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系辞》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 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研究《周易》者 都知道,八卦中六爻之阴阳是经常变化的,正由于此,八卦才可“以通 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梅花桩之拳法也是一部“无字真经”,桩步 五势中的每个姿势也包含阴阳,正由于它们的阴阳变化,五势之间才 能不断转化,并能衍生出千千万万的拳势和动作。因而,梅花桩架子 中桩步五势的变化,也正如八卦六爻的阴阳变化一样,是梅花桩武功 变化的基础和根本,只有在精通桩步五势变化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把 握梅花桩武功变化的实质和规律。

由于人们是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日常所见到的是不变的物质和 固定的空间。因此,人们的思维习惯也是在确定的概念下,认识不变 的世界,对那些变化万端、无固定形态的事物,常常认为是不可理解、 不可思议的。但真正的世界却并不像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不变的物质 和固定的空间只是些暂存的假象,真正的世界是一切都在发展变化, 也无固定的形态的。这样的观点,并不是远离生活实践的哲学观点, 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在梅花拳的三代祖师邹宏义的碑文上说: “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宰至实「也就是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受 无形的规律制约的,人们只有把握了客观世界的真理,才能成为真正 的主人。梅花桩武功中不论是练法、用法无穷无尽、无奇不有,它的变 化也无限丰富,神鬼莫测。练功者如果什么都是只知学一招一势,一 趟趟的固定套路那是永远也学不完的,而且学的越多也越难以记忆, 也并不一定能领悟它变化的规律。因此,练梅花拳者,学会基本练法 之后,必须学习它的变化,并通过练习这些变化,不断领悟梅花桩拳 法“变化”的思想,和武功锻炼中“变化”的规律。“变化”是梅花桩武功 的基本精神和生命。梅花桩架子中正是由于有了桩步五势的转换和 行步三法的变化,才使得它能生生不息、无穷丰富,它的作用和价值 也就难以估量了。如果架子的练法只是一个固定的死套路时,那么它 的作用和价值就要小多了。

架子中桩步五势的变化,是梅花桩武功变化的初步和基础。梅花 桩武功的基本精神就是“变化”,在它的练法中处处充满了变化,它的 基本功练法——架子中,有桩步五势和行步三法的变化;成拳抓拿摔 打、招招式式,根据在喂拳中“感觉”的不同,也是千变万化;器械的单 练和对练中也有无穷的变化;梅花桩的拧拳和技击中更是无拘无束, 因敌而变化。梅花桩武功正是由于它处处充满了变化,所以才是“御 用无穷”、“出奇制胜”的。只有“变化”,才能使梅花桩武功脱凡超俗,
冲破世俗观念的束缚,由世间法而成为出世法,做到万法归宗。由此 可见「变化”是梅花桩武功的精神和生命,练功者不能像学习其他拳 术套路一样,把梅花桩架子也当成固定不变的套路来学习,或在练功 中养成一些一成不变的习惯。在梅花桩架子的练功中如果有了“定 势”和“习惯”,就违背了它的精神,也扼杀了它的生命。练功者要在学 习桩步五势变化的时候,就培养自己无拘无束的思维习惯和随机应 变的本领。

在本章第一节中所讲的五势变化的各种方法,也只是其中的一 部分,它们之中没有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常用的区别,练功者应对 它们平等对待,并通过这些变化的练习,以领悟桩步五势变化的一般 规律。当然,除了这些变化的练法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各种各样变 化的练法,由于受本书的篇幅所限,我们就不再一一例举了。

第三节桩步五势变化的规律

梅花桩架子中桩步五势的变化,还只是拳势和动作的变化,在变 化中步点行动所走的路线和方向还都是简单的。因而,五势变化还只 是梅花桩武功变化的基础和初步。由于梅花桩武功首先是要解决人 体活动的问题,所以也像“五行”一样,它的基数是“五”,有五个不变 的桩步姿势,而这五个桩步姿势又是左右对称的,这也意味着我们所在的宇宙,也是一个“虚实”对称的 宇宙。本书第一章第二节曾详细介 绍了桩步五势与“五行”相对应,又 与“五脏、“五窍”、“五色”、“五味”等 相呼应的情况。桩步五势之间的转 换,应当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的规 律,如图4— 179。图中箭头所示方 向为可以变换的方向,反之则是不 能变换的。《梅拳秘谱》讲「五势之变化则本阴阳之理,太极之功,动 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一气贯穿,刚柔相济,知宽知 窄,随高就低,静之如山岳,按之有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一 动似江河,行之似波浪,浩渺如江海,圆耀如三光。”这就是桩步五势 变化的原则和精神,上文中的所谓阴阳之理,《易-系辞》说「一阴一 阳之谓道”。梅花桩武功,如架子中的桩步五势及其变化.都离不开阴 阳,也是阴阳之道。在桩步五势中,高为阳,低为阴;前为阳,后为阴; 仰为阳,俯为阴;正为阳,斜为阴1项为阳,拗为阴等。在桩步五势的变 化中,动为阳,静为阴;进为阳,退为阴;左转为阳,右旋为阴;起为阳. 落为阴等,可以说是无处不阴阳,无时不有阴阳之变化。桩步五势之 变化实则也是阴阳之变化,它要遵循阴阳转结的变化规律。《梅拳秘 谱・阴阳转结论》说:“天地之道不外阴阳,阴阳转结出自天然,故静 极而动,继阳乎阴也;动极而静,阴承乎阳也。”又说「阴必转阳,阳必 转阴,乃造化之生成,故能生生不穷,无有止息。人禀阴阳之气以生” 乃一小天地,其势之一阴一阳转结承递岂能不论哉「生生不穷,无有 止息,这是宇宙的本性,天地之大德,故阴阳的转结承递,也是自然的 规律。梅花桩武功把人身也看做是一小天地.其一动一静,五势之变 化,也要符合阴阳之道、自然的规律。《梅拳秘谱・阴阳转结论》又说: “势高者必落之以低,阳转乎阴也,若高而更高则无可高矣,势必不 连,气必不接,俯仰屈伸阴阳侧正无不皆然。间有阴复转阴,阳复转阳 者,乃一气之不尽复催一气以足之也,非阴尽复转阴、阳尽复转阳也。 明乎此,转送有一定之势,接落有一定之气,无悖谬无牵扯矣。盖势之 滑快,气之流利中无间断也。一有间断则必另起炉灶,是以求快而反 迟,求利而反钝也「如上述练者无论在练功或技击中,都能转送有一 定之气,接落有一定之势,无悖谬无牵扯,滑快流利而无间断,这就是 梅花桩武功无思无为的自然之态0

桩步五势变化的规律就是上述的阴阳之理,当然还有太极之功 等等,阴阳必须平衡,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既显明对立,又能浑 然统一,拳势中阴阳之变化要根据自然之规律因势利导,顺应自然, 不做主观勉强之喜。有些人受世俗思维习惯的影响.总感到这些抽象 规律和原则,都难以理解和不可捉摸,不知从何学起。总想学几种固 定的变化套路,才觉得扎实可靠。殊不知这正是梅花桩武功与其他武 功不同的地方,梅花桩武功的精髓就是“变化”,正因为它是可以变化 的,所以它才是无形无态、不可捉摸的。学习梅花桩武功的目的,就是 要练成千变万化、神鬼难测的本领,如果只是些固定的套路或是些一 成不变的练法,它也就不是梅花桩武功了。练功者不能迁就自己的惰 性,应奋发图强善于思索,要能通过变化动作和五势变化套路的练 习,领悟出桩步五势变化的一般规律.并能在架子的练习中灵活应用 太极之功,阴阳之理,无拘无束地进行各种变化。当然,五势变化的各 种动作和姿势需要学习。但是,当理解了上述变化的规律之后,就要 能灵活地去组合或创造。练功者学习桩步五势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 要解放思想,就是要使练功者知道,梅花桩架子并不是一个死板的、 固定的套路,它随时都可以变化,而且其变化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的。用变化的思想去看待一个客观事物,是认识上的一种飞跃.在某 种意义上说,也是超凡脱俗的。一个梅花桩弟子要在练习各种五势变 化中,学会拳法变化的方法,并能领悟拳法变化的规律,在锻炼的实 践中不断体验,灵活地运用.从而认识客观世界中万事万物不断变化 的本质。只有懂得拳法变化,并能灵活进行变化的人,才能领悟梅花 桩武功无形无态的真正含义。所谓“拳无拳,艺无艺,无拳无艺是真 艺”,就是指变化无穷的武功。任何武功,只要它不受拘束,能千变万 化.就能生气勃勃适用于各种情况,在技击中这种不受拘束又能随意 变化的武功,也是难以战胜的。

浏览45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