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齿钉耙贯气功——自我检查体内五脏法普通人总在想,要是能有一种简便易行,可以随时测验自己五脏六腑的健康 状况,做到疾病未起、即行预防、祛病强身的功法,那样就好了。王培生的问答 是,可以有。根据王大师几十年的实践,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练气功 检查自己有没有病,或者哪个脏腑有病,然后针对情况选择功法去锻炼,做到有 的放矢,自我调节。第一种自我检查的小功法叫作“九齿钉耙贯气功”。就是人站起来往下蹲, 同时两手伸直对正,手指头就会发胀,如果有一个手指气最微弱,说明相关的内 脏有病(五个手指代表五脏:大拇指代表肺,食指代表脾,中指代表心包经,无名 指代表三焦、肝脏,小拇指代表肾)。动作如下: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先想一下左肩弁(两手交叉扶肩,左右手的中 指尖所点位置即为肩弁)与左脚心的涌泉穴(蜷足时脚掌前1/3与后2/3交界凹 陷的位置谓之涌泉穴)。等左肩弁与左涌泉穴垂直了 ,再想右肩弁与右涌泉穴, 反复三次,慢慢两脚与两肩就成一条垂直线了。许多人练气功或打太极拳,都知道“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的意思,到底为什么 要同宽昵?怎样才能达到“同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随便一站,自以为“同宽” 了 ,实际上两脚与两肩并没有同宽。这个动作在王培生的许多功法中都有,属于 基本要领。所以,在篇章开始的时候要求练功的人需明白其中之功理,达到动作 的要求,收效才快。脚与肩成垂直线后,松肩坠肘。松肩坠肘这个动作也是许多传统武术养生方法集萃功法的基本要领,因为肩、肘、腕这有三个部位有密切的连带关系,即“肩松气到 肘,肘坠气到手,手心一空,气才能到指梢”之理。怎样才能做到松肩坠肘昵?先 讲松肩。想一想肩弁穴,肩就松了。坠肘怎么做?从手的外侧绕个圈,想一下曲 池穴到少海穴,肘尖就会有下坠之意,就可坠肘了。大小臂一折,当中有条横纹, 靠近大拇指那点谓之曲池,靠近小指这点谓之少海。掌握了上面讲的两个动作 要领后,两手抬起,手心相对后伸直,两膝一屈,两手也微微屈了。这时就会感到 手指头发胀。如果手指不发胀怎么办?两脚往下蹲一蹲,上下来回蹲,你感到蹲 到哪个程度手指发胀了就是准确的位置。体弱的人,不一定一蹲手指就发胀,上 下来回几次试验,慢慢找,什么时候感到蹲的姿势手指最麻最胀,那就是准确的 位置。手指发胀了,自己体会一下十个手指中哪个手指气最微弱,就能检查出你 体内哪个部位有病。比如你觉得大拇指气最微弱,说明肺部有病。肺脏的病大 概有十种类型,除了肺结核肺上空洞很多,扩散性肺结核及结核后期发高烧卧床 不起的三种情况不能锻炼外,其他几种都可以练气功治疗。如果你感到食指气 微,说明大肠和脾脏有病。如果中指气微,是心脏部位有病。无名指气微,是肝 脏部位有病。小指气微,是肾脏有病。凡属肺脾心肝肾五脏的病有实病及虚病 之分。收功动作如下:把两手收起来,食指相接,眼看食指。中指相接,眼看中指。 大指相接,眼看大指。两手收到鼻尖下,然后松右肩,坠右肘,收左脚,两脚靠拢。 松脚腕、松膝、松胯、身体立直,眼神逐渐离开手指,该系列动作叫收功,实际是开 后三关和前三田。松肩坠肘,两手自动分开,意念在手心,气存丹田,再静一静, 两手放在身体外侧,松胯,想环跳穴,往脚后跟上坐。意念提膝(想阳陵泉穴),感 到膝盖有身上升起之感。最后想想两手、两肘、两肩、两胯、两膝、两足,就可以任 意散步了。全部收功动作就完成了。做此功法,一般人多是一个手指感到气微, 但也有同时两个手指感到气微的。三田合一与三球合一功 强身醒脑、清除疲劳法如今的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人人都在想着赚钱,加班熬夜。 生活处于不规律状态的人太多了。如何能快速消除疲劳?这是每个人都希望得 到的秘密法宝。在如何消除疲劳的问题上,王培生也曾经有过研究。且看他的 “孙悟空”之三田合一功。具体解释一下什么叫“孙悟空”三田合一功?孙系了时,悟字是竖心,指鼻 了 ,两个眼睛,修炼自己的鼻了和两个眼睛,即眼耳口鼻,七窍,吾就是我,自己的 意思,能悟透,要在全身穴道上下功夫,为之空。所以王培生将孙悟空的金箍棒 看作全身上中下三个丹田合一的表征,不管多累,只要三田合一,成“金箍棒”,一 条直线,马上就消除疲劳。所谓三田合一,三田就是指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 三田成一条直线就叫三田合一。关于三田的位置各说不一,根据王培生的实践 总结出来它们的位置。通常所说的上丹田即两眉椽、两大眼角之间,也就是左右 攒竹穴和左右睛明穴之间,从祖窍往里一寸,然后在囟门(出生时婴儿头上跳动 的那个地方,也叫天门)往里一寸,两个一寸的交叉区就是上丹田,叫祖窍,也叫 天目、玄关。为什么名词这么多昵?过去保守思想,不愿人家知道,故弄玄虚。 中丹田叫绛宫。在两乳正当中膻中穴的下面,在肝脏的口上面一点,谓之中丹 田。下丹田在气海穴即肚脐下一寸五,关元穴上一寸的交汇点。现在讲一下在实践中确定的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王培生通常所说的上 丹田和下丹田之间作为中丹田,即仰卧,肚脐朝天往里3/10,肚脐跟命门是相对 的,命门往前的7/10这个点。实际上这个3/10就是囟脑门往下,它是一条直 线。下丹田,即会阴穴(阴茎或阴道与肛门当中的位置)。你试试看,用意念一 想会阴,百会穴就动;用意念想百会,会阴就动,这是王培生从练功中得到的体 会,这就是孙悟空所持的金箍棒,它就是一条直线,就是上丹田、中丹田、下丹 田合一。三田合一这个功法关键是中间不好凑,怎样才能笔管条直地很快成 一条直线?可按照王培生的说法去做:开始你用大脑先想一想会阴,觉得百会 穴刺痒。这时,百会穴前面的囟脑门就通了,古通古通的,这叫蠕动感。有了 这种感觉以后,你再想一想肚脐往里3/10,从命门往前的7/10的位置,你这么 一想,三点往一块凑,三点成垂直状,你仿佛刹那间迷糊似的,待你一睁眼,马 上就消除疲劳,就像睡醒一觉早晨起床一样,脑了特别清醒。做这个功法,侧 卧、仰卧、坐着都行,不论什么位置,你的上丹田同会阴都是直的,就是百会穴 前面的囟脑门跟会阴总是保持一条直线。老是那么去凑,成一条直线就能得 到这种效果。下面再谈谈三球合一功法。动作如下:两脚站立并齐,靠拢,脚尖脚跟都要 直,两脚靠拢立正站好,两手中指扣着肚脐边缘,两手心贴着腹部边的天枢穴,少 海穴贴着章门穴(少海在肘窝横纹尺侧端与肱骨上髁之间,章门穴在第十一肋游 离端的下缘),往上一抱,像抱一个球。把自己的躯干和腹部当成一个大球抱起 来,觉得身上是个圆的东西。肘要贴紧,抱要抱紧,把自己端起来,然后想两脚踩 个球,两脚一踩,两脚心便自然往里一扣。两手抱个球,两脚踩个球,头再顶个 球,三个球成一条直线,这时候叫“束身”,感觉自己长高了,还要继续抱紧,别让 这个球跑了 ,三球成一条直线,练会以后,觉得百会穴与会阴穴在一直线上,你感传统武术养生方法集萃到仿佛迷糊了连自己是什么样都忘了,再睁眼时,疲劳全消除了,收功动作如下:将头顶的球忘掉,脚底下的球忘掉,原先抱的球就没有了,这 就收功了。手自然落下,想想两手、两肘、两肩、两胯、两膝、两足就可以散步了。七星禅杖功——增强体质法生活中最常见到的一种情形是,身体不怎么好,说不清哪里不舒服,就是特 别容易累,医院检查没病,只是体质弱,建议加强锻炼,我想这样的朋友也是不在 少数。大家都想知道,如果我们不能经常做到体育锻炼,不能坚持去跑步跳操, 有没有什么传统武术功法帮到他们改善这种状况昵?王培生,作为一代武术名 家,自然对提高人体的体质有着非同一般的研究。他所提出的七星禅杖功,就是 会意于沙和尚手中的兵器而得名。

浏览28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