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5—55 图 5-56
- .穿掌撤步丁腿打虎势:左臂屈肘收回,掌心向上自胸前穿于右 臂内上侧,其他部位不动,如图5 — 58。右脚撤步,右臂收回左掌穿 出,如图5 — 59。右脚撤步,左脚跟步,左臂仰掌伸直,右臂收回也在
右侧伸直,如图5 — 60。右脚落地向右弓步,左腿屈膝提脚脚尖向下 虚点.右臂自右侧向上高举,拳心向前拳眼向左,左臂抬起向内一搂, 握拳抵于左膝之上.左拳拳眼向内,拳心向后,扭头向左,称此为“丁 腿打虎势。如图5 — 61。
- .掠手冲天炮撤步打虎势:左脚向左侧一挪,左手反手向外刁 抓,称此为“掠手”,如图5 — 62。左脚落地后,右脚向左侧迈出一步, 右臂随右步迈出,自右胯旁向上屈臂冲出,拳心向里,右腿弓步,左腿 蹬直,称此为“冲天炮”,如图5—63。右步撤回一步,落脚弓步,左腿 蹬直,右臂随右脚撤回落于右胯旁后,又向右侧抬起,左臂亦向左侧 抬起,如图5 — 64。右臂高举于头上,左臂屈肘抱于胸前,成拳场第四 角方向上之右打虎势,如图5 — 65。
从以上所介绍的行步摆法的几种练法可 以看出,其他的练法还有很多•例如由拳场第 2角之左大势转换为顺势的练法,例如由右 顺势抽撤步变左拗势,由左拗势右转身向第 4角走拗势步迎风掌再外摆腿铺腿,出拳撤 步打虎势等。这些练法都可随意选择、任意变 换,因而可使摆法之行步练习丰富多彩、花样、 翻新。由上述所例举的几种摆法的练法,可以 看出架子中行步练法的变化.还主要是行步 中拳势、动作和步点、路线的变化,而它的起 点与终点的位置与方向并没有变化。在上述 实例中,摆法起点与终点的拳势都没有变化。其起点都是由“左大 势”开始;其终点都是以“右打虎势”结束,这并不是必需的,也可由 “左大势”以外的其他拳势开始,而又由“右打虎势”以外的其他拳势 结束,因为任何拳势之间都可以按阴阳之理、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相 互变换。由于在行步三法的变化中,它们的起点与终点的位置与方向 都不变化,因而在梅花桩架子中不论桩步五势转换的方法和行步三 法的拳势动作与步点路线怎样变化,而架子拳路的轮廓并没有变化, 这也就是梅花桩武功基本训练的“框架”了。把梅花桩武功的基本训 练称为“架子”意义也就在于此。
第二节行步撤法练法的变化
梅花桩架子行步的撤法,主要是练习步法的抽撤之快,也是架子 中练步的主要之法,因而撤法的变化也主要是步法的变化。在本书第 二章第二节曾介绍过撤法的基本练法,这只是其中的一种练法,还有 许多其他的练法,我们在本节就举例介绍撤法的一些其他的练法。
撒法在实用中为灵便迅速的抽撤运动之法.它的拳势动作之变 化比较简单,主要是步点、路线之变化。撒法是在梅花桩架子中于第4角上第8角、第8角上第4角时用的,如图5-66所示。现假设所 有的起势都是从拳场的第4角方向上站右打虎势开始,如图5 — 67。
图
5-66 图
5 — 67L活步撤法:在撤法中加击步、垫步等的撤法。如图5 — 67,由拳 场第4角之右打虎势开始,右臂自右侧落下,同时上身随右臂下落, 右后转体180度.右腿立起,右脚撤至左脚旁,左臂也垂落左胯旁,如 图5 — 68。上动不停,右脚继续向右侧跨出,同时左右手臂抬平,五指 怒张,掌心向下,扭头向右,如图5 — 69。右脚落地,左脚随即横击一 步,落于右脚处,右脚又提起向右侧跨出,称此为击步,如图5 — 70。右脚落地,左脚又起,撤至右脚旁,上身随着撤步也左后转体180度.
左臂也同时落于左胯旁,右臂向上抬起,如图5 — 71。上动不停,左脚 继续向左侧跨出,右臂落平左臂抬平,五指怒张,掌心向下,扭头向 左,如图5 — 72。左脚落地,右脚随即横击一步,落于左脚处,左脚又 提起向左侧跨出,称此为击步,如图5—73。左脚一落,右脚又起,横
图
5-71 图
5 —72 图
5 — 73击一步,落于左脚处,左脚又提起向左侧跨出,在左脚跨出的同时,左 臂亦向内一屈,如图5 — 74。左脚落地,右腿向前上方一踢,并借踢腿 之力将左脚带起向前垫步,垫步的同时右臂向上挑起,左拳自然落于 腹前,如图5 — 75。左脚落地,右脚又向前迈出,落脚弓步,左腿亦随 之屈膝跪地,左前脚掌着地•脚跟抬起,在左脚垫步、右脚迈步的同 时,右臂继续顺时针环绕,并垂落于右胯旁,掌心向前五指朝下,左臂 屈肘,小臂横于腹前,手心向前,拇指朝下,如图5 —76、图5—77。右 腿弓步不动,上身向左后拧转,同时左腿亦向上翻转,成膝盖向上微 弓,脚尖朝向左方,在转身拧腿时左右两臂同时向右后抄起,右臂高 举于头上,左臂自头前随上身向右后拧转,也向左后环绕,如图5- 78。左臂环绕至左侧落平,左拳立握,两拳拳眼遥遥相对,扭头向 左,成拳场第8角方向上之左大势,如图5—79。
图
5-74 图
5 —75 图
5 — 76至此由拳场第4角至拳场第8角之撤法练完。
- .择步换桩撤法:此撤法只在原地附近几个桩点上择步换桩,活 动的范围不大。如图5 —67.由拳场第4角之右打虎势开始,右臂自
图
5—77 图
5—78 图
5 —79右侧落下,同时上身随右臂下落,右后转体180度,右腿立起,右脚撤 回落于左脚处,左脚立即提起,左臂也垂落左胯旁,如图5 — 80。左脚 提起后立即向左侧跨出一步,落于原右脚处,右臂抬平左臂伸直,两 学五指怒张,掌心向下,如图5 — 81。左脚落地立即提起又撤至右脚 处,右脚随即提起,左脚撤步的同时上身也左后转体180度.随着转 体右臂向上抬起,左臂亦同时落于左胯旁,图5 —82。上动不停.右脚图
5 — 80 图
5-81 图
5 — 82亦随左后转体向右侧跨出一步,脚落于原左脚处,右臂落下左臂抬 起,两臂平伸,五指怒张,掌心向下,扭头向左,如图5—83。右脚落 时,左脚抽撤落于右脚处,右脚随即提起,左脚抽撤之时左臂屈肘,右 臂落下,如图5 — 84。上身左转90度,右脚同时向前迈出,右臂亦随 之向前一挑,如图5 — 85。右脚落地弓步,左腿亦随之跪地,右臂在转 身上步挑起后继续顺时针环绕,又垂落于右胯旁,五指向下,掌心朝前,左臂亦屈肘靠于腹前,拇指向下,手心朝前,如图5 — 86.图5—87。右腿弓步不变,两臂向上抄起,同时上身左拧,左腿上翻,如图5 — 88。 右臂高举于头上,左臂经头前落于左侧伸平,两拳拳眼遥遥相对,左 腿膝盖向上微弓,脚尖向左,两脚成“不丁不八”型,扭头向左,成拳场 第8角方向上之左大势,如图5 — 89。
至此由拳场第4角至拳场第8角之撤法练完。
- .闪身撤法:此撤法之路线为向右后绕弯之曲线,活动之范围可 大可小。如图5 —67,由拳场第4角之右打虎势开始,右臂自右侧落 下,同时上身随右臂下落,向右后转体90度,右腿立起,右脚撤至左 脚处虚点,左臂亦自然垂落于左胯旁.如图5 — 90。右步不停继续向 右偏后跨出一步,同时两臂抬平,扭头向左.如图5 — 91。右脚落地.
左脚提起,又撤至右脚处,同时左臂落下,右臂抬起,上身稍向左后转 体,如图5 — 92。左脚向左前侧跨出一步,右臂落下左臂抬起,扭头向
左,如图5 — 93。左脚落地右脚即起向左脚击跳一步,落脚于左脚处, 左脚提起向前又迈出一步,左脚迈步时左臂亦同时屈肘,如图5- 94。左脚落地,右脚立即向前迈出一步,迈步的同时右臂亦向前挑起, 左臂屈肘向前下方稍落,如图5 — 95。右臂挑起后继续顺时针环绕一
前,拇指向下,掌心朝前,右脚落地弓步,左腿膝盖向下跪腿,如图5 一96、图5 — 97。右腿弓步不动,上身右后拧转,左腿亦向上翻转.同图
5—96 图
5—97时两臂向上抄起,如图5 — 98。左腿成膝盖向上微弓,脚尖指向左侧. 两脚成“不丁不八”型,右臂高举,左臂平伸,两拳拳眼遥遥相对,成拳 场第8角方向上之左大势,如图5 — 99。图
5-98 图
5-99至此由拳场第4角至拳场第8角之撤法练完。
浏览42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