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影响肩搏运动的因素
影响武技肩搏运动的因素很多,除劲力、柔韧、耐力、战机、战法、战术、方法、技巧、招制等一般因素外,主要是肩卫力点攻击的机会把握、手足到位的配合、肩搏的强度劲度力度和整体劲力应用、凝聚、挺进的巧妙程度以及攻击时间、距离、速度、部位的合理把握。其次是自己腰、腿、臂的巧妙配合和攻守式、架、势的得劲程度以及敌我相对力量的干扰转化水平。
实践证明,如果肩搏的力度不足、劲气不够、力不顺达,将必然导致肩搏的失败,以使自己无法实现最大肩力的攻击。如果肩、胸、背、膀、臂、腰、胯、臀、腿、手、足的配合不当,也是无法实现最大肩力攻击的。如果肩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不到利用、借取、巧使、妙用、豪夺,也是无法实现最大肩力攻击的。一般在临阵肩搏中,对手的用劲、用力、用势越猛,越会影响肩搏的施展发挥。
(六)肩搏功能
肩搏的主要功能是扛住、挤住、顶住、撑住、架住、挡住对手,其次是肩卫的扛起、挠起、顶起攻击,然后才是必要的练肩、训肩、锤肩、修肩、养肩和有效的娱乐、保健长寿建设,以及显著的灵性锻炼、可观的攻守本能调节、深层的应变改善。其与存活、生活、仙活、生存、斗争、攻守息息相关,可大大改善自身的机动水平、贴靠能力、打入优势以及死缠、烂泡、难缠等特定状况下做人、做事、做局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七)肩搏运动对手足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长期从事武术的肩搏运动,除可使肩关节所有骨的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张力和压力更加整齐有规律外,不仅可使肩关节、胸锁关节、肩锁关节以及相关韧带、肌肉的活动能力加大、加固、加强。还可使胸腔的支撑更加合理、有序、安妥,进而提高人体气血的合理代谢,促进人体骨骼、韧带、肌肉、骨连接的进一步完善、合理、系统。
(八)肩搏间法
肩搏间法由肩搏产生,存在、运动、游离于肩法之间,是肩法运动的外环境,是肩搏运动中的合理运化部分,具有连接、转变、运化、保护、得先、拨乱反正的作用,与中国武术的化功密切相关,是人体运动动作不可或缺的基本支撑。
六、节搏与节搏间法
节搏是指武术运动中用节来攻击对手营穴、标点、九卫和在特殊情况下用节来应对、封堵、拦截对手攻击所形成的方法、技巧、手段性的搏打厮杀技术,是招架、应接、攻守状况下的真攻实抗技术,是特殊攻守情况下其他任何方法、技巧、手段都无法代替的技术,是在强攻、疯攻、狂攻、乱攻、恶攻、毒攻等情况下所必需的搏击技术。
(一)节的简介
节即正常人体骨节和运动环节的总称。它是人体切金、断玉、裁剁、鞭打、抡击、冲撞的根本,是人体挡、架、封、堵、拦、截的关键,是人体支撑、站立、顶杠、搅和、别撬、挟靠的大前提,是人体最结实、最强硬、最坚持的部分,是武术攻守维护、招架、支撑的必须,是大臂节、小臂节、胳膊节和大腿节、小腿节、全腿节以及大腰节、背节、脊柱节的总称。其中,上肢节以小臂节为主体,下肢节以小退节为主体,中轴节以背节为主体。
所谓环节,是指人体可以活动的每一段肢体、节段或围绕关节转动的骨。所谓运动环节,是指人体中既可以是单一的骨环节,也可以是几个肢体、节段的骨作为一个整体相对某一关节运动的肢体。所谓体卫,是指人体上具有攻、防、守功能的肢体远端、环节、部位。
(二)节搏内涵
武术的节搏技术由节搏方法组成,简称节法。其中,法即正常人体运动环节在武术运动中攻守、运动、动作的基本方法。节法是指武术运动中用身体骨节、环节、运动环节来攻击、守护、担架对手所形成的搏击方法。它是武术运动中最为复杂、繁多、琐碎的体卫攻击,是对手贴近时自己用节卫来搏击、抵抗、挡架对手所形成的节技攻击方法,是用来攻击对手营穴的大力攻守技术,是在长期节技搏打过程中所形成的节搏方法、技巧、手段,是特定攻击情况下任何其他方法、技巧、手段都无法替代的技术,是最为广泛的武术搏技攻守技术。
(三)节搏构成
武术搏技中的节搏是极为错综复杂的。概括地说,节搏由节法构成,节法的实现是由节的动作、攻守、运动等来完成的,有单节、双节、多节等三类之分。具体来讲,节法由鞭攻、切攻、甩攻、杠攻、挂攻、撑攻等六攻构成,均有出节、着节、收节等三个最基本搏击进程。其搏技节法攻守、对抗、作战的所有做法,都是极具方法、技巧、手段和理论、计策、谋略、智慧支持的,是中国武术搏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内容上讲,节搏内容丰富、精到、得体、实际,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实用性、应用性。它由腿节、股节、胫节、臂节、肱节、尺节、腰节、轴节、身节以及头节、颈节、手节、足节、指节构成,是中国武术搏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四)节搏特性
在武术攻守中,节搏主要是指人体的四肢节搏击,更多的节主要是用来支撑、应对、招架、挡磕、保护的,其都具有极为鲜明的攻守进退特性。如果在武术娱乐运动中,节搏主要是用来定型、定力、定法的,具有极为鲜明的攻守娱乐特性。如果在武术保健锻炼中,节搏主要是用来导引、导气、导劲的,具有极为鲜明的康复保健特性。如果在武术长寿修炼中,节搏主要是用来调理、调节、调和的,具有极为鲜明的延年益寿特性。
一般情况下的节搏运动,其付出的能量比其他任何的搏法都要小一些,但要求自己环节的承受力较大。其对对手的攻击较强悍,对对手的拦挡较直观,对自己的守护较全面,对自己的支撑较坚强,且对自己的稳定性影响小。合理的节搏运动,不仅可以改善人体的瞬间承受、守护、招架能力,还对人体的感觉提升、位觉建设、悟性开发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是人体承受、应变、运化能力提高和攻守动作速度、反应速度、攻守速度加快所不可缺少的教学、训练、锤炼必须。
(五)节搏属性
武术搏技的节法攻守与其他所有武术技法一样,都有其传统的科学属性。在构成武术搏技的六大方法之中,其肘法为太阳属土,膝法为太阴属木,胯法为少阴属金,节法为少阳属水,头法为阳明属火,肩法为厥阴属土。其中,节法为少阳属水是说,节法攻守就像初升的太阳是朝气蓬勃、活力无限,就像地球上的水一样是无处不在的生命之源。
武术的搏技节法攻守,不仅具有较大的上盘节挡、节架、节动、节攻、节守能力,而且拥有着较强的支撑性、格挡性、保护性,更为厉害的是节搏的鞭、切、甩、杠、挂、撑等搏打厮杀功能,其动作直观,且具有超常的变换、变化、变迁能力。这意味着节搏在中国武学中的结构是比较自然、严谨、规范的,是武术搏技攻守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影响节搏运动的因素
影响搏技节搏运动的因素很多,除劲力、柔韧、耐力、战机、战法、战术、方法、技巧、照制等一般的因素外,主要是节的绝对劲力把握、相对幅度把持、熟练技巧拿捏和手足的巧妙配合以及节搏能力、得手、得劲、得力、得势、得时的精巧结合程度。
(六)节搏功能
节搏的主要功能,是在搏打厮杀中给对手以致命的臂击、臂切、臂断,有道是:“千斤肘,万斤膝,要命还的靠肢节。”其次是节搏攻击中的承(支撑)、受(受劲)、磕(受力)功能。其三是出色的节法运动动作功能,其不仅会使自己的意、志、胆、识、情、欲得以发泄,还会使自己的精、气、神、血、津、液得以通顺,更会使自己的劲、力、能、量、度、态得以充分展现。其四,节搏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肢节运动水平,而且对敌我合璧的近距离把持能力、肢节转换能力以及控制、附着、节定等能力的培养、维持、提高,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
(七)节搏运动的影响
长期从事武术搏技的节搏攻守运动,除可使上肢、下肢、中轴骨的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张力和压力更加整齐有规律外。还可使自己的骨质充润,骨关节牢固性加强、灵活性加强、活动范围加大,骨的密度、强度、承受能力得以提升,肢体运化水平得以显著提高。也能大大增强运动者的斗志、胆略、认识和体质、素质、品质以及力气、劲气、心气、勇气、盛气,更能对人体的运动、锻炼、娱乐、保健、益寿能力得以实质性的提升。
(八)节搏间法
节搏间法由节搏产生,存在、运动、游离于节法之间,是节搏运动的外环境,具有连接、转变、运化、保护、得先、破坏、拦挡、招架的作用,与中国武术的化功紧密相连。一般节搏间法在节法运动中均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拨乱反正的作用。其不仅具有维护攻击节法的作用,还具有辅助攻守节法的作用,更具有身形转化、运化、变化的随机应变作用。
浏览354次