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会友镖局
会友镖局是至今所见文献最全,对其了解最多的镖局,曾在会友镖局担任镖师的李尧臣是会友镖局兴衰的见证人,其所作《保镖生活》一篇是到目前为止惟一的镖师自述稿,其真实性是不容怀疑,从其对会友镖局的描述中可知清代京城镖局的大致情形,进而对清代中国镖局的状况有了大致了解。
清朝末年北京城有八个大镖局,会友镖局是经营时间最久,信誉最高,规模最大的一个。会友镖局的后台很硬,是李鸿章,没有硬后台镖局是寸步难行的。但李鸿章是镖局的股东,却不用出钱。“会友镖局,后台老板当时是李鸿章,他算是会友的东家,可是也不用他出资本。因为会友派人给他家护院守夜,拉上了关系,就请他当名誉东家。”这个只拿钱不出钱的后台却让镖局行事时有恃无恐,京城的采访局都惧怕三分,连贼到了镖局都和进了保险柜一样。“采访局要得罪了镖局子,镖局子跟李鸿章一提,一张二寸长的小纸条,就要了采访局的命。所以他们就不敢找镖局子的麻烦了。”
会友镖局是宋迈伦创立。宋迈伦(1809 ~ 1893),名彦超,字迈伦,清朝中叶著名的爱国武术家,人称“神拳宋老迈”,冀州(今冀州市漳淮乡赵家庄村)人。其父宋奇策曾任清朝大学士。迈伦自幼聪慧,“凡有所习,无不过人,然性情豪迈,立志远大,有投笔从戎之志。”他酷爱武术,自9岁开始练习武术,学过多门拳法,技艺渐精,20岁便中了武秀才。为了提高武技,他四处求教,广拜名师, 30岁时在峨嵋山巧遇三皇炮捶拳大师“乔龄真人”,并拜乔龄真人为师,学习三皇炮捶拳和赵家(汉代赵云)大奇枪。迈伦跟随乔翁习武数年,深得乔翁赏识,师徒二人情同父子,乔翁将三皇炮捶之妙、赵家大枪之绝及平生所学尽传于迈伦。乔翁去世后,迈伦闭门谢客,三年苦练,深研拳理,集各家精华,终于创出了三皇炮捶拳独特的技法“夫子三拱手”,此法出手二、三招即见胜负,甚为奇特,并使三皇炮捶成为练拳、练气、技击三位一体、气劲合一、刚柔相济的优秀拳种,俗称宋派三皇炮捶。宋迈伦又在赵家“大奇枪”法的基础上,吸取杨继业、罗成、戚继光三家名枪的精华,创出“子龙三十六点大枪”之枪法(此枪法流传至今,是很珍贵的大枪套路)。此时宋迈伦武功已相当高深,成为名声远扬的武林大师。
鸦片战争以后,宋迈伦看到民族受辱,以满腔爱国之心“荷戈投效,遍走南北”。1845年36岁的迈伦胸怀壮志进京投皇家神机营以图报国,神机营内武林高手云集,有著名武术教练两千余人,在比武时宋迈伦以其超群武技常常只有一、二回合就将对手击败,被赐封为五品顶戴花翎,人称“神拳宋老迈”。后因目睹清政府软弱腐败,迈伦灰志功名,毅然离去,“游幕京畿”,传徒授艺。迈伦非常注重对弟子的爱国教育,忠心报国的话语“不绝于口”。后来迈伦在北京创办“会友镖局”并经营数年。1893年宋迈伦故于家乡赵家庄,时年84岁。众弟子为其立“宋迈伦神道碑” 一尊。
宋迈伦后,会友镖局的镖头为宋彩臣,“我的师傅名叫宋彩臣,师傅的师傅名叫宋迈伦。”会友镖局的经营业务主要有护院、走镖、运“皇杠”、保护商团等,会友镖局规模很大,有一千多人,在清代应该算是非常大了,会友镖局在天津、南京、上海、西安、等地都有设有分号。也算是连锁经营了。
到了民国十年,会友镖局终于也经营不下去了,被迫并门。“1921年(民国10年),会友镖局也结束了。镖局子里的师兄弟、师叔、师大爷,年纪大的回家养老去了;年轻的就由各银行、商号、住宅分别雇用,替他们看家护院。会友从清初开设,一共办了近300年,师徒相传了好几辈。”
四、志一堂
志一堂是山西票号在北京开设的镖局,是镖局在清代多种存在形式的一种,志一堂本是镖局,主要从事北京、山西太谷之间的镖局生意。
志一堂是志诚信票号在北京的分号,由山西太谷南沟子村财主员成望所创办 “太谷员氏志诚信票号,清康熙年间立号,北京分号‘志一堂',专门给人走镖,后借明代‘飞钱’创立现金汇兑业务,并且经营绸缎、药材业务。”有趣的是还 有一位近代名人要和员成望争志成信的创办。“《民国人物列传》称:孔氏(注: 孔祥熙家族)’清乾嘉间已成太谷名门望族,孔裔七十二代宪仁,创志成信,长侄庆麟,另设义盛源票号,经营金银买卖、汇兑,兼办苏广杂货,在北京创办志一堂标局……并设会通盛专办存放款业务,后设会通远从事汇兑,设广茂兴于广州。此外原有北京义合昌、奉天源泉博及自他人手中购买的太谷三晋源,在各地有分号, 远如库伦、迪化,乃至安南西贡。义合昌在日本有支店,独家经营中日汇兑。庆麟五子三女。其中三个儿子承父业,老三繁慈主持太谷义盛源和三晋源,生独子祥熙。现有资料业已能证明志诚信及志一堂镖局不是由孔家所创办,但其时在中国赫赫有名孔祥熙也希望出身票号却说明票号在当时有极高的社会认可。
志一堂票号(镖局)是当时如日中天的晋商票号中的一员,“祁、太、平三帮之中,祁帮六家,太帮五家,平遥帮十家。祁帮为大德恒、大德通、存义公、合盛元、三晋源、大盛川。太谷帮为端生润、志一堂(即志成信)、协成乾、大德川、 大德玉。平遥帮为日昇昌、协同庆、百川通、宝兴隆、天成亨、蔚泰厚、新泰厚、蔚盛长、蔚兴厚、蔚长厚。其牌号之名,皆三字也。”志一堂不仅作票号、镖局生意,同时还经营绸缎、药材业务。这就说明镖局在清代并不完全是独立经营的。除了武林高手开办之外,也存在商人开办、雇武林高手作镖头的形式。
从现有文献只能得出志一堂的东家是谁,其镖头是谁、经营状况如何等众多问题都尚未解决,仍需在后继研究中继续。
五、广胜镖局
广胜镖局是山西祁县人戴隆邦父子在河南十(赊)家店开设的,戴氏家族是祁县的名门望族,《祁县县志》记载:“戴隆邦的先祖戴光启为明朝进士,曾任巡边大臣,人称戴巡边。”清兵入关以后,不甘于投奔清廷为官的名士戴廷,在故乡盖起一座丹枫阁,以文化交往为名,广交天下反清义士,与傅山、顾炎武等一代名流多有交往。戴家祖上本是明朝的官宦人家,明亡后戴家后人不再做官而转为经商,家业依旧兴旺。康熙五十九年(1720),心意拳大师戴隆邦出生,他自幼嗜武,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从曹继武处学得姬际可的形意拳,并成一代名家。1790 ~1795年间,戴隆邦与长子文良、次子文雄、妻侄郭维汉等人在河南十(赊)家店开设“广胜店”,后改行作“广胜镖局”,因武艺高强,受敬仰,名声远播。
其间,广胜镖局为祁县金财主、万财主等富户保镖。二闾被聘为镖师,常往来于北京、东西口(即张家口、包头)一带。一次从天津护镖车路经沧州时,因喊镖惹出了麻烦,沧州许多拳师出而拦截镖车。沧州自清代以来,武术名师辈出,人称为藏龙卧虎之地,有镖不喊沧的旧例。任何武林强手保镖到了沧州都掩旗不喊, 登门拜访名师,赠送银两。这次二闾护银过沧,因随从不明当地旧例喊镖而引出沧州许多拳师,手执器械拦住镖车。当时戴二闾赔礼道歉,几个拳师问了二闾家乡姓名后说,你既认错,我们也只好不用器械伤你,但还得动手见见高低。我们这里有 一条规矩,如果你能连胜我们三人,就让镖车通过,否则,就得将镖车留下。这时二闾毫不惧色说,那就只好奉倍了,于是双方摆开架势,沧州拳师奋勇直上,二闾让过三招后,连连进击,以心意特技使沧州三拳师连连败北。镖车通过,并结识了尹玉文等许多沧州拳师,从此广胜镖局及戴二闾名声大震。
清稗类钞为清人徐珂编,徐珂:(1869 ~ 1928),浙江杭县(今杭州)人,光绪举人,为《辞源》编辑之一。个人著述甚多,清稗类钞遍涉清时各科, 纷棵杂陈,语颇拙朴,波磔皆不甚具。然繁冗赘砌,刻意于微末,可为清史之补正,可为嗜好者享。
六、同兴公镖局
山西的同兴公镖局,是平遥人王正清在咸丰五年开的,掌柜的王正清早年在北京发迹。嘉庆年间,王正清曾拜道光皇帝的武术教练贾殿魁为师傅,因此武功盖世、名扬京城。王正清去世后,儿子王树茂当了同兴公镖局的掌柜的。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慌乱之际,慈禧和光绪仓惶出了紫禁城躲到了颐和园。没过一天,八国联军又追到了颐和园,慈禧和光绪狼狈不堪,逃出北京城直奔西安,到山西地面时,王树茂马上联合山西的镖局前来接驾,继续护送慈禧西逃。听说一直把銮驾护送到了西安。并接了往平遥运岁银的皇差, 其中规定了一条,在那年的八月二十日之前,要把银两送往平遥,这个在清政府档案里都有记载,大量的现银到了平遥以后,要求送到哪儿,送往西安,定下来以后谁去送呢,就由同兴公镖局承担了这个皇差,上百万两的白银要送去,怎么送呢, 同兴公镖局一家的力量是不够的,当时向一些平遥的商号里边借了大量的车辆马匹,同时在祁县、太谷请了一些武术界的朋友共同保了这次皇差,最后安全地把银 两送往西安。那么银两到了西安以后,慈禧非常感激,所以她后来向同兴公镖局赠了一块匾,这块匾的名称叫“奉旨议叙”。
这块写着“奉旨议叙”的蓝色金字匾额,至今仍然高高悬挂在同兴公镖局旧址的正殿上。还有人说慈禧当时在平遥住了一宿,听说这就是当年为慈禧定制的一 张御床:凤在上,龙在下。这一夜,不知慈禧是什么样的心情?蒙难之际子民竟然 如此忠于朝廷,据说慈禧高兴之余,除了赐给金匾以外,为奖赏王树茂护驾有功, 还给王树茂一个特权:必要时捉拿的人犯可免死罪。
浏览3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