴拳, 而编写了《峨眉拳术》一书,从理论上对峨眉武术作了系统的总结。 这本书是目前找到的有关峨眉派武术最早的文字资料。所以学者们认为,这本书是峨眉派武术发展成熟并且自成体系的标志。

峨眉派的鼎盛时期是在明清。这个时候英才辈出、高手林立, 拳法更为精湛,刀剑枪戟等十八般兵器的技法,也达到了炉火纯 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据说峨眉剑是僧人在“白猿二十四法”的 基础上逐步完善的,动作严谨、招式凶猛、击法明快、以巧取胜。

这个时候“峨眉剑术”也非常出名。清末,清音阁李真法师 内功深厚,剑术尤精,有“峨眉剑仙”之誉,其门人遍及陕甘。峨眉枪法、棍法、刀法也是明清时候兴盛起来的。明代著名军事家、武术家程冲斗撰有《耕余剩技》,记述了 “峨眉枪法”、 “白眉棍法”等技艺。清康熙年间,吴殳(号仑尘子,江苏娄江人) 著《手臂录》,精确地阐述了峨眉枪法等,其中写道:“西蜀峨 眉山普恩禅师,祖家白眉,遇异人授以枪法……莫与架病。枪法 一八扎,十二倒手,攻守兼备,破诸武艺。”在峨眉枪法中, 有治心、治身、动静、攻守、审势、戒谨、倒手等技法,大大地 丰富了峨眉派武术的理论。这个时期“子午门武术”的创立更是 丰富了峨眉的器械技法。

峨眉派中有一种独特的器具——峨眉刺,形似女人的发髻, 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当做刺杀武器,还有玉女拳等功法。所以说峨眉是女子创立,也并非空穴来风,只不过我们不能因此说峨眉派 就是女侠开创的。

明清时期,还是僧人、道人频繁来往峨眉的时期。一代又 一代巴蜀和其他地区武林人士潜心研究,峨眉派武术才日臻走 向完善。

康熙元年(1662年),湖北麻城孝感武术举人姜一怀,来峨 眉山拜金顶朝天和尚为师,得峨眉十二桩功真传,后落户于南充, 嫡传此功于后人,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医师周潜川居士 (1907年一 1972年,四川威远人)著有《峨眉十二桩释密》(1959年山西人 民出版社)。1958年,周潜川将全部研究心得授予巨赞法师。巨 赞法师俗姓潘,名楚桐,1908年生于江苏江阴,毕业于江阴师范

学校,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1931年在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名传戒, 字定慧,后改为巨赞,他对佛学和诸子百家哲学均有研究,尤其 是对唯识和禅宗颇有独特见解,担任过杭州武林佛教学院院长, 曾经来川收徒传授峨眉十二桩功。受巨赞法师指导的傅伟中先生, 分别于1982年、1985年在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峨眉临 济气功——峨眉十二桩述真》和《峨眉临济气功——峨眉天罡指 穴法》两书,此功分为文武两抛和大小两种练形法:练习文抛和 小练形法,主要是祛病强身;练习文武两抛和大练形法的,既能 为他人诊治疾病,又可以防身御敌。这两本书对峨眉临济气功从 佛门走向世界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清代乾隆年间,峨眉山武僧在传统功法的基础上,又与青龙 白鹤的动势结合起来,新编了六乘举,现流行于四川南充一带。 大坪寺僧创编“浪子燕青拳”共四十六势,今四川富顺一带仍有 流传。嘉庆年间,峨眉龙神堂极善法师从清音阁附近黑龙江水的 旋绕飞升,悟出了练拳之道,将自己原学的形小而弱的蛇形拳, 改为形大势长、举刚掌巧、腿脚多变的套路,苦练十载后开创成 功乌龙拳。清代改成的六合通臂,现传流于成都、重庆、攀枝花 等地,逐渐形成了通臂猿猴、白猿通臂等套路。到了二十世纪 二三十年代,峨眉派武术日见精深。1929年,武僧海灯法师创“一 指弹”神功,并整编峨眉剑法,著写的《气功精要》通臂等拳在 民间长期流传。但是,目前流传的通臂拳中,虽然还有猿猴出洞、瑚孙撩阴、醉猿探臂、白猿献果等动作,但已逐渐舍去了猿猴特 征的举形,发力时通肩、通臂,身法子闪、展、腾、挪、拍、起 伏转折中,表现胸背吞、吐、甩膀抖腕、双臂交劈、拧腰切胯等 特点,勾手的动作比例较少,所以它跟猴举还有着明显的差异。 通臂除拳术外,还有通臂功、通臂掌、通臂连环刀、通臂连环棍、 白猿奇势、大小连环,以及白猿刀、双刀、花枪、双剑、单剑、 短剑等练法。

清康熙年间,曾经师从朱熊占学习峨眉枪法的明末遗民吴殳(1611年—1695年)号仑尘子,又名乔,字修龄,江苏人,是明清之际最有成就的武术家之一,也是明末程宗猷以后唯一留下大 量武术著作的人。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殳将自己平生所著武 艺各书及诸篇论说辑成《手臂录》一书,书中精确地阐述了峨眉 枪法。文中有:西蜀峨眉山普恩禅师,祖家白眉,遇异人授以枪法, 立机穴室,闭习两载,一旦悟彻,遂造神化,遍游四方,莫与驾并; 枪法十八扎,十二倒手,攻守兼备,破诸武艺;还有治心、治身、 动静、攻守、审势、戒谨、倒手等技法,文中可见峨眉枪法的变 幻莫测和精妙绝伦,是现代研究峨眉枪法(武术)的珍贵史料。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记室”(秘书)何崇政(四川名山 人),兵败脱难后削发为僧,法号湛然,来往于川西、川东等地, 以哥老会的组织形式,结交八方豪杰志士反清,曾在峨眉山住持 多年,撰有《峨眉拳谱》,也称《拳乘》,开篇有诗一首:“一 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其中“一树” 指峨眉武术;“五花”指巴蜀的五个地区;而“八叶”则指四川 武林中的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个门派。尽管现在 四川武木界对“五花”有不同解释,对八个门派是否都属于峨眉 派尚有争议,但足以说明峨眉派武术博采众长,技容南拳北腿, 流传广泛、门派繁多。

清末以后,由于洋枪洋炮的输入,三大派武术都渐渐式微了, 但是仍有许多民间人士以强身健体为目的而习武,只是越来越少 了。1983年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为抢救、挖掘和弘扬峨眉派武
术,征集到许多武术资料,采访了巴蜀境内数千名60岁以上的 老拳师,对他们的技法进行录像,收集到了 68个门派的3268种 徒手、器械、对练套路、练功方法和技击项目。当代峨眉派著名 武僧海灯法师(1902年一1989年),俗名范无病,四川江油人, 曾在其家乡设馆授艺,培植了不少弟子。

峨眉派武术在海外也有流传:目前英国有黄纪富、史密斯等 人的国际白眉武术联合会;美国有陈坚、陈朝辉父子的峨眉武术, 意大利徐浩建立的峨眉武术馆;加拿大李蓉创立的峨眉武术气功 保健中心,创编了三星太极拳;擅长蛇拳的加籍华人梁守喻多次 组织加拿大拳师来峨眉山进行武术文化交流。

(四)“五花”与“八叶”

真实的武术并不仅仅流传在峨眉山或乐山,正如少林武术不 可能只流传在登封。峨嵋武术在四川分布极广,其支派被后来的 人归纳成“五花”与“八叶”。但近年来,国内武术界对“五花、 八叶”的说法有一定的争议。五派八门虽然在四川近代流传很广 泛,但是它们其实都是外来拳种,例如僧门实际是少林派功夫, 嘉庆年间才传到四川;岳门是岳飞传下来的,是战争武术;赵门 实际属于太祖拳;杜门则是江西过来的;真正是四川土生土长的 拳种只有黄林派等。

但不管是否是土生土长的派别,它们都曾对峨眉派武功的成 长起到过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还是沿用以前的“五花”与“八叶” 之说。

一树开五花——峨嵋派的五大支派


  • .黄林派


黄林派是四川地方拳术之一,也称黄陵派,技击风格属于僧 门和岳门。关于黄林派的起源有两种传说:一种相传是峨眉山万 年寺的一位道长开创的,他在深山长期观察群猴互相争斗及蛇兽 相搏的形态,创立了独特的拳术,后人便根据万年寺的楹联将这 派命名为“黄林派”;另一种相传黄林派拳师练武之地在四川彭 县九峰山,那里有一片银杏,每年秋后叶落都是一片金黄,因此 得名“黄林”。

峨嵋武术从地域上分是有东西之别的。川东巴人性格刚烈、 粗犷、豪爽;川西蜀人性格阴柔、机敏。黄林派武术就是根据川 西人的特点而形成的,川西人身材矮小、性格内敛,这就决定了 黄林派武术要以奇制胜,不硬碰,找窍道。

黄林派的拳术理论是“以步为先,以手为副,以柔克刚,后 发先制,见空打空,以快制慢,借力使力,以巧制胜”。在技法上, 多拳少腿,掌指当先,打击对方的薄弱处;以步为先,以身为辅, 特别强调步勰法。武术谚语讲:“长对短,守内外;短对长,脚 下忙。”身材矮小的四川人面对身材高大的对手,全靠步法的灵
活敏捷,迅速贴近对手,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黄林武术与少林武术最大的区别就是:蹦跳比较少,并且不 是向高处跳,而是向远处纵,这样能够很快缩短距离;也不是硬 拼硬打,而是软绵缠随,既能贴得进去,又能退得出来。它是按 照道家的以柔克刚来对敌的。和武当武术相比,黄林派架势更加 小巧紧凑,运动中讲究“脚似蛇行腰柔软,快速活变步为先,提 箭盘破随机用,柔脆快巧狠当先”。

黄林派武术是养生和技击并重的,它的套路动作定式非常少, 动作非攻即防。动时灵活秀丽,定式时又雄伟挺拔,转折时奇妙 异常,非常富有哲理,它的动静、刚柔、转折和书法、音乐等艺 术是相通的。练习的时候,仿佛在一大片树林中穿行,身似猿猴, 敏捷轻灵,好像融入大自然之中,身心舒适畅快。

黄林派的主要武术有四平拳、等桩拳等徒手套路,器械套路 有一套燕林刀,还有美人桩功法练习。清朝光绪年间,隆昌人刘 松云学到了黄林派武术,后来又传给成都宋鹘山、钟润生、张海门、 钟敬芝等人。如今,黄林派的功夫在成都等地广为流传。

  • .点易派


据传,点易派功夫发源于四川涪陵点易洞。北宋绍圣二年, 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程颐曾被贬涪陵,在北岩的石洞中点《易》 立说,历时六载,写成理学代表作《易传》。南宋理学家朱熹继 承和发展了他的学说,形成了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名的“程朱理
学”。如今在北岩石洞的洞口上方还有“点易洞”三字,但点易 功夫是如何形成的却一直无据可查。

如今的点易派功夫流行于川东一带,代代长隐于民间,至今 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正因点易的传承在民间,所以它更具有传 统武术的单纯与质朴,没有一点儿花架子,技击风格也属僧、岳门。

浏览57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