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脚向图 4— 106 图 4—107 图 4— 108左侧迈出一步,同时左臂也向左上方反臂摆出,如图4—109。左脚落 地,左臂摆出,同时右脚提起又向右侧迈出,右臂也随之向右上方反 臂摆出,如图4-ll0。右脚落地,右臂摆出,两臂伸直,右腿弓步,左 腿伸直,上身向左侧歪腰斜身,扭头向左,成左败势,如图4-lllo
图 4-109 图 4—110 图 4-111
3,前后点换步栽捶、摆臂变败势:若起势为左小势时,如图4- 112。左腿屈膝向上一提,将右腿带起,左后转身180度,如图4-113 及图4一114。跳步转身,同时左臂向左后一劈,两脚一起落地,随即屈图 4 —112 图 4—113 图 4—114膝蹲步。随着两脚落地,右臂抬起,拳眼向里朝下一栽,如图4-115 及图4-1160右腿又屈膝向上一提,将左腿带起,右后转身180度, 如图4一117。跳步转身,同时右臂向右后一劈,两脚一起落地,两腿 屈膝蹲步。随着两脚落地,左臂抬起,拳眼向里朝下一栽,如图4- 118。左脚提起,向左侧跨出一步,同时左臂亦经身前向左上方反臂摆 出,落脚弓步,右腿蹬直,如图4—119。右脚提起,又向右侧跨出一 步,同时右臂亦经身前向右上方反臂摆出,落脚弓步,左腿蹬直.如图
4一120。两臂伸直,两拳平握,上身向左侧歪腰斜身,扭头向左,成左 败势,如图4— 121。
4.左右点换步弹踢、摆臂变败势:若起势为左小势时,如图4- 122。左脚向左侧一挪,右脚向左侧一跳,两臂落下,随着跳步而自然 摆动,如图4—123。右脚落地,左脚向左侧弹踢,如图4 —124。左脚
落地弓步,同时左臂贴胸向左上侧反臂摆出,右臂自然下垂,扭头向 右,如图4—125。右脚向右侧一挪,左脚向右侧一跳,两臂落下,随着 跳步而自然摆动,如图4—126。左脚落地,右脚向右侧弹踢,如图4 — 127。右脚落地弓步,同时右臂贴胸向右上侧反臂摆出,左臂自然下垂,扭头向左•如图4—128。左腿蹬直,两臂伸直,两拳平握,扭头向 左,上身向左侧歪腰斜身,成左败势,如图4—129。
5.跳步撞脚、摆臂变败势:若起势为左小势 时,如图4—130。左腿屈膝上提,右腿随即带起, 上身左后转体180度,右脚脚心向外,向右侧撞 出,如图4—131。右脚未落地时,又屈膝上提,将 左腿带起,上身右后转体180度,左脚脚心向外, 向左侧撞出,如图4—132。左脚落地弓步,左臂向 左上方反臂摆出,如图4—133。左脚落地,右脚提 起向右侧跨出一步,右臂亦同时向右上方反臂摆
两臂伸直,两拳平握,扭头向左,上身向左侧歪腰斜身,成左败势,如
6 .换步撞脚顺势、回龙脚摆臂变败势:若起势为左小势时,如图 4一 136。左脚向右脚处一跳,同时上身向左转体180度,右脚提起向 右侧平直撞出,如图4—137。右脚落地弓步,左腿蹬直,两臂平直伸 出,扭头向右,成右顺势,如图4一 138。上身左后转体180度,右脚一
跳落到左脚位置,左脚随即提起向左侧撞出,称此为回龙脚,如图4 一 139。左脚落地弓步,同时左臂亦向左上侧反臂摆出,右腿蹬直,如 图4—140。右脚一提,右臂收回,随即右脚向右侧迈出后弓步,右臂 亦向右上侧反臂摆出,如图4-1410右脚落地弓步,左腿蹬直,两臂 伸直,扭头向左,上身向左侧歪腰斜身,成左败势,如图4—142。
此外,还有许多变化的练法,本书不再一一例举。
五、由左(右)败势变右(左)大势的练法
《梅拳秘谱》说:
败势伸开回头看. 左劈右扣随时变, 前后左右撑拨腿、 前物后挑上下翻, 脚打七分手打三. 千变万化快为先。
除前面所述上步转身抄大势外,还有:
- .副山捶抽撤步变大势:若起势为左败势时,如图4—143。左臂 向内一收,贴身顺时针环绕,如图4-144。左臂自腹前摆出,抬平,左腿弓步,右腿蹬 直,成左顺势,如图 4一 145。左臂向内 屈肘,拳心向下,拳 眼靠左腋窝前,随 之左脚向后右脚处 贴地抽撤,右脚提 起,右臂随即落下, 垂于右胯旁,如图 4-146o右臂向上
挑起,同时右脚向前迈出,当右脚落地时,右臂也向后落平,成右拗 势,如图4~147
O左手如抓住一重物,用丹田之内力将其拽回,左臂 屈肘收回,右臂落下随上身左后扭转又向右侧抬起,重心开始移向左 腿,如图4 —148。左腿弓步,右腿向右侧伸出,左臂自左侧抬起高举, 右臂贴胸前逆时针环绕后在右侧抬平,两拳拳眼遥遥相对,扭头向 右,成右大势,如图4—149。
- .屈臂、偷腿变大势:若起势为左败势时,如图4— 150。右臂屈 肘收臂,右拳拳心向下,拳眼靠于右腋窝前,如图4-151o左臂落下,
图
4-151左腿立起,右腿向左 腿后插出,称此为偷 腿,如图4一152。右 脚落地后,上身右后 转体,同时两臂也抬 起,如图4—153及图 4一 154。右臂向右侧 落平,左臂在头上高
举,两拳拳眼遥遥相对,左腿弓步,右腿向右侧伸出,膝盖向上微弓, 上身直立,扭头向右,成右大势,如图4—155。
3
・抽撤步转身变大势:若起势为左败势时,如图4—156
。右臂屈 肘收臂,拳心向下,拳眼靠左肩窝处,如图4— 157
。上身直立,右脚向图
4-156 图
4-157后抽撤落于左脚处,左脚提起,左臂落下,如图4 — 158
。左脚向前迈 步•左臂挑起逆时针环绕一圈,如图4 — 159
。左脚落地弓步,右腿膝 盖向下跪地,右臂屈肘横于腹前,左臂垂于左胯旁,如图4— 160
。两 臂抬起,上身向右后扭转,左腿弓步不变,右腿向右上拧转•成膝盖向 上微弓•右臂自头上落向右侧,左臂高举于头上•如图4 — 161
。左臂 高举,右臂落平,两拳拳眼遥遥相对,扭头向右,如图4—162
。
- .右劈腿变大势:若起势为左败势时,如图4—163。左腿屈膝提 起,如图4 — 164。右腿随即被带起,上身向左后转体180度,左脚落地,右腿也随之自斜上方劈下,如图4—157。左臂向上高举,右臂向 右侧伸平,左腿弓步.右腿伸出,膝盖向上微弓,扭头向右,成右大势, 如图4 —166。
- .副山捶、回龙脚变大势:若起势为左败势时,如图4 — 167。左 臂抬起顺时针在胸前环绕,如图4—168。左臂自腹前向左侧挑起,左
腿弓步,右腿蹬直,成左顺势,如图4—169。上身右后转体180度,左 脚躇到右脚的位置,右脚提起,向右侧平直截踢,称此为回龙脚,如图 4—162及图4— 171。右脚落地,左腿弓步,右腿伸出,膝盖向上微 弓,右臂由腹前向右侧摆出抬平,左臂向上高举,两拳拳眼遥遥相对, 扭头向右,成右大势,如图4—172。
- .转身步,拗势绕臂变大势;若起势为左败势时,如图4—173。 右臂屈肘收臂,右拳拳心向下,拳眼靠右肩窝前,如图4—174。左脚向右侧迈出一步,同时左臂也作顺时针环绕,右臂屈肘落于腹前,如图4一175。左脚落地右脚提起,上身左后转体•右脚从左脚前绕过, 又向原右脚内侧处迈出,在右脚迈出之时左臂在原处伸平不动,右臂 也向后伸直,成右拗势,如图4176。左臂屈肘收回,右臂亦随上身 左后扭转落下,又向右侧抬起逆时针环绕一周后向右侧抬平,左腿弓
步,身体重心左移,如图4 — 177。左臂收回后自左侧高举头上,两拳 拳眼遥遥相对,左腿弓步,右腿伸出,膝盖向上微弓,扭头向右,成右 大势.如图4—178。
图
4—177 图
4— 178此外,还有许多变化的练法,本书不再一一例举。
以上所举的各种变化练法的例子中,都可以作左右对称的练习。 例如,在本节一、由左(右)大势变右(左)1顺势的练法中,左右蒯山捶 变顺势的起势为左大势,也可为右大势。当起势为右大势时,开始可 先作右臂的副山捶,然后再上步作左臂的夏|山捶。又如,在本节二、由 右(左)顺势变左(右)拗势的练法中,嗒脚变拗势的起势为右顺势,也 可为左顺势。当起势为左顺势时,开始要左臂屈肘收臂,右腿跪地后, 左腿立起踏出右脚。凡此种种,以此类推不再重述。
第二节桩步五势变化的根据
桩步五势是梅花桩武功中诸般拳势的根,也就像金、水、木、火、 土五行,是古人对世界万物的概括与化简一样,大、顺、拗、小、败也是 古人对万姿千态的拳势的概括与化简。古代哲学家郑玄说:《易》有三 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易-系辞》说:“乾以易知, 坤以简能。”乾道属阳,代表宇宙规律,健而动,故能始物而无所难,可 以易而知其大始;坤道属阴,代表事业和拳法,顺而静,凡其所能皆从 乎阳而不自作,故为以简而能成物。易道通过乾坤生万物,不为而善 始,不劳而善成。《易・系辞》又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易简的概 括与化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易有阴阳之道,有交易之用,有循 环迭运之机,有互根互藏之妙,它能“变”,能“化”,能“神”,能“寂”,天 地万物都是它生成「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工同时,万事万物又要 复归于它。《易・系辞》说:“天下同归而殊途”,这也是归一的意思。只 有理解了“易简”,才能真正领悟桩步五势在诸般拳势中的地位与功 能。如果从易简的角度来说,梅花桩架子中桩步五势的变化,也就是 诸般拳势中最基本的几种拳势之间的变化。因而,梅花桩武功就是通 过五势变化的练习,来教会人们如何领悟各种拳势千变万化的规律 的。
浏览39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