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往复,做36次。再以左手附于耻骨上,于下 向上,旋转至心口窝处,于此直线下推至耻骨,如此反复36次。
- 站式
- 两脚略比肩宽,自然站立,双腿放松而两膝微曲,双臂松垂,不要刻意去注 意呼吸站姿等,以舒适为度,双手握拳但不可紧攥,略有空隙。
- 从环跳开始,顺势沿大腿外侧从上向下敲打,力度适中,不要有痛感,敲打 过程中速度不必过快,身体不要有僵硬感,拍打时两眼往前看。
- 敲打至大约脚面处停止,注意起身不可太突然。重复相同路线敲打,重复 18次(每从环跳至脚面为1次)。从上向下敲打。
- 重复相同的自然站姿及握拳方式,从腹股沟内侧开始,沿双腿内侧,自上 向下量力敲打。
- 敲打至脚面大拇指处停止,保持目视前方,即视野内只有身体的前方。重 复相同路线敲打,重复18次(从腹股沟至内踝处为1次)。
- 从外腹股沟髋关节前处,自上而下敲打。
- 至脚面中指处,重复18次。
- 拍击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为治疗的主穴,拍打36下即可。
行功要义:
练习一段时间后,有些人可能会有排气抑或打嗝现象,而有些人没有这种 反应。无论有没有,都不重要,因为每个人便秘的原因不一样,便秘的程度也 有所不同,所以体内的反应也会不同,关键看效果。练习过程中切记方向不可 颠倒,无论哪一个方向,都要在做完36次后,在进行下一步的练习,不可随意 性太强。呼吸自然,也可以说不要刻意地去管呼吸,这样才能做到一种相对的自然。
十四、治疗糖尿病的太极养生功法
糖尿病作为一种现代“文明病”,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体型肥胖人群,是一种 起病比较缓慢的慢性疾病。它以糖代谢失常为主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发病机 理比较复杂。糖尿病分I型糖尿病和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n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其中,I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n型糖尿病多见 于中、老年人。糖尿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如不及早治疗,将会影响身体很多组 织器官,产生许多并发症。中医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 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肝气郁结、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 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西医则认为主要是由胰岛分泌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 不足,导致糖代谢紊乱,使血糖过高,出现尿糖;进而又出现脂肪、蛋白质、水和电 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的紊乱。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类型 糖尿病其病因也各异,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其中引起糖尿病n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I型(胰岛素依赖型)。生活方式改变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营养过剩,加之体力活动明显减少, 使原有潜在功能低下的胰岛b细胞负担过重,从而诱发糖尿病。肥胖因素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中尤以中心型(或称腹型)肥胖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有关。环境因素病毒感染(腮腺炎、风疹病毒等)、化学物质摄入(灭鼠剂、四氧嘧啶 等对胰岛B细胞有毒性作用)、妊娠型激素异常(妊娠第24周到28周期,是供 胎儿发育的生长激素高峰时期,也是阻碍胰岛素作用引发妊娠型糖尿病的高 发时间)。
传统武术养生方法集萃
功法练习:
- 平圆导引功
- 排除杂念,自然站立松肩垂肘,两臂左右展开,向前上划弧,合掌当胸,两 掌向前伸直,指尖向前,略高于肚脐。
- 左掌翻转朝上,左肘后撤,两手向左肋划平圆,右小臂紧贴左肋,左肋及腹 部尽量回收。划完两大指翻转向上,转腰两掌回到体前。右掌再翻转朝上,右肘 后撤,两掌向右划平圆,至左小臂紧贴右肋为止,右肋及腹部尽量回收。
- 划完两大指翻转向上。转腰两掌回到体前。左边划一个平圆弧,右边划 一个平圆弧为1次,共做24次。
- 做完收功,仍然合掌当胸。两小指分开、无名指分开、中指分开、食指分 开、大指分开,两臂自然下垂。男的用左手食指点按承浆穴36下,女的用右手食 指点按承浆穴36下。承浆穴,取穴歌诀:“承浆须唇沟中点。”穴位功效:主治口眼歪斜、唇紧、面肿、齿痛、齿衄、龈肿、流涎、口舌生疮、消渴嗜饮、小便不禁、 癫痫。
- 信息疏导功
平坐于椅了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呈90。,躯干正直
,全身放松, 下颌微收,两手大指按无名指根节。两手握拳,左拳放小腹前,拳心向上。右手 将食指伸直
,立于胸前
,指尖与鼻尖平
,距离鼻尖约20厘米
,眼微闭。默念“呗毕干净”30分钟,可放出生物电、疏通经络,调整内分泌。默念时要 慢,两手大指始终要按在无名指根节。默念时右手食指如有移动或抖动,不要管 它。练此功也可盘坐,单盘、双盘、散盘均可。
第八节武术正骨与养生方技精选
郑怀贤(1897—1981),河北省新安县人,曾任成都体院附属医院院长,中国 运动医学会委员,四川中医学会理事,中国武术协会主席等。郑氏伤科学术幼从师学,博采诸家之长,结合多年体验而成。郑氏治伤,重 视功能,强调治筋,骨为主干,节为枢纽,筋肉为动力。若骨折脱位不治筋,十治 八九难屈伸。重视综合治疗,强调外治。重视医患结合,强调治“心神”。倡导医 者练功力、手法,熟记解剖方药等基本功。郑氏治伤,擅长外治、用药,尤精手法。
一、 一号新伤药
【成分】黄檗,延胡,血竭,血通,羌活,独活,白芷,木香。【用法】将上药按一定比例研细末,混匀。用时以冷开水和少许蜂蜜调合成 膏状。根据伤处大小,将药摊于油纸或纱布上,贴患处。药干后可加水蜜,再次 调敷,一次药可敷两天。【特点与体会】本方对一般新伤,气滞血瘀,局部发热,作肿作痛,疗效较 好。敷药后有一种舒适感,1—3天肿痛明显减轻。凡新伤,多有不同程度之气 滞血瘀,烧热肿痛。本方以黄檗为主药,用最大,退热消炎为主,配以元胡、血 竭、血通,凉血活血散瘀,辅以白芷、木香、羌活、独活,祛风解表行气止痛,并可 防寒凉滞留之弊,实为退热,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基本方。软组织损伤,脱位 整复后,稳定性骨折等新伤期皆可使用,并可随症加减。如烧热肿痛极严重 者,可加大黄、黄苓、芙蓉叶,瘀血肿硬明显者加王不留行、三棱、莪术,以破散 之;若骨折者可加土鳖、自然铜调敷,以促骨生。关节囊积液者,可加防己、泽 泻、茯苓。本方系常用方,在全国很多医院、运动队中使用,并载入《中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骨伤科学》方剂中。
二、 舒活酒
【成分】樟脑,冰片,95%酒精,白酒,生地,三七,红花,血竭,麝香,薄荷冰。将生地、三七、红花、血竭、麝香分别按比例,用95%酒精或白酒浸泡出性 (一周)。配时以95%酒精溶解樟脑,冰片,按一定比比例,先后配入浸泡好的三 七酒,倒入白酒,红花酒,血竭酒,麝香酒,生地酒,薄荷冰等,成浓茶色即成。【用法】涂擦伤处,每次3〜5毫升,擦1〜5分钟。每日2〜3次。根据症状, 用此酒外擦时常配合各种手法。外敷药前亦可涂擦,以增疗效。【特点与体会】本方为郑氏所创良方,需特殊配制。经临床验证和有关测试, 已由国家批量生产。方中红花、血竭、三七、生地以活血散瘀,麝香通经络导气滞,配以樟脑薄荷 冰辛凉解表、香串开窍透肌肤,加强行气活血、清热散窜之功,使筋肉舒利,瘀热不生。故本方具有舒筋活血,消肿之功。使用时,多有辛凉散窜,透入肌肤之舒 适感。行手法后,药力可达深部。筋肉关节气血通利,病人局部有明显兴奋感。 对防治运动创伤,提高运动成绩和消除筋肉关节的胀痛,效果尤佳。
传统武术养生方法集萃
本方用于新伤时,可单独外擦清热消肿止痛。陈伤,配合手法施用,可使筋 肉关节舒利,恢复功能。
三、 软骨膏
【成分】牛角炭,血余炭,火麻炭,生半夏,生南星,穿山甲,巴豆霜。【用法】将上药研细末
,加醋放锅内熬煮。煮沸后改用小火熬
,定要边熬边 搅,以免锅底结焦。熬成糊状后,将锅提离炉火,倒入瓷坛内盖好备用。用时将 药膏摊于油纸或纱布上,贴患处。
浏览29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